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厦门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现状十几年来,厦门市遵照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宗旨,根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指导思想,突出对台战略地位,从各个层面大力开展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民间促官方、以经济促政治,努力为推进统一进程作贡献.总的来说,厦门对台交往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台商投资数量较多,台资企业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94年底,全市共引进台资1111项,协议投资23.96亿美元;台资项目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32项,最大项目达2.7亿美元;台湾“百家大企业”已有13家在厦投资;台资企业到资率和开工率较高,累计分别近50%和过60%,80%的企业在厦买地自盖厂房,作长期投资打算;台商投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获准进入厦门高科技园区的项目有22项,全市申报专利的台资项目有130多项.目前,台资企业年产值占全市总产值近40%,产品出口占厦门地产品出口的50%,提供的各项税收约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6,年付出的工资约占全市职工工资总额的30%.台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厦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我区与香港地区经济合作始于90年代初期,特别是1993年以来,双方经济合作发展日趋迅猛。截至1997年底,我区累计发展沪港合作项目163个,总投资额10.2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7.13亿美元。双方经济合作主要特点是:1、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了南市旧区改造步伐。目前,我区与香港地区企业合作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达38个,合同利用外资6.36亿  相似文献   

3.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格局与对外开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新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了棉花、甜菜等种植业和纺织、制糖、石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加大了外向型产业和外销产品的比重,建成了一批出口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种类型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特别是90年代以来,新疆沿边、沿桥开放战略的实施及“乌洽会”的召开,使外向型产业和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外资利用、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方面得到很大发展。1999年出口产品已增加到500个大类近千个品种,商品出口到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工业制成品已占出口总额的78.1%;对外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0.23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17.65亿美元,年均增长23.0%,远超过GDP年均增长10.6%的速度;外商直接投资由1992年的1021万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6151万美元,由164家三资企业发展到447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5.46亿美元,涌现出一大批发展迅速的外资企业;到1998年底,新疆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594个,合同总额2.9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累计145个,合同总额1.34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份,我作为少数民族干部,受中组部、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委派,到厦门市计委挂职跟班学习半年。在此期间,我就厦门市利用外资情况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截止1997年底,作为经济或区的后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183.1亿美元。1997年批准利用外资22.4亿美元,其中:批准外商直接投资460项,投资总额18.8亿美元,实际到资13.8亿美元;批准间接利用外资3.6亿美元,实际到资4.4亿美元。一、厦门市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做法一是重视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对区一级政府下放宙批权限,提高办事效率,…  相似文献   

5.
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方面 对外直接投资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对外承包工程201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截至2011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84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90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2011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5.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4.1万人,1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1.2万人.截至2011年底,我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88万人.  相似文献   

6.
《特区经济》1992,(2):28-30
<正> 现状经过12年的改革开放,“三资”企业逐渐发展成为福建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一支重要经济力量。到1990年止,全省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751项,外资协议金额33.5亿美元,实际使用10.5亿美元。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914项,协议金额13.2亿美元;合作经营企业843项,协议金额4.5亿美元;独资企业994项,协议金额15.6亿美元。已开业投产的“三资”企业达1988家。1991年1—8月份,新批合同项目712项,合同外资5.4亿美元,实际到资2.2亿美元。1991年9月8日至12日在厦门举行的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省又签订外商投资项目合同859项,总投资17.1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1996年12月底,厦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3862项,合同投资总额123.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66亿美元。1996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生产总值达311.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6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30.73亿美元,占全市外贸总额46.24%,1995年外资企业涉外税收9.36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26.74%。 一、厦门利用外资的特点 1、从投资规模看,外商投资项目规模扩大,水平提高。以“八五”期间引进的外资为例,全市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43项,合同利用外资80.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74亿美元,分别占特区创办以来累计总数的72.77%,80.19%,88.95%。项目平均投资额从1984年的174万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493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正> 一、深圳市“八五”时期的经济增长及科技在其中的作用 “八五”时期是深圳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全市人民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江总书记考察深圳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由171.67亿元增至796亿元,年均递增3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0.87万元,提高到2.34万元,年递增16.9%,工业总产值由209.12亿元增加到900.12亿元,年递增3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7.9亿元增加到275.8亿元,年递增36.6%,五年累计投资922.18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54.7l亿美元增加到387.7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总额由29.96亿美元增加到205.27亿美元,按可比口径年均递增20.3%,自1993年起连续三年居各大城市之首;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由21.7亿元增加到88.02亿元,年均递增3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1.35亿美元增加到300.39亿美元,年递增33.3%,实际利用外资由5.19亿美元,提高到17.35亿美元,年递增27.3%。  相似文献   

