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底国内棉价跌至每吨13400多元,而在去年11月棉价一度涨至每吨19000元实际价差超过5000元。此种上天入地的暴涨暴跌,令国内棉花市场风生水起,涉棉企业心惊不已。本年度国家连续发放了2394万吨进口配额,占中国产量的49%,国家调控力度之大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2.
日益扩大的内外棉价差又一次将棉花政策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扩大,大大削弱了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我国棉价每吨高于印度棉价7000~8000元,而巴基斯坦的棉纱价格甚至比我国的棉花价格还低。严重倒挂的棉价,直接导致国内棉纺企业承担过高的原料成本,市场订单流失严重,外贸出口受阻。  相似文献   

3.
国内市场     
由于200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将较大幅度增加,而棉花消费需求却难有较快增长,进入7月份国内外棉花价格进一步走低。一、国际、国内棉花价格普遍下降。7月份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持续走低。利物浦棉花协会发布的国际现货价格A指数,全月平均约每磅45美分(约合人民币每吨8200元),比上月下降2.6美分,降幅5.5%。纽约市场10月份进行交割的棉花期货价格,全月平均每磅40.6美分(约合人民币每吨7400元),比上月下降2.1美分,  相似文献   

4.
棉纺企业用棉成本长期高于国际竞争对手,订单量下滑,被迫导致对大幅高于国际棉价的国产棉需求减弱。2011/2012年度以来,国内外棉价差成为了棉花市场的焦点。全年度看,价差持续过大,且不断扩大。国际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最新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670万吨,消费量2290万吨,库存比64.3%。除中国之外,印度、美国两大产棉国市场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计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今年1-5月国内外市场棉花价格一直在较低价位波动。进入6月份,国际市场棉花价格较大幅度回升,国内市场棉花价格也呈上升趋势。 一、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大幅回升。6月份,国际棉花现货价格A指数由月初的每磅41.2美元逐步上升到月底的45.30美分,全月平均每磅42.6美分(约合人民币每吨7775元,加上关税、增值税及港口费用后,折口岸交货价约每吨9073元),比上月上升2.8美分,升幅7%。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有关机构预计新棉花年度(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全  相似文献   

6.
点评:国内现货市场:新的棉花年度即将到来,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吸储和天气将继续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现货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走稳后,在市场存在较多变数的情况下,从上周末开始小幅下滑,进入本周跌幅加大。329级棉花现货在12700-13400元/吨提货,2级棉价在14000元左右,因质量差异较大,实际成交价格比较混乱。涤纶短纤11100元/吨到厂,与棉花的价差从7月初的近4000元/吨跌至2000多元/吨。同时,进入8月份以来,由于牛仔布市场回暖,我国纺织企业对5-6级棉花需求量明显上升,据江苏、河南、河北等主产棉区的售棉企业反映,近日纺织企业对5级和6级棉花的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棉花价格大幅波动,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棉价持续高于国际市场,且价差不断拉大,造成我国棉纺织产业链的竞争力严重削弱,棉制产品出口全面、持续负增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近日表示棉花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纺织行业的平稳运行,严重威胁到中国纺织的产业安全。同时王天凯会长认为,威胁到纺织产业安全的不仅是棉花问题,有关印染节能减排问题也需要高度重视。今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出现了产销、效益增速明显下滑的态势,部分企业困难比较突出。造成行业当前困难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国内外棉花的价格差不  相似文献   

8.
8月份,国内主产棉区气候正常,棉花长势良好。籽棉收购陆续开始,价格高于去年。新疆棉铁路调运较快,2006年度国产棉基本销完。国内市场基本平稳,国际市场棉价下跌。棉花进口减少,纺织品生产出口继续较快增长。2006棉花年度(2006年9月~2007年8月)结束,国内棉花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9.
杜珉 《中国纺织》2003,(4):29-33
2002年,国内棉花供求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当年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减少,库存置下降以及纺织企业用棉量大幅度增加,持续多年的棉花供大于求矛盾得以缓解。同期,国际棉花市场供给总量减少,需求上升,库存量下降。随着国内、国际棉花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6月份以后,国内棉花进出口贸易活跃,同比增幅较大:国际、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上升,并在12月份创全年最高水平。预计2003年度国内棉花有较大幅度的回升。  相似文献   

