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中的支柱地位.本文研究伦敦、纽约和东京三个富有特色的国际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及其启示,以期对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是集文化、艺术、管理、经济等行业于一身的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辽宁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构建辽宁省城市创新驱动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的城市创新驱动指数进行分析,找出辽宁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薄弱环节,提出辽宁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为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共生关系,可以从改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耦合的共生环境;构建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多元创意供给主体;结合资源优势,寻求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会等三个方面实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数字经济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氛围和不断扩张的新型消费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强调一种主体文化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态,如广播影视、游戏动漫、文化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环境艺术、服装设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等.借助新型数字技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汇聚、产品迭代、技术创新、产业融资等方面都获得了突破和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依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意人才匮乏、产业发展资金欠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由李冬妍著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从公共政策视角提出了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本文在评述该著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福州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与文化创意产业关联性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次之,关联度最低的为第一产业.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在知识产权范围内的专利申请这一文化创意要素对福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报纸杂志等这类要素的贡献,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不仅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6.
论湘西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模式是决定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作为落后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其商业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模式的概念出发,首先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特性,然后以湘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凤凰为例,分析其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体系特征,最后总结相关的发展经验,以期能为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 通州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自然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是通州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通州未来的发展规划,其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将更加凸显.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人力资源拉动型的产业,其核心是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深入研究通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进而探讨通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战略对策,不仅能为通州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学院专业结构优化提供政策建议,也是提升学院属地服务能力、推动学院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创意经济的勃兴和产业融合的深化,有关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文献日益增多.这些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背景、内涵特征、发展趋势、融合发展的动力、跨界发展中的问题、文化创意产业跨界发展与政府的关系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应当加强宏观层面的产业融合理论与微观层面的企业转型理论的有机结合,增加案例研究,更加重视对文化传媒产业的跨界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社会文化要素与发展创意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成为创意产业相关研究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可以分为宏观层次的"软要素"理论、中观层次的创意城市理论和微观层次的创意集群理论。三个层次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在讨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问题时,除了分析各个城市自身的社会文化环境外,也需要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泉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既可以促进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容升级和体制创新,为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创造软硬件条件.也可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内地支持,夯实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市场基础。泉台之间现实存在的“五缘”是泉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理论基础。目前泉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切入点,应放在动漫与游戏产业、工业设计与时装、休闲体育与旅游创意等。促进泉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尚需在良好环境的创造、相关政策的制定、技术平台的设立、城市转型和提升泉台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