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数据     
《财经界》2003,(7)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2年中国电冰箱产量达1598.89万台,冷冻箱累计产量464.64万台,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7.81%、18.26%,其中冰箱内销约900万台,出口约500万台,电冰箱内外销的比例分别为57%和30.5%,外销较2001年同期增长了4%。同期,中国冰箱业产能达到2500万台,产量1400万台左右,而国内市场年销量大体在1000万台左右,市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在很长时期内,我国冰箱市场基本是由海尔、容声、新飞、美菱四个品牌占据,市场份额一般在60%~70%,也曾达到75%的市场份额。赛迪顾问2002年12月的调查显示,冰箱存量市场,海尔冰箱以28.7%的份额高居榜首,容声冰箱以11.8%的份额名列第二,第三新飞冰箱为7.8%,美菱冰箱为5.3%,前四位的国有品牌  相似文献   

2.
科龙、海尔、新飞和美菱是中国冰箱业的四大品牌,市场份额近70%,由于新飞未上市,在此,仅就科龙、海尔和美菱的经营数据做一简要对比,并略做点评。  相似文献   

3.
中国冰箱市场被海尔、科龙、新飞、美菱四大家族统治已经很久了。调查显示这四大家族每一家的年销量都在100万套以上。论综合实力,美的、TCL、康佳、海信、荣事达、小天鹅、奥克斯都不比他们差多少,甚至比他们更强,但他们延伸品牌进入冰箱领域后,其冰箱年销量却总在二三十万,至多在四五十万之间徘徊,也难怪名不见经传的顾雏军在收购以制造冰箱为主业的科龙、美菱后口出狂言说,他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今后谁降价他都可以看着不动。  相似文献   

4.
美菱腾飞的秘诀,在画龙点睛的一步: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就像一把利剑,直刺市场命门。本文将行销方案、战斗方略合盘托出,让我们看看美菱如何用整合营销打造出核心竞争力?美菱又是如何为中国企业赢得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5.
夏季是冰箱的销售旺季,阳春三月冰箱大战已经如火如荼。《亚洲经济时报》曾将中国冰箱市场称为"容声、海尔、新飞、美菱的四国演义",然而进入1998年,冰箱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一批老品牌冰箱称霸国内市场或固有一方  相似文献   

6.
美菱腾飞的秘诀,在画龙点睛的一步: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就像一把利剑,直刺市场命门。本文将行销方案、战斗方略合盘托出,让我们看看美菱如何用整合营销打造出核心竞争力?美菱又是如何为中国企业赢得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财经界》2003,(8)
家电进入资本竞争时代《财经界》第7期封面文章《格林柯尔“北伐”》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家电业的一个苗头:正进入资本竞争时代。顾雏军口出“狂言”: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占有国内冰箱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即产销量达到500万台以上;另一半产量则出口海外。中国的冰箱业中,海尔、科龙、新飞、美菱,被称为“4大家族”,占有国内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科龙与美菱整合成功,将对中国冰箱业的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一个人的退休有时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家电业,继“价格竞争”的倪润峰时代和“品牌竞争”的张瑞敏时代之后,莫非又要进入“资本竞争”的“顾雏军时代”了? 如果中国冰箱业能够通过资本而不是价格的整合手段,率先实现两三个大品牌的规模化对峙式经营,对中国冰箱业来说,善莫大焉,对中国家电业也是一大幸事。北京刘名  相似文献   

8.
华春 《网际商务》2004,(2):85-87
以往,冰箱业内俗称的“四大家族”(海尔、科龙、美菱、新飞)就像几座大山,令尾随难以逾越。但随着资本力量的左右整合,一些企业在新环境下竞争力的减退,这座大山现在已露出了裂缝。TCL冰箱如何抓住这个好时机?  相似文献   

9.
96年中国的VCD市场可称得上是火爆异常,不光涌现了一批象爱多、新科这样的明星企业,象长虹,小霸王这样的知名企业也纷纷进入这一市场。热情的中国消费者们在家中欣赏着VCD的时候,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能够想起万燕电子这个名字。不久前,听说万燕电子已正式加盟美菱集团麾下,准备依托美菱雄厚的财力,第二次创业,在近期内达到月产VCD机万台的规模。对万燕电子的前途,我不好妄加评论,但当年万燕果断地赞助《我爱我家》,随着该剧在大江南北的  相似文献   

