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南海经济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陈钺 《特区经济》1993,(11):35-36
<正> 自90年代以来,东北亚地区提出了构建各种国际性经济圈或经济区的设想,其中环黄海经济圈是最令人瞩目的,它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在黄海和渤海周围的地区。中国黄渤海地区位于环黄海经济圈的西半部,是环黄海经济圈产业结构转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黄海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转移为中国黄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产业重组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一、中国黄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现状从环黄海经济圈大范围的产业结构角度来考察,中国黄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基本上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阶段。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六方面的特  相似文献   

3.
运用“成长三角”的基本原理,从环黄渤海成长三角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及其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对环黄渤海成长三角发展的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形成了珠江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活力和实力都令人侧目,其发展的水平也大大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与上述三大经济圈同样属于沿海的、中国西部环北部湾经济圈却显得沉寂。  相似文献   

5.
环黄渤海经济时代中韩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渤海地区与韩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韩国确定21世纪为西海岸时代,制订了西海岸开发战略,新设了西海岸开发推进委员会。并指定了仁川、平泽——唐津和新万金——群山经济自由区。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开发中心也逐渐北移,确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环渤海地区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环黄渤海经济圈正迅速形成.中国的天津和韩国的仁川将逐渐成为经济圈的核心。以中国环渤海和韩国西海岸为中心的环黄海经济圈正在形成,这个经济圈将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为了发展这个经济圈.中国环渤海地区和韩国西海岸各大城市间应该在如下四个方面通力合作:第一,物流产业上的合作;第二,尖端产业上的合作;第三,旅游产业上的合作;第四,环境产业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渤海三角经济圈的经济聚合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经济区于1986年成立,经济聚合一直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实践上进展较?A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该区域聚合与合作的条件日臻成熟,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以后的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区域或现代化高地。在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经历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的带动下,渤海经济圈即渤海三角的一体化整合也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7.
环黄渤海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两廊一圈"中越经济合作和华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环北部湾经济圈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旅游合作成为地方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完善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交通建设、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企业集团化等策略,以此推进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卢韦 《亚太经济》1995,(3):40-43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中,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也加快了步伐。现在没有卷入这一潮流的发展中国家已属少数。 华南经济圈是发展中国家(地区)诸多经济圈、经济合作组织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然而经济交往发展相当迅猛,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甚至不亚于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其他次区域合作关系。我们应对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掌握其发展轨迹,从而展望其前景,选择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日本通过以WTO为中心的多国成员之间的交涉,促进了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然而,为了对应在世界各地蔓延的地区联合及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寻求强化以东盟以及日中韩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合作,实施全面的政策转换.  相似文献   

11.
一、东盟经济圈合作的简要历程及主要成果 1.东盟的成长历程。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  相似文献   

12.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功能评价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环北部湾经济区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显著上升。这一态势直接来自“一轴两翼”的开放新设想。因为这个设想将已有的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计划方案融为一体,起到了中国南方对内对外开放战略集成的作用。这些局部战略多数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背景的。从“南贵昆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圈”、“两廊一圈”、“泛北部湾经济圈”、“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经济合作”,都涵盖在“一轴两翼”的开放新设想中。而环北部湾经济区很明显就处于其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底,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构建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三大圈层布局的重大举措.地处衔接环渤海地区与黄河流域的重要战略节点的东营,以其独有的工业大市地位和重要沿海港口优势,成为省会经济圈经济集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的现实基础和利弊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东营融入省会经济...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在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中紧缺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就首都人才、智力引进的制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学人》5月18日]中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又逐渐形成了由山东、河北、辽宁及北京和天津这三省两市构成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国的经济重心呈现逐渐北上的趋势。2000年,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59%和41%,但是到2004年则分别变成了68%和32%。这一比例变动显示了重工业的突飞猛进之势。  相似文献   

18.
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及实践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依托CNKI数据库1994~2019年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5.3绘制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相关研究的热点、变化趋势及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在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分析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应重点从加强开放合作,增强内生协同发展动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从成渝地区经济重心变化轨迹等方面寻求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朱文晖  王诗华 《开放导报》2006,(1):66-68,103
1999年,“10 3”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提出以来进展缓慢,惟有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成果。本文主要分析“10 3”机制的脆弱性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顺利实施的原因,并从这个背景下来考察中国华南地区与越南北部地区正在进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熊航 《魅力中国》2012,(29):53-54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共识。本文将讨论如何才能做好环鄱阳湖经济圈低碳产业发展规划,为江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