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恬 《大经贸》2004,(6):34-38
与《商业大店法》相比,商务部的人更愿意谈商业网点规划,也许就是不想担上“限制外资”的嫌疑。这样一来,《商业大店法》的命运就颇费猜测了……  相似文献   

2.
“市长”和商业市场以控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大型商业设施建设的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俗称大店法)2008年或将出台。一石激起干层浪。在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尤其是大型购物中心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大店法”的出台会对现成的MALL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3.
3月3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前夕,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填自掏经费在北京发起召开了“商业网点规划立法座谈会”,就“建议出台《商业大店法》”的议案做最后的修正。此举是王填继去年在人代会上提出加紧制定商业立法议案后,为商业立法进行的再一次努力。自掏腰包的背后1995年,从国营企业下海后,王填单干办起了超市。在经营超市的过程中,王填发现,在商业网点建设中,存在着布局不够合理,网点规模、业态类型、行业结构失调,经营功能雷同等现象,特别是在大型商店的建设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大店的过度开发,大大超过城市…  相似文献   

4.
刘芳  李峥 《中国工商》2004,(4):84-88
有人戏说我国外资零售业大举入侵是“关前门开后门”,而说日本对外资是“开前门关后门”。目前,一位民营企业家王填自费10万元制定《商业大店法》草案,有人认为它是为外资零售业制造门槛,有人说它是为民企渴求公平待遇。总之,它为我国商业立法奏响了序曲。  相似文献   

5.
时政     
《现代商业》2004,(4):10-10
两会开幕 人大代表自费起草《商业大店法》草案 薄熙来吁各方以务实态度和专业精神重启世贸谈判 中国今年物价小幅回升 消费品零售额将超五万亿 2003中国连锁百强榜出炉 增幅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平 《商业时代》2006,(10):13-14
由于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以及流通管理机构又经常调整变化的影响,在我国诸多法律法规中,规范商品流通行为的立法相对滞后,行业发展和政府监管的某些方面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因此要尽快制定商品流通领域的主要法律,如批发市场法、商业大店法、无店铺销售法等。  相似文献   

7.
资讯     
时政〉〉〉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条例》年内出台“大店听证制度”的出台或许将重塑零售业的竞争规则。从国家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规划处获悉,已经上报国务院法制办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条例》有望今年出台,条例出台后,将对大型商业网点采取“听证制度”。7月24日,规划处相  相似文献   

8.
《现代商业》2004,(4):9-9
12月11日,对中国零售商而言几为一个噩梦般的日子,因为我们远未强大,我们还需要国门,但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将揭下所有的保护伞抑或遮羞布,完全暴露在烈日下,其中的恐惧、彷徨、失望与希冀在“两会”之后更是达到了极至。人大代表、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董事长王填向人代会提交的《商业大店法》将这种情绪以一种更高级更理智的方式宣泄。  相似文献   

9.
《连锁与特许》2008,(5):59-59
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08时尚品分销模式创新(北京)国际论坛”于2008年4月16日-17日在北京举行。2007年,中国服装、服饰、珠宝、化妆品、运动休闲等时尚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疾速上升的态势,零售市场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如大店扩展:白领、美特斯·邦威、以纯、森马、ITAT等品牌的终端规模越来越庞大,大店策略正在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0.
在2004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湖南团代表、湖南步步高连销超市董事长王填提了了"商业大店法(建议稿)"的议案,并征得100余位人大代表签名附议,引起业内极大的关注,此时距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已经不到一年.  相似文献   

11.
宁伟 《连锁与特许》2008,(10):96-98
他是中国第一商业主持人,他在国内首创了“商业财经主持”概念,由于身材高大魁梧,经常自嘲为“重量级主持人”。因为非典,他滞留北京,从一个行李箱开始,短短5年时间,成就了他今灭在北京“有房有车有事业”的辉煌。他就是北京高盛灵锐公关公司董事副总裁张会亭。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打造一个生态化的商圈,我这里讲的生态化不仅仅是多丰富的问题,更重要是商业业态。像香颂的商业街,目前先期进入的是大店,从商业状态来看大店的处理非常鲜明,当然同时也不能忽视小店的特征。谈到商业模式,我个  相似文献   

