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浅析●黑龙江白双鸿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生产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此前景下,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趋势大有势不可挡之势。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将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与我国区域经济理想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两大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理想模式,既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化的必然要求,值得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欧盟东扩、东盟10 3合作等世界区域经济合作日渐兴盛:与此同时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开始进入发展期。区域经济合作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由区域向全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成为现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对区域内国家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对区域外国家经济、对整个世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分析和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影响,审时度势,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是整个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端和基础是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太平洋地区多数国家与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一区域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关系与区域化发展趋势。这种发展与变化将不仅打破这一区域原有的经济格局,进行重新组合,以适应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发展,而且将改变整个世界力量的对比与布局,使西太平洋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与大西洋欧洲国家一并成为世界两大经济中心。一、亚太地区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与新的经济关系目前,正在形成中的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体系与经济关系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过去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在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时候,往往着重讨论美,日等国的经济,而并没有将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范畴看待,它们并不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是在讨论区域经济的时候才被提到,属区域经济这一档次。但是,现在这些组织在讨论世界经济的时候,则将中国的经济同美,日等国的经济相提并论,中国已被视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提高,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正在加强。当今世界出现了几十个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这些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出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尤其是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间经济依存度加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增。经济全球化在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冲破与经济区域化相适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在这波及世界各个角落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过程中,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呈出新的特点,新的趋势和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合作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签订了为数众多的区域贸易协定.由于种种原因,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其它地区相比,进程缓慢了一些,显得相对落后.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步子明显加快,参与的国家越来越多,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可以说,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上充满希望和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合作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吴迪 《湖北经济管理》2011,(18):104-10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同时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卓有成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一体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之一,它有效地为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以及两者内在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形成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形式1.区域内布局由因地制宜转向因时就势区域经济的形成主要受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民族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区域产业和空间结构主要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资源禀赋进行布…  相似文献   

12.
<正> 世界经济的自由化原则正日益受到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侵蚀.区域经济集团化正成为世界经济未来走势的主导趋向.对自由化原则的重新审定及其与集团化趋势的关系的再认识已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发展的趋势和对策●魏先锋(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2)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从沿海到内地的逐步开放,使中国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十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4,(19):74-75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现出对世界经济异常乐观的预期,从原因上分析或许是美国经济潜移默化的变化,使国际机构增强对世界经济的信心,特别是美国经济数据的修正,使全球经济信心提升。因此,全球出现一些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如美国经济如何界定与判断,美元汇率走势如何?欧元区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与1999年形成不同反应,欧元如何运行?亚洲外汇储备下降趋势,将会对世界和区域经济金融有何影响等等,一连串的经济金融问题似乎都与美国经济战略和美元汇率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一)区域经济与区域整台就区域经济研究的对象而言,"区域经济"涵括两个范畴的研究:一是,针对单一国家内部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寻求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策略研究;例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地区经济计划等。二是,超越国家地理概念的区域经济整合;例如:图们江开发计划、东盟东部成长区(EAGA)、世界3大区域经济组织等。区域整合是当前及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目前世界3大区域整台体分别为: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三者中,…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引起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集团将发挥十分巨大的经济、政治作用。使国际关系呈现出明显的“板块结构”,它丰富了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使传统的主权概念有所淡化,集团内与集团外的关系发生变化,使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尖锐化,并在总体上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同时又为全球一体化创造条件,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目前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潜质最好的经济区,且正在迈向新一轮更高层次——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国家也将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我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有实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然而。眼下此区域经济整合凸现出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阻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呼唤体制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合作也在蓬勃发展,世界及地区性的区域组织也被广泛建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等.我国也相继成立了一些区域经济组织,如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等.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众多的对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采取共同经济贸易等政策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使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也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世界经济集团化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目标有高有低,范围有广有狭。目前世界经济集团化的格局,主要由程度不同的七大集团所构成。即西欧、美加、苏东、亚太、拉美、非洲和中东。其中最主要的和影响最大的区域集团有三个,即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尚未成型的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圈。  相似文献   

20.
张晓青  张臻 《山东经济》2011,27(3):135-139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共中积极影响表现在中西部地区避免高碳锁定效应、建立碳交易市场及补偿机制和实施资源税改革将有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将带来新的区域竞争和区域合作;负面影响表现在发展低碳经济影响区域产业转移、造成中西部地区就业岗位损失以及使中国目前的区域发展格局面临冲击等。为此,应采取一些可行的政策措施以减轻或避免负面影响和更高的气候适应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