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曾一度成为中国企业追赶的目标,索尼、松下、三菱、丰田这些在世晃上如雷贯耳的名字,在中国人的耳边早已不再陌生。索尼的创新机制、丰田的零库存计划、三菱的多元化发展战略,都让中国的企业家们大开了眼界。这些世晃级日企也一度成为中国企业纷纷仿效的目标。谁会成为中国的索尼?谁会成为中国的松下?这些醒目的大标题频频在中国的媒体上出现。  相似文献   

2.
在世人的心目中,“索尼”几乎与“家用电器”同名。这家电器公司在世界大工业公司排名中占57位。其产品,录相器材占全世界市场的36%。 实际上,“索尼”的历史并不长,始建于1945年,注册资金不足600美元,然而,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索尼”也一跃而成为家电业的世界冠军。其突飞猛进的奥妙在哪里呢? (一)配合默契的搭挡 创业,离不开搭挡,甚至取决于搭挡。有多少前程似锦的创业之路因搭挡内讧而夭折;有多少意气风发的英雄豪杰因搭挡背离而折戟;  相似文献   

3.
财经快报     
索尼巨亏第四年高管大换血在出现连续4年亏损之后,索尼迎来了10年来最大的一次组织调整。近日,在这次由新任CEO平井一夫启动的高管大调整中,除原索尼(中国)总裁永田晴康调任索尼全球高级副总裁、原索尼市场营销(日本)公司总裁栗田伸树(NobukiKurita)出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外,还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管任命,涉及财务、业务战略、技术战略、产品战略、市场  相似文献   

4.
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杰出的企业家。享誉世界数十年的日本索尼电器公司是和盛田昭夫这个传奇人物紧密相联的。索尼:一个响亮、易记的名字 1946年5月,在日本东京一幢满目疮痍的百货大楼里,当兵退役回家不久的盛田昭夫和朋友一起组  相似文献   

5.
宋伟 《上海经济》2002,(3):41-43
2001年4月25日,瑞典电信业巨头爱立信宣布,它已与日本索尼签署谅解备忘录,合并双方的全球移动电话业务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并命名为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对此,国外称其为“未来手机市场的梦幻组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像爱立信和索尼合作结盟的个案在国际经济界已是司空见惯,这也反映了现代企业竞争战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竞争已经不再是竞争对手间的全力拼杀,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6.
市场如战场。在现代国际市场竞争中,日本企业已遍及世界各地,日本产品已销往全球。日本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首要目标是美国市场,因为美国是世界当今进出口贸易额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1/10强,同时美国工业产品及制造技术先进,消费水平较高,攻进美国市场比攻进他国市场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和意义。从日本企业如何攻进美国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经营秘诀,对指导我国企业攻进国际市场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企业开始研究“标杆研究”,实施标杆管理(Benchmarking),以抵御市场风险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施乐公司是这一运动的先锋。当时,面对日本同类企业进攻,美国“遇到了自己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挑战”,骄傲自大的美国人也低头向日本企业学习。施乐公司的标杆管理。通过全方位的集中分析比较,找出了与NEC、佳能(都为日本企业)等主要对手的差距,全面调整战略、战术,改进业务流程,并很快就见了成效。同样应用  相似文献   

8.
井深大     
井深大是日本战后新兴工业家,现任日本“索尼”公司名誉董事长。在战后动荡不宁的年代,井深募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材,创立了“索尼”公司。经过艰苦的创业,相继研制成功磁带式录音机、晶体管收音机、微型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等几大新产品,开辟和占领了广大的国际市场,为日本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索尼”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就从街道小工厂发展成驰誉世界的优秀企业,其奥妙在哪里?从“索尼”的创始人井深大的奋斗史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井深大1909年出生于日本枥木县上都贺郡,现年75岁,井深从中学起,就对刚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长期不景气。但是,日本经济却复苏得较快,这是与日本企业大力开展新产品开发等充满活力的各种活动分不开的。一、日本企业的活力企业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反过来又受到市场的调节而生存。日本有活力的企业,一般都是在经营战略计划的指导下,为适应市场需要,而积极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加快交货期。日本企业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技术开发蓬勃开展,卓有成效。日本企业在人、财、物上都舍得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如新日铁公司设有研究开发部、直属基础、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三个研究所,1979年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初,索尼爱立信喜获"中国消费电子领先企业"大奖。此次索尼爱立信从全国近6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由《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报社评选出的2006年度最具潜质核心企业奖项--"2006年度中国消费电子领先企业"。 作为唯一一家获得消费电子产业"奥斯卡"奖的手机通讯公司,索尼爱立信能取得如此成就,完全得益于其坚持不懈的在影像、音乐、商务等战略领域推出不断创新的全新产品,并采取积极而稳健的市场策略和渠道拓展策略。此次索尼爱立信的获奖,充分说明了索尼爱立信在中国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以及广大媒体与消费者对于索尼爱立信品牌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家电业寻求全球市场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家电业的走势 中国家电业近年来对开拓国际市场投入了越来越大的精力,尤其是在成功加入WTO以后,中国家电业必将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跨国营销,争夺国际市场.这是因为:其一,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竞争格局.其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由于中国家电业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永久性供给有余,需求不足,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国际市场是最好的选择.其三,中国家电业的实力派企业,如美的、海尔、长虹、格兰仕、TCL、康佳等欲进军世界500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全球性品牌.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企业的撤退看似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空间,但其仍然是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2011年,日本家电在中国市场上表现不佳。先是索尼等家电巨头上半年业绩报亏;进入第三季度后,又出现了日企家电纷纷缩减在中国的业务,进行大撤退的势头。潮退浪涌日本家电此次潮退,起始于2011年7月,海尔与日本三洋电机达成协议,将以100亿日元收购其在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的冰洗资产及销售网络,意味着三洋这一家电品牌将逐渐淡出市场。  相似文献   

