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广告》2007,(4):67-70
中兴手机以“专业品牌,值得信赖”为核心竞争力,坚持自主研发,率先在国际上开拓市场,成为中国在国际通讯领域的形象代表。在2005年,中兴通讯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战略,在销售上,大力发展国际上流行的运营商销售模式;在品牌形象上,放弃李连杰为代表的品牌形象。此时,在深刻解读企业优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2008,(4):133-135
中兴手机以"专业品牌,值得信赖"为核心竞争力,坚持自主研发,率先在国际上开拓市场,成为中国在国际通讯领域的形象代表。在2005年,中兴通讯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战略,在销售上,大力发展国际上流行得运营商销售模式;在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3.
6月13日,首届全球品牌峰会暨20I2中国自主品牌全球竞争力白皮书发布仪式在深圳举行。国内规模最大的ATM厂商——广电运通凭借着近10年在海外市场坚持不懈地品牌拓展和自主创新,以及打破国际垄断的努力,最终在评选中一举夺得“中国最佳全球品牌自主研发奖”,与中兴通讯、海尔、迈瑞医药、复星集团、吉利汽车等其他12家在品牌国际化进程中表现优异的中国企业代表同列榜单。  相似文献   

4.
颜昊 《中国品牌》2015,(3):78-79
三十而立,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领导品牌是中兴通讯的下一步目标2015年,中兴通讯迎来自己三十岁的"生日"。三十而立,面对移动互联时代,中兴通讯看到的,更多的是挑战。中兴以做系统设备出名,曾一度专注于为国际厂商和运营商代工贴牌生产。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兴如何变局,是机海战术还是精耕细作?在站稳中美市场后  相似文献   

5.
同在深圳的华为,中兴可谓是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泰斗。在国内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两者都把未来目标放在了海外,立志成为世界顶级的电信设备商。由于华为与中兴之间产品线大多重合,又常常在同一次竞标中相遇,于是海外抢单之事难以避免地发生了。2005年4月底,中兴凭借390万美元的低价击败华为获得尼泊尔的合同。6月,受挫的华为一张状纸把中兴告到了中国驻尼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05,(11):48-49
从技术追随者,到局部领先者,再到规则制定者,20年间,中兴通讯完成了技术创新的“三级跳”。同时,在市场方面,中兴通讯也完成了从国内市场,到发展中国家市场。再到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三步走”战略。“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因此,逐渐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制定“游戏规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丽制定“游戏规则”的前提,则是独立掌握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的竞争形势下,中国餐饮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小蓝鲸以“宁愿在创新中失败,也不愿在守旧中成功”的创新理念,以全球化视野、本土化特色,引进连锁,反弹琵琶,探索连锁经营新版本,并初显实效。  相似文献   

