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达国家生态标志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标志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环境措施,其贸易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存在不利影响。虽然目前这种不利影响的程度有限,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出口依赖增加以及发达国家存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倾向,发展中国家必须予以重视。中国应充分利用WTO体制,维护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贸易权益;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环境竞争力;完善我国环境标志制度,为扩大产品出口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在国际贸易中努力推行全球性劳工标准,而劳工标准的提高必然导致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优势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失去“比较优势”。在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直争论不休,斗争激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就注定必然在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上与发达国家发生冲突与摩擦。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困境,我们必须拿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贸易收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协调贸易与环境问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本认为,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发展中国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国内政策等,走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引进外资过程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我国引进外资过程中污染转移问题产生的必然性。目前,各国环境保护意识日趋增强,环境成本内在化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此情况下,企业向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低的国家或地区投资,会因养活环境成本支出而降低商品成本,获取高额利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低,这使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往往以直接投资形式,将一部分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三高”企业转移到我国。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我国外资企业污染转移问题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那就是从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日益改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问题,而长远地看,环境问题最终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恶化,这似乎成为一个定悖论: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为发展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是发达国家将污染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特征使得发展中国家为求得本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发达国家以FDI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污染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实证分析FDI在我国投资污染产业情况,由于FDI因素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会向右平移,中国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顶点将更加困难。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如果属于污染密集型或资源消耗型,那么外资的进入将加重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肩负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复兴,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造成产品附加值和利润水平低,要获得中小企业整个市场环境的改善,惟一出路就在于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贸易与社会壁垒问题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起草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S000),建立了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制度,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奈件,保障工人得到合理待遇和理想的工作环境。但SA8000不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采取相同的社会条款采衡量和限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极大地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劳动要素禀赋丰裕的比较优势,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力工具。对于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并且尚待继续改善生产环境的我国来说,无论是主动采取策略应对还是被动接受。都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从比较优势理论看倾销与反倾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某些国家贸易保护和我国企业恶性竞争等原因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说明和解释当前世界上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而且主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指控的现象;提出了在绝对优势理论中,理论上不存在倾销与反倾销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不应只用绝对优势理论来解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解释并用实例论证了现有的反倾销规定中发展中国家先天不足、国家指挥发展中国家倾销则易如反掌的缺陷,提出新的反倾销规定应对此作出解释和防范,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南北”贸易模式可能造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转移”。使发展中国家现有贸易结构产生“专业化陷阱”,导致其经济的不可持续。鉴于此,在我国西部开发中要实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警惕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环境倾销”,也要注意国内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环境成本转移”。  相似文献   

11.
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一种越来越常用的保护性技术手段。面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强化的形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全面认识绿色贸易壁垒,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对策,打破国际贸易的环境保护瓶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短缺,为此国家实施“创汇战略”,实行出口退税。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形成一种全新的外贸环境。但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大大提高,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因此,我国对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此次调整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的贸易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40多年,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一直实行配额制度,这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和原则是相违背的。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从2005年1月1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的配额体制宣告结束,将进入了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与服装出口国却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贸易环境,贸易摩擦更加频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为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设置各种贸易壁垒,面对这一新情况,我国的纺织品企业必须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贸发展较快,但竞争力相对不强,即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阶段。通过对全球竞争力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竞争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有待加强,进而从技术创新、贸易结构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外贸做强的因素,并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中国制造发展模式、优化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做强外贸经营主体、引导外贸秩序有序进行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透过循环经济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具体讨论了循环经济中的外贸环境,指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于资源等问题对我国进出口造成的制约。在现实的选择中,我国必须通过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本国法规等策略,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排污权交易是目前盛行的环境政策之一,这种市场手段从总量上控制排污总量,从长远而言,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实际运行中,排污指标的分配、信息披露及环境审计都必不可少,本文就排污权交易的试行对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的影响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纵深发展,关于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就一国而言,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追求贸易自由化收益的时候,会不会陷入国内生态环境恶化的泥潭呢?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是否又会失去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削弱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呢?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不同流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努力探索对外贸易环境效应问题的渊源.归纳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进展,为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奠定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货物贸易粗放增长加剧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外商投资带来的出口扩大和污染产业转移加剧国内环境恶化,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东道国环境。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货物贸易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促进经济清洁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消除污染产业向国内转移;改善对外投资环境管理,树立中国企、止新形象。  相似文献   

19.
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国消费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消费浪潮在全球兴起,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依据国际、国内相关法律,以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为名,纷纷采取“绿色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外来产品输入,由于这些措施比较苛刻,对出口国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变成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的出口企业只有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才能促进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在以"国际贸易的全成本"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中,一国政府应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相容和统一为目标,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为基本手段,同时扮演"守夜者""规制者""调节者""守望者"等四大角色,从而谋求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