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第三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展行业是服务业的一种,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所谓会展行业主要指的是会议业和展览业,即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包括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商务客和游客,促进产品市场的开拓、技术和信息交流、对外贸易和旅游观光,并以此带动交通、住宿、商业、餐饮、购物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业除了本身收入可观之外,还有着与旅游业相似的经济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 深圳与香港仅一河之隔,是香港通往内地陆上运输的咽喉要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内地与香港经济联系日趋频密,商品的流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兴旺,也带动了特区涉外运输业的发展。为实现本世纪末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的目标,为深圳赶超亚洲“四小龙”做好先行官,交通业尤其涉外运输业是一个需 相似文献
3.
一、深港两地港口航运合作前景 1、深港航运合作将使深港两地“双赢”。从地理位置看,深港两地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经历了从起步到成长的发展过程。80年代初,香港招商局集团在蛇口开发建设港口,带动了蛇口工业区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深圳经济的发展起了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适应第二次创业的需要,深圳的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这一次调整,既要借鉴香港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经验教训,又要加强与香港产业结构的连接和互补。为此,要对深圳和香港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者的特点、异同和差距,从中引发对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一、深圳、香港三次产业结构的时差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可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来考察。香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见表1),就其发展轨迹来说,与深圳有很多相似之处。表1显示,第一产业日趋衰微,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60年的4.1%下降到1990年的0.3%。这一趋势与深圳80年代的情况大体一致。第二产业在60~70年代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这正是深圳80年代后期所发生的轨迹。从80年代开始,香港三次产业进入结构转型期。第二产业所占比率逐渐下降,由1970年的37.1%下降到1990年的25.0%,下降了32.6%。这一段轨迹深圳尚未发生,但迟早一定要发生。香港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开始之时就占据首位,与深圳80年代初的情况一样。这实际上反映了贸易在这两个城市中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的“后厂”。香港的第三产业超大规模地成长,1990年更达到74.7%的高比率。 相似文献
5.
<正> “九五”期间,随着香港回归,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和更广的范围推进。深圳作为内地连接香港的前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在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搞好深港两地主要产业和重要基础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加快深港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对加速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促进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保持香港回归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深港工业衔接方面,要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工业和加工工业衔接。 一、深港高新技术产业的衔接 1、深港两地高新技术衔接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自80年代初,香港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香港工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演进,香港作为世界和亚太地区的重要金融、贸易中心,设有跨国公司总部100多家,具有科技市 相似文献
6.
7.
<正> 一、深港企业科技进步动力机制的主要特征香港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争夺市场.各个企业在市场上激烈角逐,不仅要靠雄厚的资本,而且还要靠是否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企业必须努力掌握市场信息,以不断研制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这方面香港有着十分便利的条件,直接面向国际市场,信息网络发达,信息反馈速度快,因此,企业可以及时根据市场信息对企业的研究开发适时作出调整和校正.目前,香港企业竞争的重心已从过去的资本竞争转移到技术竞争,在这种形势下,企业间乃至国际间的技术竞争进一步加剧,因此,市场竞争则成为香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的最主要的外部动力机制.深圳由于市场经济发育的时间还不够长,市场还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因此,受市场竞争影响而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动力相对弱一些.从营业环境来看,深圳拥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的技术开发人员队伍,背靠珠江三角洲及广阔的内陆,人才资源丰富,形成了良好的技术进步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深圳还拥有一批优秀的技术型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均具有良好的素质,既有技术专长,又有管理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从深港高科技发展态势看两地合作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深港两地高科技发展殊途同归 深圳和香港,这两座山水相连的城市,20年来,由于各自的特殊地位和高速发展,一直为世人所瞩目。然而,由于两地实际存在的较大实力差距,深港间的合作历来表现为“一边倒”,即在资金、技术、原材料、设备、信息、市场等方面,香港大体是“输出方”,深圳大体是“输入方”,“依托香港”甚至是深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0.
