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东省旅游收入时空差异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6—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收入为基础,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从全省、四大经济功能区、地级市三个层面解构广东省旅游收入的时空差异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时间上,广东省旅游收入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空间上,珠三角旅游收入比重远高于外围地带,东翼和山区略高于西翼。近年来,虽然总体上全省旅游收入集中性减弱,但空间积聚性反而加强,旅游收入向珠三角积聚明显。珠三角地带内差异变动是广东省旅游收入差异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3个典型沙漠景区2006-2010年各月游客接待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各景区的月接待比例的离散程度.从旅游气候舒适度、闲暇时间、旅游审美等角度分析了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变动的原因.利用沙坡头和巴丹吉林的各省客源比例数据,对两景区的客源市场集中度进行计算,并进一步计算客源市场比例同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如下结论:①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明显,而且越偏向自然的景区季节性越明显;②气候舒适度是沙漠客流的必要条件,对客流季节性变动影响较大;③沙漠旅游景区的客源集中度较高,与沙坡头客源集中度相关性最密切的是地理距离因素,与巴丹吉林最密切的是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社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经过各级旅游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石家庄市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迅速增长,为“十一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根据国际公认的准则,即有组织的入境旅游接待规模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尺衡量,石家庄市目前在国内外市场基本上还是一个旅游客源输出地,还没有成长为旅游目的地城市。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旅游市场能不能形成,或者说,能不能成…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城市旅游效率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明珠  易婷婷 《经济地理》2012,32(10):158-164
采用DEA方法,以广东省21市为研究对象,从《广东旅游年鉴》中选取相关指标,利用2008—2010年旅游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旅游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地区的差异。研究发现,广东省城市旅游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较高;各市之间、各地区之间的总效率和技术效率差距较大,规模效率差距较小,且各类效率的差距均有缩小的趋势。其次,近40%的城市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阶段,这些城市多位于珠三角地区。最后,根据旅游效率的大小和增速,可以将城市划分为草根型、新秀型、明星型和贵族型四类。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和规律,对旅游资源要素的投入规模和各项技术的利用水平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5.
公路旅游客运的空间特征分析能够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以云南省旅游客运包车的统计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旅游客运联系强度、首位度、集中度指数和平均运距等指标分析公路旅游客运的空间联系和分布格局,通过城市客流联系强度和联系方向获取地级市和县级行政区两种空间尺度的旅游客运空间特征,并建立了公路旅游客运的空间特征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公路旅游客运的空间特征,能够判定旅游集聚与辐射能力,并划分旅游客运空间网络的旅游城市等级;云南各县级行政区之间的公路旅游客运空间联系格局以单/多中心为主;地级市空间尺度下,表现出以昆明为核心、公路旅游客运联系强度随距离增加有明显的衰减效应,且圈层结构特征显著;县级行政区空间尺度下,公路旅游客运空间联系以各城市中心区为核心,表现出向心强联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卢松 《经济地理》2011,31(5):868-873
从空间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流空间动态变化,建立了集空间吸引力、空间竞争力、空间成长力于一体的更为综合的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选择南京市为代表性案例区,运用了引力模型、偏离份额分析、Surfer等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研究了南京市旅游客流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稳定性和集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②城市间旅游流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客流竞争格局变化明显;③城市内部旅游客流以集聚为主,集聚与扩散并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测度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东省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指标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广东省各地级市进行排序和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济》2007,(9):75-75
中国国际型旅游城市评价标准 从国际(旅游者)人数指标、城市经济的旅游特征指标、旅游经济外向度指标、旅游资源的国际竞争力指标、城市旅游国际形象指标、城市的国际区位度指标、国际游客旅行的便利性指标、城市人文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指标、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度指标、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稳定度指标。等10个方面对中国旅游城市国际型参照性指标进行系统化评价,并指出如何与世界国际旅游城市接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1)
广东省是旅游大省,研究广东省入境游的发展现状,对促进广东省的入境旅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其他地市的旅游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以广东省入境游为研究对象,2001-2015年广东省入境游的统计数据为主要指标,采用EXCEL、SPSS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东省入境游市场整体上发展态势良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朱占红 《经济师》2011,(4):200-202
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综合评析可以为决策部门衡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全省有12个地级市。文章应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样本,选取了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10项指标,对黑龙江省地级市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和排名。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地级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其中以哈尔滨、大庆为代表的城市经济发达,而以绥化等为代表的城市经济相对落后。最后,文章给出黑龙江省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地区差异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谢红彬 《经济地理》2006,26(5):884-887