10.
林当 《三联竞争力》2005,(11):15-15
“整合者”顾雏军搭建的制冷王国分崩离析,科龙电器(SZ000921)终于在2005年10月12日公布了海信空调的正式收购报告书,美菱电器(SZ000521)的离去也是早晚的事儿。这一结局使得冰箱业的格局再度进入模糊状态,不仅原有的国内品牌“四大天王”(科龙、海尔、新飞、美菱)变动巨大,后进入者也攻势凌厉。  相似文献   

11.
8月9日,S美菱发布公告称: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长虹")、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集团")联合协议受让合肥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菱集团")依法收回的S美菱近8285万股。对于美菱,长虹一直是垂涎三尺。早在  相似文献   

12.
长虹的风险     
谭雅 《商界》2007,(10):20-21
多元化的理由 2007年8月9日,S美菱发布公告称: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协议受让合肥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依法收回的S美菱近8285万股。由此。长虹对于美菱历时两年多的收购。也正式宣告结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德华 《商界领袖》2003,(10):82-84
第一回 卖身求安 血雨腥风花落去 横枪立马 大片河山终姓顾 这一回里我们说到老顾疯狂出手收购美菱、西泠,又西进重庆,建起了一个大家电网。疯狂的顾雏军这个月总算有点收敛,但一点事不出总说不过去,于是悄悄地把美菱、科龙冰箱的营销高层精英换了个座位。这一招真绝,我们姑且相信这是老顾做的好事。  相似文献   

14.
《广告导报》2006,(12):52-52
从行业广告在央视投放的轨迹中,细窥中国经济发展的冷热和民生关注的焦点,是很有意思的事。 世界广告大师李奥贝纳说:“好广告不只在传达信息,它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众心灵。”2007年的央视荧屏,将有两项热点和民生息息相关。一是本土日化的广告将增加,这显示出国产日化厚积薄发的市场信心和品牌意识:二是在2007年外资银行全面介入人民币业务的竞争压力下,  相似文献   

15.
许国明 《农机市场》2010,(12):10-10
随着2011年的临近,拖拉机市场当下如何以及今后的走势,成了大家关心的事。从农业部发布的消息来看,截至2010年10月31日,中央财政15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全部实施到位,共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25万台(套),受益农户近400万户。另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至2010年10月底,大型拖拉机的产量为74443台,同比下降4.9%,中型拖拉机产量252702台,同比增长9.9%,小型拖拉机产量191.3万台,同比增长20.2%。可以看出今年拖拉机市场稳定增长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6.
在蓝道,一直流传着“三心”:信心、野心、责任心。这“三心”构成了团队成员做好每件事的主心骨和力量源泉。首当其中的是信心。我们很明白,信心不是吹出来的,信心有赖于来自客户、来自同行、来自市场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08,(2):65-65
前瞻观点:市场预测,各家的销售量在1000万台左右,去年700万台左右,今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前后,中国市场可能会保持或超过世界其他市场的增长,世博会后可能会出现放缓的趋势,中国的相机市场与中国经济发展很相似,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2007年影响力:除了“尼康在中国2007·年轻·梦想摄影活动”之外,还有尼克尔镜头“+1”活动。尼康公司还把COOLPIX系列产品充实进去,导致2007年市场尼康的销售又出现一次新亮点。另外,启动形象代言人王力宏的广告宣传,拉近了尼康与消费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个人计算机市场及发展趋势董文一、世界个人计算机市场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1995年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规模为5817万台,比1994年的4690万台增长了24%。其中台式机1995年交货量为4843万台,增长了2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  相似文献   

19.
作为竞争最为充分的中国家电行业,经历了一波波的广告战、价格战和技术战之后,竞争其实聚焦到看似不温不火的终端卖场建设。广州致诚力嘉卖场管理公司从新千年以来为海尔、美菱、新飞及TCL、创维等国内强势家电品牌进行卖场规划服务,通过与国际品牌的同台竞技,发现在"时尚、科技、生活"卖场形象支持下,各品牌如何进行卖场深度规划,实现销售功能的最大化成了竞争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董强 《销售与管理》2005,(11):55-60
随着数码相机制造技术逐渐成熟,全球数码相机市场增长迅速,2002年全球数码相机市场出货量高达2400万台;主要集中在北美、日本和欧洲。尽管中国数码相机起步较晚,但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的发展却十分喜人,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从1997年的不足2万台,到2002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销量达到39.6万台,销售额为18亿元;而2003年销量更是达到了112.6万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