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广东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再探索(上)广东经济学会秘书处编撰1993年,是我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个宏伟目标后的头一年。10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正式出版发行。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2.
《上海改革》1994,(4):43
《中华工商时报》1月25日报道,国家体改委以市场发育为主线制定了改革时间表;今后7年改革将分三阶段进行,到本世纪柬,踌三大步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相似文献   

3.
肖林 《上海改革》1995,(12):5-7
“八五”期间,特别是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对上海提出“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理要指示为标志,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转向战略性调整,城市建设大规模推进,体制改革由前十年侧重于突破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和放权让利,转向以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的改革.是上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搞活国有企业的一个大动作.也是上海解决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先导作用的关键一步。按上海现有的试点方案,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分为三个层次,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被控股公司等生产经营公司。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邓小平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科学系统地描 绘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是开创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图大业的行动纲领。在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然要求上层建筑 的组成部分,也必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民政工 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以《邓 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 指针,认真分析新形势,研究探索新思路,采取改革的 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黑马 《上海改革》1998,(11):25-27
1997年6月,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上海燃气行业体制改革方案》。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煤气企业体制改革、财政补贴机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为中心,构筑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优化资源配置要求的煤气企业新体制。新体制将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分开,分别组建煤气制气公司和销售公司。其中,销售公司按销量获得销售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召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进程中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努力完成《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决定》中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促进科技进步,攀登科技高峰,以实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协各级组织和所属团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实现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去年2月,中国科协四届三次全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科协实施“金桥工程”方案》。实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几个问题晓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的目标。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将在今后十五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艰巨的历...  相似文献   

9.
黄丽珍 《天津经济》2005,(11):31-33,74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是我国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一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明了90年代我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产权代理制》序曾牧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继续深化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逐步建立产权清晰...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进入转轨时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这一改革目标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表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各族人民指明了一条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小平同志紧  相似文献   

14.
王梦奎 《发展》2008,(8):5-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总体设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参加《决定》起草工作的经历,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集中地反映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学习和贯彻好《决定》,也是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是指引我们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组建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几点体会焦秉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年,深圳、上海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同样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厦门经济特区做得怎么样?厦门市体改委提供的这份材料,有力地说明了厦门同样走在了前列。它为全省及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一个样本,一个思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上海改革》1994,(2):46-47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王仕元.最近在上海市体改委和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报告会上说,《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规划,而且是一篇充满中国特色的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是继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全面规划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出台的背景是,在我国,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另一方面,这种“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这些“体制性障碍”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关键性问题难以解决。说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必要区分两种不同涵义的完善。一种是市场经济范畴内的完善,另一种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相似文献   

20.
一、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实现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