9.
<正> 一、工业的概况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已成为深圳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1979到1993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约321亿元,工业企业由200家增至1万多家,工业总产值由6000万元增加到487.68亿元(1990年不变价),增长了800倍,平均年递增61.38%。1993年工业增加值为168.65亿元,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79年的11.61%上升到1993年的40.8%。14年来,工业为深圳市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25亿元,上缴税收累计86亿元。在来料加工业务中,外商提供的机器设备价值约110亿元,“三来一补”工缴费累计总额25.54亿美元。 2、在全国确立了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从198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广东以来,台资企业不断增多,粤台产业科技合作不断加强.1990年全省台资企业90多家,1993年达到5000多家.截止1998年9月,全省新增台资企业1054家,协议投资总额12亿多美元,协议利用台资10.9亿多美元.到10月底,全省台资企业累计已达10200家,协议投资总额154.8亿多美元,协议利用台资137.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约70亿美元.台资企业的家数以及投资总额均居全国之首.在我省外来投资中,台资仅次于港资位居第2位.  相似文献   

11.
吕博 《中国经贸》2008,(1):62-64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居高不下。2006年的外贸顺差为1775亿美元,外汇储备为10663亿美元。2006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减顺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但2007年1~10月,外贸顺差达2124亿美元,比2006年全年的顺差多出19.7%。外贸顺差不但没有减下来,而且还在继续增长。2007年1~9月的外汇储备增加3673亿美元,累计外汇储备已达1433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我国的利用外资工作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外资一浪高似一浪地如潮水般涌向中国,三资企业遍地开花。统计资料显示,1993、1994、1995年三年我国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额分別达到275亿美元、337亿美元和370亿美元,均居当年世界第二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到1995年底,我国已经累计批准了利用外资项目23.7万个。外资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和助推剂,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发展》1994,(1)
1993年,甘肃省外商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75家,投资总额5.21亿美元,外资额2.47亿美元。截止十二月底,全省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742家,投资总额9.07亿美元,外资额4.31亿美元,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累计535家,投资总额7.89亿美元,外资额3.04亿美元;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0家,投资总额8405万美元,外资额3679万美元;外商独资企业177家,投资总额9662万美元,外资额8973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李泉山 《中国经贸》2007,(10):67-67
近年来,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标志,天津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天津商务经济始终保持强势发展,成为天津经济的有力支撑。利用外资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截止2006年底,全市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9451个,实际利用外资345亿美元。世界500强已有121家落户天津。对外贸易功能进一步增强。近三年,天津外贸出口连跨20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两个大台阶。口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其中55%的贸易额、60%的集装箱运量、70%的散货量来自北方腹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步伐明显加快。2006年,全市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倍,相当于“十五”期间的总和。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发展。2006年,接待海外旅游者8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亿美元。商务经济对全市的贡献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互助性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国当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就云南省红河州而言,供销合作社通过领办、创办等形式从2008年开始正式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发展了120个。到2011年底,累计发展了962个,比2008年增长8倍多,入社农户达6万多户,每年帮助农民实现收入超过10亿元。目前,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进行了工商登记注册.  相似文献   

16.
产业     
<正>浙台经贸合作平台发展规划首次发布浙江省日前发布浙台经贸合作平台发展规划。旨在通过规划引导、资源整合,推动对台经贸合作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台经贸合作格局。根据规划,到2015年该省合同利用台资将达到400亿美元左右。作为大陆与台湾交流合作最为密切的省份之一,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已设立台商投资区7个、国家级和省级台湾农民创业园7个、浙台经贸合作区4个;累计引进台资项目7400多个,总投资约475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近300亿美元。2012年,浙江省台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超过600亿元,累计合同利用台资占利用外资的比重超过10%。随着两岸经贸合作逐步深化、浙江省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15年来,天津外贸出口有了较大发展变化,1993年外贸出口创汇达19.28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23%。1979年到1993年外贸出口累计达227.51亿美元,年均增长5.5%。  相似文献   

18.
<正> 深圳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深圳市跨世纪经济发展蓝图:全市实现宽裕的小康,部分区镇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整体经济质量和效益有较大提高,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450亿元,“九五”期间年递增13%;出口总值达280亿美元,年递增6%。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出口贸易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应选择什么样的策略,这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深圳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里,深圳出口贸易快速发展。1995年,全市出口总额达205.3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50%,年递增22.5%。其中市属企业和中央、省属企业出口额分别为84.5亿美元和12.3亿美元,“三资”企业高达108.5亿美元,分别比1993年  相似文献   

19.
一、深港经济合作的基本情况 创办特区十年来,深圳注重发挥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加强与香港的经济技术合作,开创了深港经济交往的新时期,形成了紧密的唇齿相依的关系,深港合作为特区发展注入了活力。 1、大量港资入深,开拓了合作新领域。深圳特区建立以来已成为港商最大的投资场所。1979年,深圳全市与港商签订合同仅170项,协议利用外资0.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15亿美元。自1980年以来,深圳与港商签订的合同达7000多项(占与外商签订合同总数的90%),实际利用港资22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66%)。  相似文献   

20.
<正>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重视,能不能抓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机遇,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一个地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腾飞,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0年底,全区累计批准各类项目1885个,其中外商投资项目415个,投资总额23.71亿美元;内资项目1470个,投资总额32亿元;三资企业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67家。2000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工业增加值9.2亿元,出口总值1.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792万美元,分别占秦皇岛市的18.8%、20%、66.74%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