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国际银行业购并热潮的成因与特点王梦熊,唐才旭(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热潮叠起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是国际银行业购并活动异常活跃。1995年可以说是国际银行业的购并年,在半年多的时间内,银行业大的购并事件...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银行业购并热潮的成因与特点王梦熊,唐才旭(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热潮叠起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是国际银行业购并活动异常活跃。1995年可以说是国际银行业的购并年,在半年多的时间内,银行业大的购并事件...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银行业是我国重点开放的行业。随着2006年底向外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承诺日渐迫近,面对来自国外的大银行,特别是美欧日银行业的日趋激烈的强大竞争,如何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我国银行业面前的首要课题。笔者认为,我国银行机构与国外大银行相比,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孙飞 《经济导刊》1996,(6):41-46
美国银行业利润、兑现力及负债管理组合初探中国民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孙飞银行业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系统对其财政平衡与经济昌盛起着不可估量的能动效用。美国的银行业是世界上最典型、最具活力的大银行系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利率的极度市场...  相似文献   

5.
龙灿 《经济导刊》1996,(4):23-26
国际银行业值得借鉴的几种风险管理方法湖南金融干部管理学院龙灿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的突出特点是竞争日益激烈,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图发展,各国银行家们在进行风险管理的实践中,不断革新经营观念,健全银行管理制...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大数据”分析及运用的热潮,大数据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银行业信息环境的变化及竞争者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探讨银行业应如何转变思维,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调整发展战略,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时代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际银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国际银行业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兼并与重组,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保持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研究国际银行业的并购趋势,认清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对我国银行业取得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银行业亦如此。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和金融服务创新也正不断加速向前推进。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的窘迫局面,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国际化之路做大做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进行探讨,根据中国商业银行所用最多的国际化路径,并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就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国银行业将对世界全面开放,将与全球各大银行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激烈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也要同其它外资银行一样遵循公认的国际准则,进行业务的经营与管理。如何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则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资本监管是我国银行业必须关注的一大问题。资本配置的核心问题是风险的计量,而信用风险的计量又是新资本协议有关风险计量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程辉 《经济论坛》2006,(7):108-109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全球银行业并购风起云涌,并购速度加快,特别是美国、德国全能超级银行的诞生,给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一、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及其效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并购案例急剧增加。1995年8月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美华银行宣布组成新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成为美国第一大商业银行;2000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公司宣布合并组成花旗集团,在国际金融界引起轰动,将国际银行业并购带入新的高潮。国际银行业并购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必将引发国际金融格局的大调整…  相似文献   

11.
微利环境中的商业银行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业正在面临存贷利差缩小,同业竞争加剧的经营环境,导致银行业传统业务收益大幅度减少,在微利环境中商业银行如何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笔者谈几点浅见。 一、形成银行业微利经营环境的因素分析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担当了“第二财政”的角色,在获取利润方面并 没有积累丰富的经验,但随 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 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及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 也将融入国际分工的大潮, 在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 下,银行业面临微利经营是 必然的趋势,其成因可分为 金融和经济政…  相似文献   

12.
林晓军 《经济纵横》2003,(12):25-27
当前国际银行业重组呈现出新的特征。重组以应对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与自由化 ,并最终夺取国际银行业霸主地位为契机 ,并以并购为主要方式。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已引发了整个国际金融业的大购并。我国银行为实现规模经济 ,迅速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也加快了重组的步伐 ,以期通过金融整合来提高与国外银行业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轶 《时代经贸》2008,6(7):111-1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猪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在打造特色产业链,研究开发新产品,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走向世界的问题上亦有诸多需攻客的难题。在优势与困难并存的激烈竞争中,重庆市荣昌县生猪产业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资源和技术,把这一特色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4.
王月溪 《经济师》2002,(5):238-23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际银行业购并浪潮迭起。入世之后 ,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提高竞争能力 ,尽快缩短与国际大银行的差距。同时面对国际银行业的购并浪潮 ,我国银行业的购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环境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营销环境和营销对策两对企业而言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大量涌入,为国内银行业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的双刃剑。银行营销作为一种服务营销,是银行争取优质客户、占领市场份额的核心因素。本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大背景下,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所处的营销环境,从中寻求可以充分利用的有利市场条件,并将其作为银行营销对策的着眼点,探讨了如何有的放矢,“一对一”地制定出相应的营销对策,以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在竞争中与国际同业抗衡。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性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强 《现代财经》2002,22(6):22-25
国际银行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反映了国际银行业防范风险能力的增强和逐利,适应了增强竞争力的内在需要,而我国的银行业则处于防范风险能力不强但却迫切需要增强盈利能力的两难困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战略性改革,为我国银证业将来不可避免的混业经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危机后的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危机后的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新变化,由于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全球银行业利润有所改善,发达国家银行业利润扭亏为盈,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银行业继续领先,由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占主导地位的传统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将由西向东转移,亚洲国家的银行地位尤其是中国银行业地位在不断上升。因此,中国银行业应抓住机遇,合理制定与调整其发展战略,加速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转型,加强金融监管和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银行的资本质量与数量,稳步推进其在全球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WTO的挑战与银行业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健全的经营体制、丰富的融资品种和良好的人才结构,给我国整体竞争力较为低下的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银行业要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和融资模式改革,充实资本金、培育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服务,在渐进开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努力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经济金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商业银行跨国境、跨业务领域交易和业务与日俱增,国际化经营成为国际银行业的主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不断壮大,国际排名显著上升,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水平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笔者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背景和现状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经营理念、区域选择、机构设立、客户定位和业务结构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银行保密义务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对客户所负的保密义务是银行与客户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但是我国法律对此却缺乏具体规定。由于银行和客户的关系经常带有国际色彩,银行业务的这一特点,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的接轨,使得我们借鉴金融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的金融法对此问题的规定,研究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