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2001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发布以来首只获准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江苏阳光可转债的上市备受市场关注。它的投资价值、投资前景如何,市场走势怎样,自然也成为投资者关心的焦点问题。 首先我们对可转债这一投资品种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性质上看,可转换债券是期权这一衍生工具和债券的混合物,是一种兼具股性与债性的新型投资工具。一般在正常时期投资者投资可转债主要着眼于公司未来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可转债事实上扮演着准股票的角色,转债价格的变化主要被股票价格的变动所左右,基本呈现出股票涨则转债涨、股票跌则转债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8年发行的可转债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转债发行公告的财富效应与该可转债实现转股可能性的预期正相关,具体而言,与发行公司的成长机会、财务困境风险水平正相关,并且与整体股市的状况也紧密相关。进一步结合可转债退市的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是一种典型的后门权益融资。实证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基于代理成本的动因假说。  相似文献   

3.
杨洁 《工业技术经济》2010,29(1):155-158
本文研究了预算软约束下可转债融资决策对产品市场竞争战略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古诺博弈模型,本文指出,对于存在预算软约束的企业而言,在正常情况下可转债的转换效应会降低可转债发行企业的均衡产量,增加竞争对手的均衡产量,因此可转债的融资决策会给发行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解释可转债发行企业发行后长期表现为负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李关峥 《工业会计》2006,(11):50-51
2006年5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颁行,正式确立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分离型可转债)的法定地位;G中化等6家公司的分离型可转债发行方案,也已经进入监管层审核程序。面对蕴含较大投资价值的分离型可转债,转债投资者应该预作绸缪。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可转换债券的理论研究文献,并结合机构投资者投资可转换债券的实践,提出了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可转换债券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贝恩资本投资国美电器可转换债券案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可转换债券不仅是一种融资工具,更是一种制度安排,具备公司治理功能,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发行企业的公司治理实践。而且,机构投资者投资可转换债券使发行企业不仅面临价值变动风险,还面临控制权转移风险。本文拓展了可转换债券研究的理论框架,也为企业设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 ,企业债务负担沉重 ,经营举步维艰。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资本金不足等问题 ,允许未上市重点国有企业发行转债 ,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目前很多企业正积极准备 ,试图在转债发行中争得一席之地 ,但应注意的是 ,由于转债融资的复杂性 ,在发行转债之前 ,必须对其财务影响进行细致分析。一、可转换债券发行的财务决策分析转债是一种具有债券和股票期权双重属性的混合型金融衍生工具。一方面它具有公司债券的一般特征 ,在转换前投资者可以得到稳定的利息收入 ,到期不转换的还可以收…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债券、股票都是重要融资工具。前者与后两者不同在于,债券有不同的品种和期限,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股票亦有不同的种类,也只有权责先后和大小的不同却无性质的差异。而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复合金融产品,兼具债性和股性。本文就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入手,分析该融资工具的特质,并对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郑磊 《董事会》2013,(4):104-104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就有不少是可转债项目,当索罗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巴菲特向其提供可转债融资,公司每年需支付9%的利息。如形势好转,则可以随时转为股份;若公司进一步恶化,则可以债权人身份接管公司,处置变卖其资产还债可转债在境外又称为可转股债(Convertible Bond),是各类公司的主要融资手段,也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一种常见投资工具。投资者之所以选择可转债,而不是直接选择购  相似文献   

9.
<正>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有多种,一般运作形式主要有IPO、上市公司配股、定向增发、现金收购、发行可转债等。资产证券化可以使企业增强资产的流动性,获得比银行或其它资本市场筹资更加有效的、更低的融资成本,更为便捷地通过兼并重组、交叉持股等方式进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是公司发行的一种与股权相联的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债券按既定的转换价格、转换比率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票。持有人如放弃转换权力,公司必须在债券到期时偿还本金。其发行主体既可以是上市股份公司,又可以是未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