8.
李溯婉 《大经贸》2003,(8):31-32
鹰牌近百万件洁具进入门槛不低的美国市场,这确实是中国建陶业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高兴之余,又令人有些疑虑,因为这只是鹰牌在美国刚刚展开翅膀试探着飞翔,未来如何还不可知.而且,像鹰牌这样在中国建陶业有知名度的企业,其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比例是10:1,这意味着鹰牌在相当长时间内重点市场还在国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中国建陶企业海外征程依然遭遇不少困境,要想真正国际化还需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锐 《大经贸》2006,(4):36-39
在当今国际市场中纵横捭阎的“中国制造”一直牢牢地牵引着国人的视线,其在海外风云跌宕的经历也十分敏感地引发着民族情感的颤动。脚踩荆棘但充满着希望——“中国制造”正以自己复杂而饱满的国际化过程向我们提供一个重新思考与解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死不了,也长不大”,是亚都的特征。创新是亚都的立足之本。每年亚都的科研费用占到总投资的20%,从创业到现在,亚都18年间用在研发上的投入达2.7亿元。何鲁敏认为,该投入还只是出于企业生存的本能,还并不是从战略高度来考虑的。从1993年到1998年,亚都也曾在多元化的诱惑中迷失过,并为此付出代价。5年时间里,主业和其它业务的业绩都不佳。何鲁敏认识到:“企业的资源和领导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从此收缩战线,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空气产业。亚都的目标是做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亚都已经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连加湿器领域的世界老大HOMLES的核心技术都是亚都提供的。品牌是亚都在国际市场上的瓶颈”。增强品牌价值应该是亚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最应该努力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软件产业国际化的问题,是近两年软件界探讨最多的一个话题。自去年以来,以金蝶为代表的软件厂商纷纷开始宣布了自己的国际化战略部署,力图借助已经在国内市场赢得的领导地位,拓展国际市场,为企业本身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关于“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的争议层出不穷。然而软件产业是否真的需要国际化?究竟怎样才能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2004年财年伊始,中国IT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步伐明显加快。 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在为作为国内IT巨头联想的国际化之路并不明晰而忧心忡忡,今天,他们已买到搭乘2008奥运“航母”的行业惟一金票,找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当侯为贵从中兴通讯总裁的位置改任董事长时,不止个人这样评价他:“没有他就没有中兴,他的成功就是中兴的成功。”他在中兴的领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4.
《商界名家》2006,(1):15-15
推荐理由:当年沉疔积弊的清华紫光在李志强的带领下不但迅速扭亏增盈,而且成长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标杆”。其拳头产品紫光扫描仪连续6年蝉联市场冠军,紫光因此获“2005年度中国IT创新企业”奖,李志强也获“中国信息产业20年封面人物”殊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开放性逐步扩大,国内的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会不断增多,尤其是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国内的跨国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很多企业和经济组织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经济活动和国际业务的变化也让我国的会计行业的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会计的全球化趋势也日益增强,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会计行业需要符合中国的法律要求,具备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本文将从会计的国家性、会计的国际性以及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原则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财年伊始,中国IT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步伐明显加快。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在为作为国内IT巨头联想的国际化之路并不明晰而忧心忡忡.今天,他们已买到搭乘2008奥运“航母”的行业惟一金票,找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只有到一半以上的业务来自国际市场时,东软才可以说是一家地道的国际化公司。”“确实我只在乎价值。”面对业界对东软从事外包、缺乏核心技术的质疑,刘积仁认为做事情不能心急,目前或将来一段时间,来自日本的外包业务仍是东软重要的业务源。在国际化面前,刘积仁承认自己是现实的。在东软营业额不断攀升,利润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刘积仁果断地宣布提高国际业务的比重,在国际市场三足并行。三足中软件出口为主,其它为辅。  相似文献   

18.
刘晓红 《商业时代》2005,(32):35-36
2004年12月“联想”公司巨资收购IBMPC部,引起巨大震动,标志着联想借力“国际战略联盟”走外向型国际化道路的开始。本文分析联想的国际化之路,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联想还需打造自身比较优势,通过整合了IBM的品牌、管理、渠道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营销者说因为中兴砍掉了一半的机型,所以才能成就清晰的产品线;因为中兴坚持在北美市场多年投入,所以才成为北美市场中国最成功的手机企业之一;所以想要有所收获,必须有所放弃,加大投入。2014年,中兴通讯整体终端产品出货1亿,其中智能机出货4800万部,智能机收入占整体终端超过70%;据中兴通讯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手机终端业务收入第三季度同比增长超过40%。2014年中兴秉承了"聚焦精品,形成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品牌、产品、口碑之间强关联,所以中兴手  相似文献   

20.
白丽 《电子商务》2004,5(11):39-40
<正>近两年,国内的管理软件厂商尤其是ERP厂商都把国际化挂在了嘴边,并且纷纷以香港为桥头堡,先向亚洲,继而向欧美进军。"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国际化,分国内国际化和国际国际化两步走,所谓前者就是首先要在自己的家门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几乎在每个有关国际化的话题和演讲中,用友总裁何经华都如此强调。何的这一论调也得到了大多数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