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张士云,江激宇土地产权是指以土地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系列权利所组成的集合,亦可以说是土地所有权、以及构成土地所有权权能的他项权利,如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抵押权等等.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通过解放后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合...  相似文献   

2.
1引言从一般意义上说,农地产权是以农地作为财产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包括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其中农地所有权是农地产权的核心。农地产权关系就是农地在占有和使用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从整体上看,农地产权关系明晰与否,是  相似文献   

3.
《产权导刊》2011,(7):60-62
1、产权的概念和基本属性是什么?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产权包括物权、股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是包含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经营权、收益权以及处置权的一组权利。  相似文献   

4.
所有权可以代理, 是因为所有权有多种功能, 这些权能可以分解, 所有人可以把某些权能委托给他人代理。在国有企业, 国家委托给企业法人代理的权能包括现实占有权、完全使用权、初始收益权、部分处置权, 统称代理所有权。国企资产重组实质上是代理所有权的重组。要认识代理所有权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要按 “忠诚、干练”的原则选好代理所有权的实际掌权人; 对代理所有权的实际掌权人的管理, 要提倡 “天下为公”和法治  相似文献   

5.
资产产权是由资产的使用权、所有权、收益权、占有权以及资产的处置权等多种权利的组合。虽然现阶段不少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整个国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必然存在着产权问题,需要从产权界定角度对其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权能进行具体分析界定.这样才能确定其产权归属并为资本的收益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关于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朱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界定农地产权,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是指以土地作为财产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包括土地所有权以及构成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其他权利,如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抵押权等。家庭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乡镇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企业亏损面增大、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经济效益趋于下降等不利现象。乡镇企业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新型经营机制。为加快乡镇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进程,取得应有效果,应本着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原则,努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严肃资产评估,明晰产权关系,依法保障乡镇企业的法人实体地位。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指有关利益主体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并非仅指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而是指包含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  相似文献   

9.
李钢 《特区经济》2009,(4):148-150
我国农地产权不完善,土地所有权虚化,使用权受干涉,收益权受侵蚀,处置权残缺,导致农民经营权程度不同受到各级行政侵犯,制约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它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使农户在法律上拥有财产权上的排他性、使用权专有性、收益权上的独享性、流转权上自主性,促进产权功效发挥,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企业经营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关系苏炜一.企业经营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内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几个方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规定:“企业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主要是通过产权关系来实现的,因此,产权制度是财产制度的主要形式.那么,什么是产权,它和我们以前所说的所有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产权的英文是"Plroperty Rights",表明它是与财产相关的一组权利,包含了使用权、决策权、让渡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但是我们在讲到产权安排或产权交易时,指的却往往是其中的某一项  相似文献   

12.
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现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财产权构建生硬、重复度高、环节过于复杂使各产权主体不能合理行使财产监督职责,产权良性运行机制难以实现。特别是所有权界定模糊,导致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混乱,导致许多土地纠纷。农村土地产权体系复杂而且混乱,也必然低效。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产权的几种观点①产权是一种所有权,它包括对财产的终极所有权、经营权、直接使用权和使用财产的收益权,以及使用收益权的转让权。②所谓产权,就是所有制权制PROPERTYRIGHTS的另一种译法。它是指财产关系或者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③产权是反映...  相似文献   

14.
肖也 《上海改革》1993,(10):24-24
第一种观点认为,产权是一种所有权,它包括对财产的终极所有权、经营权、直接使用权和使用财产的收益权,以极使用收益权的转让权。  相似文献   

15.
不健全的市场产权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安全。为了维护其经济安全.应利用市场所有权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博弈;利用市场使用权处理好政府与企业问的关系:利用市场占有权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市场收益权改善收入分配悬殊状况,使市场产权收益分配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土地产权变更与农业转型的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经济型,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是和农业土地产权变更密不可分的。农业土地产权,是指以农业土地为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具体包括农业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和处置权等,农业土地产权属于共有产权,而非私有产权。农地产权和其他产权一样由权能和利益两部分组成,农地的权能就是农地产权主体对农地的各项权利或职能。农地产权的利益就是农地给其产权主体带来的益处或效用。农地产权具有普遍性、排他性和可转让性。农业土地…  相似文献   

17.
在城乡集体合作经济改革发展中,集体合作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中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界定和确认(以下简称"确权"),不仅关系到集体合作组织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集体产权的界定,也关系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一、产权与产权制度 产权首先是一种财产的所有权.产权是伴随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原始公社解体以后出现了私有财产,需要调整和处理私人财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于是有了关于产权的约定.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买卖双方都必须承认对方是私有者,权利是平等的,从而双方根据各自的所有权,各自支配自己的东西,通过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他人的商品.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组权利的结合体,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财产的各种权利集中于同一主体,产权同时又是拥有财产主体的一种行为权利.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集体合作经济改革发展中,集体合作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中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界定和确认(以下简称“确权”),不仅关系到集体合作组织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集体产权的界定,也关系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这是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20.
一、推进土地确权,明确和强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是在维护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的大原则下,通过“土地确权”,将现有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真正界定给农民个人,使每个农民成为土地的“三项”产权主体,可以合法转让、继承等。通过界定和强化农民土地产权,使土地集体产权由“共同共有”集体产权向“按份共有”集体产权转变,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