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刘杰 《经济地理》2012,32(6):103-10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省市经济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其内部仍有欠发达地区。促进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依据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SSM)对山东省菏泽市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菏泽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提出今后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态势,以期为菏泽市及与其相似的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低度化是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特殊现象,这是与当地的历史条件以及经济文化水平相联系的,贵州之所以产业结构低与之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当前的产业结构低度化现象已经影响了贵州的经济发展与效益,因此贵州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注重产业演进的规律性,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现象,加快转变经济体制,实现贵州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区域之间客观存在的经济联系使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区域的发展,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经济发展应侧重于对内开放。文章以甘肃为例,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应如何积极参省际专业分工,提升产业结构,改善贸易条件,优化投资环境,以促进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苏振天  李蔚 《技术经济》2006,25(9):33-37
安徽地处中国中部,经济水平较低,属于欠发达地区。改变和提高其经济实力和地位,成为安徽省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实力的提高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产业结构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偏离度过高,产业结构效益较低,由此造成总体的产业竞争力水平不高。针对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安徽产业结构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长江上游地区1991~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转变,目前维持在二、三、一型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产业结构演进基本与工业化进程保持一致,且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超过全国乃至东部地区,具有比东部地区更为强大的产业结构演变动力;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表现出地区差异,38%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60%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2%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任志宽  郑茜 《新经济》2014,(19):16-20
1.广东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纵观经济增长较快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其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其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受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是造成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但同时,经济文化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特色资源,可成为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依托。经济文化产生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过程,与经济发展存在依存互动的关系,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是其典型特征。经济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的经济活动具有规范作用,对创业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改进与创新发展,能够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提升。因此,必须重视经济文化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对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所处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质上是东部沿海较发达汉族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从"感恩"与"补偿"角度看,东部较发达地区应该以"反哺"的姿态,来帮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而不能定位在"支援"这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心态上。基于此,"东部较发达地区反哺西部民族地区"实属必要,更应积极探索与试点具有长效的反哺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洪春 《经济论坛》2010,(5):143-145
在工业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如江西上饶的产业结构已经升级且成绩斐然,但仍然处于低度化水平且进展缓慢,存在着"一偏、二多、三低、四缺"的"怪圈"。为打破"怪圈",助力产业结构升级,欠发达地区应采取提高工资标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举措。  相似文献   

11.
在理论阐释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9-2018年中国内地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作用机制,并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开展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效应、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倒逼作用、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3个渠道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等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支出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能够显著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则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的研究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英国、美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实践已经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将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升级纳入到低碳经济战略之中,从农业碳汇化、能源工业低碳化、传统制造业低排化以及低碳指向的产业规制等方面实现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放松行业管制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通过劳动力职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顺利转换是提高就业水平的两条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全样本回归所得结论是一致的;而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对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但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都是显著正相关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比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GDP的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del that explains how cooperation can emerge spontaneously between firms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basic idea is that the more competitive is the market, the less costly it is for firms to help each other like good neighbors. Cooperation takes the form of sharing technical know-how, which speeds up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normally developed elsewhere) that spu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model compo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Japan's first example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its cotton spinning industry – whose conditions match those of firms in small open economies today.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判别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别可以通过比较两个产业结构系统的相似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相似判别法和距离判别法。基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国际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水平上的差距,通过分析美国、日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特点,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促进辽宁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进行综述,接着系统阐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评价指标与方法,然后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总体上辽宁省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合理;但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仍然较弱,需要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罗永乐  魏海涛 《经济地理》2005,25(4):491-494
采用偏离—份额法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地级市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将14个地级市州划分为三类:产业结构推动效用显著的地区、结构推动效用不明显的地区和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地区。并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uses panel data between 2000 and 2010 to explore how firm ownership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contribute to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ese provinces. Specifically, we explore how the extent of specialis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n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at the province level fosters both Marshall–Arrow–Romer and Jacobs spillovers, as well as how foreign and state ownership influence regional innovation. We find: (i)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benefit from Jacobs but not MAR externalities, with the former spurring higher quality innovation in the form of increased invention patenting; (ii)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dvance local innovation, with the latter again fostering higher quality innovation; and (iii) a convergence towards a combination of low specialisation and high diversity in provinci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aking place between China's more developed inland coastal provinces and less developed inland provinces.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olicy-making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后进国家的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初始的开放模式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之后,会使后进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面临一些特殊的深层次矛盾,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往往直接造成经济结构转型的明显滞后。当前我国面临的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初始开放模式所带来的资源锁定效应,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初始开放模式从多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构成严重制约。面对金融危机后阶段中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动,应当也必须要特别重视通过加快开放模式的转型来启动和支撑未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而真正有效地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