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技术视角、企业视角、行业视角、区域视角和基本理论视角五个方面对两化融合文献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建设新型工业化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过程中,具有推动两化融合的优势,因此应该加以利用,采取各项措施,做好两化融合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8,(10)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在世界范围内正发生着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再实现信息化。我国提出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发展信息化,并且做到两化深度融合。辽宁省两化融合进展缓慢,其原因是从上到下对两化融合的认识不够。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辽宁老工业基地若想实现转型升级,就要通过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推行了七八年时间,怎么融合,十二五规划纲要没有在深入上做文章。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深刻地阐明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辩证关系。"两化融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从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着手阐述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并基于"两化融合"的实际情况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进而实现其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铜峡铝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践活动,探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提升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勇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4,(22):46-4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的两化融合越来越重要。电力行业的两化融合的效益分析是电力行业进行两化融合的评估、研究的基础,通过对电力企业的两化融合的效益进行分析,可以让电力企业真正意识到两化融合的重要作用,以便企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全面的贯彻企业的两化融合的思想,不断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工业信息化的应用。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两化融合的成果不断增多,将使更多的电力企业以及相关的企业认识到两化融合的巨大作用,进而推动企业高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发展阶段,是人类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业革命孕育了信息技术的因素,并为信息化的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完成战略性的产业升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两化融合",将信息化推到新的高度。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领域的"转方式、调结构"及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举措,为工业软件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实现后发赶超,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在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对贵州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两化融合与耐火材料行业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了提升的互动关系,作为全国耐材大省的河南省,应从政府、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信息服务商和企业自身等多个角度,共同提升该行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层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化融合命题,并建立八大融合实验区,全国各地都在寻找创新型的两化融合模式,以此促进国家两化融合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纺织服装区域品牌协同模式的构建以及该模式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升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是新时期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深入准确认识当前两化融合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对今后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江西省为例,分析了江西省两化融合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江西省后续经济发展中两化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是在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两化融合的核心战略,是用来解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物联网如何促进两化融合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对策,并简要概述了物联网在促进两化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7,(26)
两化融合是实现我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山东的发展得益于动能转换,深入分析新旧动能转换的模式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两化融合发展的三阶段过程中,总结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四大特点——产品智能化、过程信息化、管理创新化、市场整合化,并指出核心点是智能制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旧动能转换的一般模式,给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是新时期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深入分析柳州市两化深度融合的拉力和推力作用,探究柳州市工业化产业升级的路径,实现"柳州制造"到"柳州智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