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为背景,通过实证研究考察所得税改革、会计-税收差异以及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正会计-税收差异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即正会计-税收差异越大,会计稳健性越弱;负会计-税收差异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即负会计-税收差异越大,会计稳健性越强。会计和税收的联系程度越高,会计稳健性越强。所得税改革后会计-税收差异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强于所得税改革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所得税改革会影响会计稳健性,而所得税改革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是通过会计-税收差异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王仕信  董龙瑞 《经济师》2000,(11):111-112
一、回顾 :现行税收征管模式的确立 ,是我国税收征管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在经历了“一员进厂、各税统管”,“管查分离、各司其职”,“申报、代理、稽查三位一体”十几年的税收征管改革实践后 ,1995年 ,国家税务总局为适应经济发展和 1994年税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在各地税务机关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总结性地提出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模式。首次确立了纳税申报与优化服务在税收征管中的基础地位 ,阐明了计算机网络的依托作用 ,重申了税务稽查“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收长期高速增长,并且增速常保持在GDP增速之上。诸多学者从经济、统计、政策调整、管理与制度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前人研究,本文指出,刚性税收计划以及与之相关的同级政府、上下级政府、地方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多维博弈是税收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因素,并针对完善税收计划、推进中长期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常健康 《经济师》2006,(3):218-219
税收改革的实践证明,任何事情的改革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税收征管模式的改革不是片面地推行进厅上机,而不考虑地域条件、观念不同等因素所引起的客观制约因素。如何改变征、管、查三脱节,实现执法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地税工作最佳效益和纳税人的最大方便,文章从“改革”与“管理”两个视点切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贵州电力增值税转型以来的效应、问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及分析贵州电力企业在转型中凸现问题:同样投资税收效应不同,进项税额的具体抵扣时间和范围把握不准小水电站的税收负担仍然偏重,提出了完善电力企业消费型增值税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何维护地方税收体系的有效性,始终是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核心。本文以我国县级财政实践为基础,系统考察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税收激励作用及其在维护地方税收体系有效性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在税收激励方面并不成功,未能在促进县级地方税收收入增加、维护县级地方税收体系有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专项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县级地方税收收入特别是营业税和增值税共享收入的增加,税收返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均不利于县级地方税收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7.
税收能力、税收努力与地区税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区税负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对地方政府筹集税收收入水平的差异尚有待深入研究。一般认为影响地区税负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管理、政策等。本文将税负差异分解为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两个层面,通过税收努力模型拟合估算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的差异以及演变,评估各省税负差异程度。各省税收能力、税收努力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为合理评价地方财力、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商品税体系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1)税收的效率性淡化了税收的公平性。(2)税法的复杂性弱化了收入的有效性。(3)税种的重叠性强化了课征的重复性。(4)税制的差别性强化了征管的局限性。为了减轻税收制度的扭曲程度,政府应立即开启商品税体制的税基性改革,分三步对有差异的税收待遇给出解决对策。改革的意义在于避免对经济业务的重复课税,校正税收对于市场机制的扭曲。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政府应关注商品税体系改革所面临的技术性、管理性和经济性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建了基于我国当前情形下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模型,并以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动态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实际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基于中央地方税收分享比例与地方收入获取行为规范程度两方面的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存在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该结论,指出分税制改革后各省份税收分权指标对税收增长的初期影响为正,但正向影响在不断减弱并转变为负向影响。规范性指标从总体来看对税收增长呈现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规范性指标对税收增长主要呈现负向影响,而东部地区则主要呈现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变动对税收增长呈现正向影响,即提高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将加速税收增长,降低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将减缓税收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金税三期”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税收征管加强带来的税负上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加强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该影响对属地税局管理的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减降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加强及企业税负提高,通过弱化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抑制技术创新,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研究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以加强税收征管支撑税制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世界性税收征管改革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税收征管实现专业化和税收征管信息化进行了探讨、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变革对税收流失的影响机制及影响效应,采用多指标多因素潜变量模型估算各省的隐形经济规模,用于衡量相关联的税收流失规模。进一步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采用纳税评估户数和评估环节补缴税款数额作为征管制度改革的代理变量,检验了征管流程改革带来的征管效率提高效应。研究发现:税收流失呈现"倒U"形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省由隐形经济带来的税收流失在达到最大值后普遍出现了下降;实证检验结果验证了纳税评估不仅直接减少了税收流失,同时纳税评估增强了传统的稽查效果,间接缩小了税收流失规模。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基于收入任务完成度的考核构成了中国税收征管绩效评价的主要特征,也成为理解中国税收征管力度变化的重要逻辑。基于2008—2015年间全国微观企业与省市宏观层面的匹配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层面的税收任务对于税收征管以及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任务显著推升了税收征管力度,平均而言,税收任务目标每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将提高0.138个百分点。同时,以任务完成度为临界点,税收任务对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未完成任务和恰好完成任务的组别,而在超额完成任务的组别中则并不明显。这一结果契合了地方征税机关在完成任务之后,通过"藏税"来降低未来任务基数的现实逻辑。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未来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面对WTO规则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探索税收征管新的模式,建立一个税收征管现代化的新框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稳定国家财政收入,要求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调控经济作用,要求税收征管改革;统一税政,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要求税收征管改革。  相似文献   

16.
杨抚生  曹信邦 《经济师》2002,(4):206-207
我国加入WTO后 ,如何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文章从分析归纳世界各国税收征管改革发展趋势入手 ,提出了我国今后税收征管改革方向应着重在加强税收征管法制建设 ,建立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体系和优化纳税服务 ,维护纳税人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税制改革与税收体制改革、税收改革的关系,影响税制改革的基本因素和如何评价税制改革的标准,是实施新一轮税改必须研究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理解新一轮税改内容与步骤的理论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跳出就税改论税改的误区。该文从国人对现行税制的三大疑惑谈起,在理清税制改革与税收体制改革、税收改革概念及其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和评价税制改革的经济、法律和社会的三大因素和三大标准。  相似文献   

18.
优化税收征管效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征管模式不断演进的核心问题和内在动因,均源于对税收效率的追求。而追求税收效率的提高,既是税收征管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新《征管法》第六条、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征管改革模式和在税收征收管理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  相似文献   

19.
煤炭资源税改革在即,作为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70%以上且具有高碳排放的基础性能源,其税制改革必将对国民经济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下游电价是否市场化和税收是否返还等问题,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影响评估将更加复杂。为此,本文利用CGE模型,在无税收返还电价管制、无税收返还电价市场化、税收返还电价管制、税收返还电价市场化四种情景下,模拟征收5%煤炭资源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煤炭资源税改革对经济有微弱的负面冲击,考虑税收返还情景下,不但可以抵消冲击,还可以拉动GDP小幅增长;煤炭资源税改革并不会推高CPI,放开电价管制及考虑税收返还对物价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煤炭资源税改革有利于改善内需结构,同样,考虑税收返还情景下效果更为明显。煤炭资源税改革能够降低高耗能产业产出,有利于节能减排。从受益角度看,无税收返还情景下,出口导向型企业受益;税收返还则会使私人消费品部门受益。最后,本文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世杰 《经济师》2002,(8):210-210,212
文章比较系统地从税收制度、税收环境、税收工作等方面论述了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税收立法、司法制度 ,加强税收执法、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