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1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将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的分析预测,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将超过10亿,其中,劳动力约为6亿多,相对于我国可耕地的面积,农村劳动力将出现大量过剩。据有关部门分析,2000年,我国种植业只需劳动力1.6亿人,林、牧、副、渔业需要0.8亿人,乡镇企业容纳1…  相似文献   

2.
张永业 《发展》2003,(5):30-31
记者:目前我省就业和再就业形势怎么样?朱志良:就业和再就业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我省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劳动力总量过剩,失业人员持续增加与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目前,我省正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交织的情况,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预测,全省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约10万人,而每年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只有3万个;全省农村每年约有311万劳动力需要输转,而目前的输转量只有266万,还剩余45万;同时,截至去年底,全省还有15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而近…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国家,据估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占农村总劳动人数的50%左右,除了一部分人进城打工外,仍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占农村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近年来,由于城市体制改革和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减缓,总体出现回流,同时,加上每年新成长起来的1300多万农村劳动力,使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过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基本措施1、努…  相似文献   

4.
何鹏 《北方经济》2007,(2):74-75
众所周知,企业在生产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资本、劳动是投入的主要生产要素,在这两个要素中,资本和劳动的稀缺性与丰富程度则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却相对过剩,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根据国家农调队的农村劳动力专项年度调查显示,1997年至2000年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由8315万人增长到11340万人,年均增长率达10.9%,总体上转移速度较快,2002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超过9400万人,比2001年增加约470万人,到2003年末,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6950万,比上年增加490万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4.9%。但是从2004年起至今,我国却多次发生了大范围的“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5.
张继良 《发展》2003,(1):60-61
目前甘肃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发展所需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环境不宽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01年甘肃省新增劳动力约32.5万人,而本年新增就业岗位仅为13万个。“十五”期间,甘肃省将新增劳动力约19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8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1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28万人左右。面对日益增长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却未相应提高,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第一,随着产业升级,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比重提高,吸纳就业数量相对减少。根据增长经济…  相似文献   

6.
现在一般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2-1.5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多。如果考虑到农业投入的增加、农产品产出中工业性生产资料含量的增加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中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提高,传统农业自身排斥出来劳动力将会愈来愈多等因素,预计201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2亿人。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便成为问题的关键。一、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历史背景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在一定的技术装备下就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相比较而言,超出农业…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03年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已达1.6亿,而且预计今后农村每年还新增400万适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土地资源所能吸纳的数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造成了农业自然资源的超重负荷.大量活劳动的强制性追加投入,导致种植业边际效益递减,农业开发弹性极弱,既不容纳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可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湖北省总人口为6001.7万,其中,乡村人口3957.99万,农村劳动力2029.9万(男16-65岁、女16-60岁)。全省现有耕地4553.6万亩,如按劳均5亩耕地来算,农业可消化劳动力910.72万,剩余劳动力已经达到1119.2万,剩余劳动力所占比例为55%。在这些剩余劳动力中从事养殖、加工和服务业的约有50万,在乡镇企业务工100万,进城务工经商560万,全省尚有409.8万劳动力剩余,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2%。今后劳动力的数量还会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作虽已迈开了步伐,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大量闲散劳动力有待转移.据统计分析,湖南现有农村劳动力2659万人(劳均耕地面积1.85亩),除去乡镇企业和劳务输出转移的1000多万人,滞留在农村的还有近1600万人.按一个劳力经营4.5亩地算,全省4943万亩耕地容纳1100万劳动力,还有500个劳动力剩余,而且到2000年将新增近400万劳动力.也就是说,今后每年至少要转移12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按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
杨世兵 《发展》2004,(5):44-45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8.7亿,约占总人口数的62%;农村劳动力为4.8亿,约占总劳动力数的66%,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从现有的农村资源情况看,农业生产只需要约1.7亿劳动力,其余1.5亿为富余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2004年城镇将新增劳动力900万人,加上现存的600万下岗职工和800万已登记的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300万人.按照2004年预期经济增长速度7%测算,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将在1300万人左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通过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有农村劳动力4.6亿人,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3.24亿人。按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水平,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只需约1.2亿人,从事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只需0.6亿人,合计只需劳动力1.8亿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4亿人。而且,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原因。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效地转移农村富…  相似文献   

12.
陆训  武忠群 《乡镇经济》2002,(11):17-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突显出来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口约3.2亿,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5亿。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2700万人口中,剩余劳动力约1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0%。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目前亟待破解的难题。安徽省近年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的肯定。这里就“创业之星”回乡创业如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政策做一研究。一、创业之星的五大功绩…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浙江农村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批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村的劳动就业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然而,近年来农村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相对放慢,而第一产业由于有大量新生劳动力注入而依然存在劳动力大量过剩。近年来,全国性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民工潮”的产生正是农村劳动力存在大量过剩矛盾的显露。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加快转向二三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前景是相当严峻的。据统计,目前在我国近8亿农村人口中,剩余劳动力就达1.5亿人左右,此外,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还在600万人以上。必须认清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从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目标。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劳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将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第一大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出现劳动力过剩,目前我国供大于求的状态依然存在,并且矛盾非常尖锐。据估算,“十五”期间新增劳动力将是4650万人,加上现有的1750万下岗待业劳动力和农村1.5亿剩余劳动力,要满足这2亿多人的就业至少需要今后5年每年增加几千万个工作岗位。因此,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将是高失业率和失业期两种现象并存,各种矛盾交织,就业弱势…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滨海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订单式扶贫就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拓展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新渠道和新空间,解决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就业十分困难的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变“送钱给物”为“扶技长志”,是破解劳动力过剩与劳动力难以转移这一矛盾的现实选择滨海县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发展劳务输出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然而,劳动力严重过剩与劳动力难以转移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县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镇下…  相似文献   

17.
金刚 《老区建设》2008,(13):51-52
就业是民生之本、小康之基、安国之策,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江西省丰城市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农业人口约98.5万人,农村劳动力约60万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30多万人,农业人口密度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为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问题,我市党委、政府以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强企增岗为主导,以鼓励创业为突破,逐步形成了农民、企业、培训机构、政府共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局面。2007年全市GDP完成13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1亿元,在中部百强县市中排名第23位。今年以来,劳动力市内转移就业3.9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39万人。  相似文献   

18.
总体看,江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各项就业工作取得进展。但由于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客观因素影响,全省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一、就业难题日益凸显 1.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2001年末,全省劳动力供给总量(扣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2732.9万人,需求总量2054.8万人,供需差额达678.1万人,比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334.2万人(1991年)增加1343.9万人。未来五年,  相似文献   

19.
化隆回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23.93万人,其中21.6万农村人口只有6577亩耕地的困难状况,注定化隆县农业经济落后的现实。随着种养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11.5万农村劳动力如何解决就业,成为摆在化隆县委、县政府面前一件关系到民生民利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九五”时期,国有经济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各类非国有经济成份持续上升。这一变动趋势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的,特别是由当前经济发展进程所决定的、影响“九五”时期所有制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加速阶段,实现工业化是“九五”及21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我国特殊国情而言,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转移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完成工业化的最大难点之一。我国现有人口12亿,社会劳动力6亿,每年新增劳动力700—800万人。按未来峰值人口16亿计算,劳动力约为8亿,即还要增加2亿左右劳动力。同时当前农村已有1.5—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未来几十年我国非农领域共需吸纳3.5—4亿劳动力就业。从改革15年以来的情况看,我国从业人员1993年比1978年增加了2亿多,而国有企业职工仅增加约2000万,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