用可拓工程方法和主成份分析方法建立了福建省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居民国内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大。综合评判得出福建省国内居民潜在出游力强弱可划分为4个不同级别;单指标测定出了各地区影响出游力的优劣势,为旅游供给者有针对地市场推广和发挥有限资金效用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金华市旅游社会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社会学民意调查的方法,对金华市内常住居民及旅游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旅游社会容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认为金华市旅游社会容量的潜力较大,城市建设、城市形象、城市旅游是挖掘旅游社会承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地理尺度问题.首先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1个社会经济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定量分析得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验证了"客源地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其出游力"的研究假说.然后引入三角图解法,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出游力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对外联系水平因子等三个维度上分解,探寻中国省际出游力的区域差异;结合AreGIS样条曲线差值法,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出游力地域空间形态整体呈现"三级阶梯状",与中国三大阶梯分界线大致吻合,累计70%的旅游出游力集中在第三阶梯,中国存在"四大旅游客源地":冀鲁豫、苏浙沪、鄂湘粤和四川.最后从国家地理尺度,兼对中国与世界已研究国家案例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影响机制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朱竑  贾莲莲 《经济地理》2006,26(1):151-155
城市化原本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农化过程。但随着近年来中国旅游发展中城市自身旅游功能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旅游活动发生,甚至集中在城市,旅游的城市“化”倾向成为一种趋势。在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指出旅游城市化除了是一种现象外,还是一种旅游活动向城市集聚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城市“旅游化”则是城市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需求,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在功能、设施、标示等方面的主动迎合过程。旅游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化是一种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旅游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城市进行相应的“旅游化”建设,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旅游城市化的进程。最后以桂林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连城市旅游形象的CIS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谷成  郭强 《经济地理》2001,21(4):509-512
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是当今城市建设中极受注目的课题。本文在企业CIS系统的引申下提出城市CIS战略模式,在分析了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和影响系统之后从文化特质,旅游功能,市场定位入手,提出塑造旅游城市形象的CIS系统内核,即文化识别(CI),功能识别(FI),市场识别(MI)。借助对大连城市形象的认知调查思考如何以创意性思维塑大连个性化旅游城市形象,提出了大连在突出化都市旅游形象,滨海区旅游形象方面表现个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竞争激烈,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也在稳步增长,但与国内其他旅游强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潜力,为城市更好地参与国内外旅游竞争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2地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并针对聚类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都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都市旅游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成熟,其对城市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明显。本文从分析重庆都市旅游业的现实条件入手,着重探讨了重庆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思路,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菁  沙润  靳诚 《经济地理》2008,28(2):334-337
文章以1991—2004年长三角各个城市入境旅游人数为指标,运用σ趋同、β趋同两种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的趋同情况,结果发现:①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不同年份间变差系数、基尼系数稍有波动,但总体上存在呈下降趋势,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存在σ趋同;②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存在β趋同,1991—2004年的趋同速度近3.3%;③1991—1998年的趋同速度为4.58%,大于1998—2004年的趋同速度3.24%;④在考虑人口、经济条件的影响下,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的趋同速度大多集中在4.23%—4.30%之间,大于绝对趋同速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趋同的内外动力机制,即市场拉动、政府调控。  相似文献   

19.
防城港市地处中越边境,是我国大西南地区通往越南和东南亚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有辽阔的海滩,茂密的热带季雨林,成群的白鹭,生长在大海中的红树林以及迷人的京族民族风情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这一难得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本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20.
董杰  杨达源  王鹏  蒋晓伟 《经济地理》2006,26(1):137-139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来单纯的风景区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等内容外,尚具有“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因此,钟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古城的象征、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