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SJ 《成功营销》2013,(4):10-10
近日,TCL联合CNTV旗下未来电视、腾讯在京召开战略合作发布会.隆重推出搭载了电视专属聊天工具——电视QQ2.0的全新TCL3D智能云电视系列产品.这是QQ首次深度植入电视平台.TCL也是全球首家系列产品全线植入电视QQ2.0的彩电企业。会上TCL还宣布与未来电视达成战略合作.今后将通过资源和内容的通力合作.并设计更符合电视终端特点的交互体验,携手为消费者带来全方位的智能影音娱乐服务。  相似文献   

2.
3D电视是行业未来的技术方向之一,但由于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3D电视短期内难以实现大众化。比如,与地面数字电视一样,3D电视也需要有3D节目源、信号传输以及播放3D节目的电视机终端等。因此,3D电视要实现普及还需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80年代,娱乐新闻就已经成为了报纸、杂志占领市场的强大武器,而电视娱乐新闻节目直到上个世纪末,由一家民营电视公司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才填补了这一空白。从此,中国的电视娱乐新闻节目开始了风起云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娱乐产品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娱乐业的现状预示着其非常广阔的前景。电视娱乐以超越其他大众传媒的特殊品质在传媒娱乐业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电视娱乐不仅吸引了大众瞩目的眼光,更是成为各大商家企业追逐的对象,电视娱乐营销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营销工具。随着体验营销在全球的兴盛及普及,电视娱乐类节目也开始了体验化之路。本文着重阐述了体验式营销指引电视体验式娱乐节目的发展思路与理念,以及在制作此类节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珺 《消费导刊》2009,(9):208-209
本文通过对电视纪录片娱乐化文本表达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重点探析、提出了电视纪录片娱乐化要适度、适情、适时的理念,表达了自己对电视纪录片娱乐化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电视传媒走上了娱乐化生存之路。电视娱乐化演绎得如火如荼的原因,是基于受众的精神消费需求、传媒的市场经济诉求和政府对娱乐化效果的无意渴求三者的共融。电视娱乐化下的大众通俗文化构成多元文化的一部分,电视娱乐化生存之路终将走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娱乐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已经在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刻上了烙印。因此,在娱乐化这条道路上,一向以严肃示人的电视纪录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娱乐化。纪录片娱乐化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就的。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和《变形记》为例,对当前电视纪录片娱乐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琦 《品牌》2015,(1):37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电视娱乐节目在频幕上占据的时间和空间与日俱增。但就当代的电视娱乐节目来看,依然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甚至有些问题还值得我们去反思。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至今日,究竟哪些问题是我们应该值得警醒的这一直是业内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是在不断的探讨声中,我们依然还是没有办法摒弃掉很多的核心问题,以至于当代娱乐节目已经进入一个"泛"娱乐化的时期。一、节目创意的"泛"娱乐  相似文献   

9.
《国际市场》2010,(7):59-59
虽然3D电视是最新的家庭影院宠儿,但是它可能很快就过时。科学家已在研制取代3D电视的新技术——全像电视。  相似文献   

10.
郭薇薇 《消费导刊》2009,(13):201-20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观众而言,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体现在娱乐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三个方面;节目制作者、广告商及赞助企业在意的则是商业价值。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是由节目制作者创造出来,以满足观众需求为手段,来达到实现其商业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吴媛媛 《消费导刊》2014,(5):170-171
新闻和娱乐是电视发展的两条主线,自电视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其发展壮大。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电视提供新闻的功能逐渐弱化,而娱乐的功能则迎合了受众的需求,这就使融二者优点的娱乐新闻节目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当今我国的娱乐新闻类节目虽然趁势而起,具备了比较完备的节目框架和题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欧美甚至是香港台湾相比,在信息质量、报道范围、节目形态上,还是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提高节目质量是中国娱乐新闻节目获得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广告导报》2005,(11):155-156
电视作为芸芸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娱乐越来越成其为“第一功能”,湖南卫视以娱乐为基调,不管是在品牌联想、常规栏目、线下活动,还是歌舞晚会,互动节目,甚至电视剧引进等方面,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传播着快乐和愉悦。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电视娱乐品牌!  相似文献   

13.
综合美国《市场观察》、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由于技术尚未成熟,并存在仍待解决的健康隐患,3D电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推广近阶段无法实现。尽管如此,许多外资品牌却把中国市场当成了“人体危害试验田”,在中国大力推广尚未成熟的3D电视。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到国内政策的转变;从完全的国家管制到市场化机制的逐渐激活;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东方时空》为代表的央视节目改革,到90年代中期电视湘军以“娱乐旋风”突然崛起,中国电视一直都是在跑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数十年当中,电视是人们娱乐生活、获取信息、讲解新闻事件的主要渠道之一,电视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捷,同时也为媒体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电视技术革新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电视媒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提示语主要是复合型提示语,内容上大致分为五种类型,是节目的背景信息,对节目推进起辅助作用,以强化节目娱乐效果。提示语须苦心孤诣,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10,(24):124-124
亚运会赛事如火如荼上演,也刺激了国内3D智能电视的产业化步伐,更有人将2011年定义为3D电视的元年。各大企业火速推出3D新品,抢占彩电产业全新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受众对电视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但在这丰富多彩的背后,却也潜藏着种种隐患:一、节目内容过度娱乐化,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等娱乐节目成为当前电前娱乐节目中的主流;二、节目形式无创新,各大卫视娱乐节目之间,要么一味模仿国外,要么相互照搬,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三、节目价值取向扭曲,一些娱乐节目为了迎合一定的受众群,刻意追求"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文化,产生了极为不利的社会影响;四、节目过度娱乐化,造成电视媒介新闻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面对以上的种种隐患,笔者开始了一些新的思考: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娱乐节目应该怎样定位?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打造让观众喜闻乐见并同时具有"娱乐元素"和"道德内涵"的电视娱乐节目?笔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子忠 《广告大观》2010,(10):161-16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于电视行业影响不断加深,各种各样的新概念冒了出来,其中一个概念叫作“互联网电视”。听到这样的概念,千万不要反映到基于互联网的电视业务上去,在中国,互联网电视可以叫做“互联网电视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上网的电视机,但并非接上网线就可所向披靡地浏览网页,你只能看到电视厂家关联的有限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电视在中国的浪潮式普及,以电视为核心,不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傻瓜式视听模式迅速被建立,从而替代原本依托于电台、书籍等媒介,构建了新的客厅文化和家庭家庭娱乐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