13.
史玉柱独特的商业禀赋:发现能力、创造力能、市场感觉、营销手段,等等,使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少有的商业人物。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商业“奇才”,却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商业“玩家”。  相似文献   

14.
钟恬 《大经贸》2004,(6):35-37
WTO 的洪流使中国零售业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变革的浪潮之中。外资商业加快布阵抢点的脚步,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有数字显示,目前我国以外资为主的商业大店总投资已逼近1700亿元。内资企业在我国零售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呈下降趋势,而据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家外资零售企业开业后,就有3家较大规模和30多家中小型国内零售企业关闭。同时,商业网建设中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结构比例失调、业态功能雷同等诸多问题。归根结底,罪魁祸首是缺乏一部相应规范行业的法律。情势更加严峻的是,2004年12月11日,我国将实现对 WTO 的承诺,放开外资进入零售业市场的限制。有业界人士大声疾呼:本土企业即将丧失最后领地,国内零售业将要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危机!今年的人大会议上,《商业大店法》草案的提出,可说是内资企业极度担忧的具体表现和国内市场环境需要进行良好规范的一个紧迫的信号。这一法律草案,是民营企业家王填历时一年、自费10万元,组织国内商业、法律等方面的最权威人士仿照日本等发达国家编撰的完整专门法。王填这一勇开商业立法风气之先的创举,到底能否真正起到推动商业立法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商业评论》在2004年11/12月合刊号中推出了“中国商业理念与实践25年”专题。从“产权与治理”、“战略”、“资本”、“人力”、“营销”和“信息化”六个角度讨论了中国过去25年商业社会的变迁和商业思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别坏了规则     
在制作这期杂志的最后几天,我们收到杭州凯泰资本首席合伙人徐永红先生的长短信(具体内容见本期的编读往来),他希望我们的杂志能够系列评论下近年发生的一系统商业事件,“以推动中国的商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任正非     
在中国商业界,任正非作为某种符号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这位企业家本身。这位总是回避公众视线而又最受关注的商业精英,私下里却以“政治家”自我期许。这多少与他这一代人的政治命运相关。1978年,在十年文革中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任正非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机会:作为“毛选学习标兵”的他,以非党员的身份参加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18.
居平 《商界名家》2005,(11):60-62
严义明作为律师先后办理了“红光”、”银广夏”“大庆联谊”等案.带领广大中小投资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开中国股市维权之先河而名噪一时他个人先后荣获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十大新闻人物.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等荣誉称号。崔前不久的科龙事件中.严义明又引燃了顾雏军出事的导火索,使他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零售企业的对策一、做大规模靠连锁空间延拓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百货店在零售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丧失。在国外零售销售额排名在前的几乎都不是百货大店;在国内,百货大店的销售额增长速度也正在减缓。面对同行业的过热发展,以及异军突起的超市、专卖店等多种新的零售业态,百货大店已经很难只靠商店自身扩大来提高效益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实现规模经营,最好的方式是连锁。百货店连锁实际上是商店本地零售空间在异地的延拓。通过连锁,在不同地域,不同商圈,表现与众不同的商业特色。在商业空白区开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连锁百货分…  相似文献   

20.
李星辰  张秀良 《商界》2006,(2):34-36
他创造了一套备受推崇的商业、模式,掀起了一股全国范围内的“农改超”风暴,他被视为中国房地产界的一匹黑马.被赞誉改变了中国农贸市场“脏乱差”的落后形象。但是,今天的他,披着满身的唾沫,背着沉重骂名.在看守所里痛苦地等待2006年的新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