<正>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是有效地执行证券法规。保障证券市场公平交易、健康发展,保护投资人利益的必要措施。成熟的证券市场必然有成熟的证券监管。香港在其证市场漫长的兴衰起伏发展过程中。吸收以往证券监管中的经验教训,在组织机构、证券立法、监管制度等方面积累了有效的经验。我国内地新生的证券市场,在飞速发展中,证券监管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仍有许多亟待充实之处。深圳证券市场毗邻香港,香港的回归造成了两地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比较和借鉴香港证券监管措施,正是完善深圳乃至全国各地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一条捷径。 一、监管机构的构架与职责比较 香港证券监管的最高机构是1989年成立的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券会),它直接受命于政府,个有独立的法定监察权力,负责监察和管理香港的证券和期货市场,以及有关经纪的运作,确保证券与期货市场诚实经营,以共同确实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证监会不经政府批准即可制定规章、条例。政府虽也可检查和指导证监会的工作,但政府不干预证券及期货市场的 相似文献
11.
香港将继续保持国际中心的城市定位而深圳必然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这是由香港、深圳这两个唇齿相依的城市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和独特优势所决定的.深港经济一体化将推动深圳城市的国际化并共同形成深港都市圈是本文的一个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如何理解“深港证券市场衔接” 要理解这一概念,首先必须认识到深圳、香港证券市场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各具特色的证券市场,它们在经济背景、发展阶段、管理模式、运作机制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深港证券市场衔接”这个概念: 第一,深港证券市场衔接是两个独立证券市场之间的衔接。“九七”以后,深圳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证券市场,不能把深港证券市场衔接理解为深港证券市场的合并或香港证券市场兼并深圳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 香港与深圳地域相连,经济联系异常紧密。从地理位置看,香港是我国南方的门户;深圳是香港通往我国内地的必经之道。香港的回归与繁荣无疑会推动双方经济合作,加深两地经济联系。这是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的极好机遇。但是由于两地社会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不同,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经济合作,是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现在深圳虽是我国经济特区,但是其金融机构设置、资金管理、业务范围、利率水平和资本要求,还是置于全国统一政策和法规的规范下。这使深圳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与香港存在很大差异,是实现深港金融衔接的一大难题。 深圳的金融改革有必要分阶段进行。在一段时期内,适宜把金融改革重点放在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发展非国有的金融机构和转换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方面,积极借鉴香港银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把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引进来,提高金融系统的管理水平,杜绝目前国内金融系统存在的那些不良行为,从管理素质、结算系统、专业人员培养、基本设施等方面为实现深港金融衔接作好准备。至于实行银行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则要与我国总体金融改革进程相配合。现在我国宏观金融调节已逐渐向市场间接调控方向转变;不久后我国 相似文献
14.
<正>深圳地处中国大陆的南大门,南接香港,北靠珠江三角洲腹地,西邻珠江口,东濒大鹏湾,与香港陆路接壤22公里,是大陆与香港的唯一陆路通道。随着“九七”香港回归的临近,深港两地的社会经济联系将会更为密切并进而形成经济一体化,深圳作为大陆新兴的港口城市和内地通往香港的交通枢纽,其交通运输发展不仅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保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以及更好地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深圳和香港的交通运输规划应在运输网络、车辆操作、管理体制等方面相互衔接,尽快实现深港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16.
18.
19.
<正>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深港两地在社会、经济方面将实现全面衔接。而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衔接则是所有衔接与合作的基础,必须先行。那么,建立一个科学、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深港交通运输网络,把深港两地的交通联为一体的重任就摆在我们面前了。 一、深港交通运输网络的现状 (一)海运交通。深圳对外开放的口岸有蛇口、赤湾、东角头、盐田和机场码头,其中蛇口和机场码头为客运口岸,其余均为货运口岸。目前深港水路交通来往主要是客运,蛇口码头每月出入境旅客1300人次,最高峰时2000人次。与陆路相比,水运优势远未能发挥。 经过16年的建设,深圳港口的货运已形成规模,建成泊位100多个,其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