10.
棉花作为重要的纺织原料,对纺织出口和纺织行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一些业界人士甚至总结认为,纺织工业“成也棉花,败也棉花”。去年9月份以来,国内外棉花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特别是国内棉价大大超过国际市场,给纺织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棉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上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246亿美元,同比增长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近39个百分点;棉纺业效益显著下降,尤其是国有纺织企业效益下滑更为明显,1-5月棉纺业实现利润下降了34%,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下降了61%。这使业内外人士更加感受到棉花对纺织行业的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纺织经济》2001,(5):37-37
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持续疲软,纺织品产销率下降及出口形势日益严峻的影响,4月份国内棉花市场继续低迷不振,价格节节下滑。预计这种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并将对下年度的收购价格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冶金财会》2004,(10):M003-M003
9月份,世界钢铁市场价格继续整体高位上扬.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则继续分化,冷轧薄板、中厚板价格继续走高,线材、螺纹钢等建筑钢材价格则小幅下滑。国内外钢材价差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进入6月份以来国内棉花销售价格的暴跌,对于很大一部分棉花企业来说,已跌破收购价格。同时,下游产品价格也频频下跌,纺织企业库存增加,而国际棉花价格仍显著低于国内棉花价格,棉纺企业和国内棉花企业均面临严峻的考验。棉花问题再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的国内棉花市场形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向纺织行业内的新闻媒体进行了解答:记者:您对当前国内棉价迅速回落有何看法?许会长:首先从国内棉花供应总量和棉纺织行业生产需求上看供求是基本平衡的,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国内棉价一直缓慢下跌,其中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4.
实行目标价格改革以后,棉花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内外棉花市场的联动性会增强,国内外价差将会缩小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有利于提高我国纺织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的竞争力. 今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在新疆启动,这项改革对棉花种植有怎样的影响,又会对整个产业带来哪些影响?9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和市场调控”新闻发布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国内外棉花的价差在逐步缩小,企业信心、市场活力也在逐渐增强.”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文步高表示,随着这一改革的平稳推进,新年度内外棉花价差预计将缩小至合理区间,有利于减少棉花和棉纱的进口,国内棉花需求有望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5.
点评:国内现货市场:本周,国内棉花市场继续小幅下滑,进入7月以来国内棉价下跌的幅度减缓,但现货销售仍未启动,有资金面的因素,有观望的因素,更有下游市场处于淡季的因素,停电转制因素,这些导致市场利空的因素在本周没有丝毫改善。另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距离.新棉上市最多45天,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安徽的棉田里单株上桃已十多个,大的有小鸡蛋大小,小的也有花生米大小。如果8月份天气没有异常情况的话,新棉花年度棉花上市的数量和速度将创近十年少有。同时,各省棉花的库存量仍然较大,销售疲滞,市场报价仍然混乱,328级最低报价已达12000元…  相似文献   

16.
2005/2006棉花年度已结束,这一年行业经济运行大势平稳,产业链的优势在逐步的发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同时行业面临的贸易压力越来越大。涨跌幅度不大,目前以下跌为主2005年9月到2006年2月棉花市场价格稳步上涨。2月份最高时为每吨14380元,接着受国际市场价格下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棉花专页     
9月23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10110元/吨,较9月16日下降66元/吨,较8月份平均价格指数10308元/吨下降198元/吨。国内棉价开始呈现止跌趋稳的势态。 近一个月来因国内纺织企业缺乏购棉积极性,棉价一直呈下滑趋势。上周这种情况终于有所缓解。周二棉市依然略显平淡,棉价在震荡中继续小幅下探;周四开始各纺织企业询价增多,各等级棉花报价均有所上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18.
如果巨大的棉价差长期持续,必将促进东南亚国家纺织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升级,也必将在高端市场抢占我国的市场份额,中国甚至将逐步失去棉纺织大国的主动权,最终将损害棉农及整个产业链的利益。一直以来,棉纺织产品在我国纺织品贸易顺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棉纺织品出口形势每况愈下。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国际市场需求整体疲弱,再加上国内外棉花价差长期持续,我国棉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快速下滑,直接影响到棉纺织品出口贸易。与  相似文献   

19.
一季度棉纺织生产、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效益继续大幅下降。虽部分省、市棉纺织企业受能源供应影响,减少了生产班次及国内外棉花的高额价差使企业接单的积极性大受影响,但今年一季度纱累计产量仍达到了227.4万吨,同比增长11.99%;棉制品累计出口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5.7%。经济效益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一、生产与进出口虽受到棉花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能源电力不足、周边国家纺织品竞争力提高以及贸易摩擦增多等多因素影响,对棉纺织业的新增投资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在建项目逐步投产3月份当月产量又攀登了新高峰,达到了8…  相似文献   

20.
棉纺织     
2006年关税外棉花配额暂定150万吨据中国棉花协会消息,为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要,弥补国内棉花产需缺口,国家决定在2006年89.4万吨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的基础上,暂安排2006年关税配额外棉花进口配额150万吨,并将于近日发放至各企业。关税仍按5-40%的滑准税率执行,基准价调整为10746元/吨。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对当前国内外棉花供求形势及价格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国内市场棉花购销价格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预计2005年度(当年9月至次年8月)全国平均标准级棉花收购价格为每担640元左右,销售价格在每吨14000元左右,均比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