13.
1988年2月,由美国著名企业参与的"企业圆桌会议"发布了一项报告:"公司伦理:企业的首要资产",报告中强调指出:"公司伦理是企业生存与赢利战略的关键".另外,由欧洲、日本、美国的企业领袖组成的"康克斯(CAUX)圆桌会议"所制定的"康克斯商务原则"申言:"如果没有道德,稳定的商业关系对国际社会的支撑将是不可能的",认为企业伦理在商业决策中有着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达国家一些经营业绩良好的大企业、大银行的并购高潮迭起,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本文将研究和探讨并购风潮的概况、原因、问题以及对我国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的启示。一、巨人联姻,门当户对企业并购风潮最盛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有日本、德国以及其它发达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仅美国就发生的企业并购超过10000起,涉及交易额达到8500多亿美元。下面,列举一些在世界引起轰动的并购案例:今年5月7日,德国最大、世界排名第十五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六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合并,组成"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这是世界工业史上迄今为  相似文献   

15.
一、日本、韩国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 日本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外汇储备国,制造技术世界一流,多种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排第一.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占21%,拥有工程建筑、金属、铁路、汽车与零件等优势产业群.日本一直是山东省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国之一.未来几年是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相当部分产业和产品将转移到海外进行生产.抢抓这个机遇,争取更多的日本企业投资山东,应是山东加快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水平的良好选择.据2003年日本贸易振兴会对720家企业的调查,有意扩大对华投资的占60%以上.在这一轮日本企业"移师"中国潮中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制造业的生产据点向中国大量转移.最明显的是汽车工业,各大汽车厂商竞相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试图在中国建立生产和出口基地.二是除加速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外,还扩大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比率.三是制造业带动其他行业,金融、航空、流通、研究开发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几乎所有的日本大银行都已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6.
1998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家最大企业排行榜已于近日公布(见37页表)。该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大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仍占据绝对优势.但美、日、欧大企业的地位与竞争力发生较大变化,美国大企业的实力大大增强;欧洲大企业保持较佳的业绩;日本大企业在停滞的国内经济影响下.再次受到沉重的打击。1998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全球的扩散,新兴市场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7.
<正> 支撑起日本经济的半壁江山 "丰田"、"本田"、"三菱"、"索尼"、"松下"、"东芝"等日本大企业的名号,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是,许多人未必了解这些大企业都是由许多中小企业支撑起来的,比如丰田汽车公司约70%的零部件是由1000多家中小企业分包提供的。可以说,日本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日本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教的99.7%,就业人数占总就业  相似文献   

18.
"日本绝对不是二流国家,今后也不会那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用纯熟的英语发表了演讲,这位在美国留学过的政治家,其语言能力让美国听众倍感亲切。"我要反复强调说,我重新回来(当首相)了,日本也一定能重振雄威!"2月22日,安倍用这句话结束演讲。安倍是这样对美国听众说的,但何尝不是对日本民众的一种宣言呢,尤其是在美国访问期间,他需要这样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加入WTO,长期低迷的中国家电业逐渐开始复苏,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日本、欧洲市场的时机己全面成熟;这一切都预示着——  相似文献   

20.
众厂商竞推3D电视 3D终端市场的战争,率先由日韩企业挑起,随后,中国企业也陆续加入战团. 先看看日本电视巨头索尼.今年年初,美国拉斯维加斯CES还没开幕,它便提前两天开了盛大的发布会,索尼董事长兼CEO霍华德·斯金格宣布,将以3D方式全程直播CES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