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不畏艰辛苦钻研叫化鸡技法敢称绝彭德福1984年出生于红色革命老区沂蒙山区,祖上三代贫农,父母是老实地道的农民,因为家境贫寒,家里兄妹多,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仅读完了初中,就被迫缀学。既然不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那就出去打工,他坚信只要努力工作,踏实做事,一定也能混出个样来。在  相似文献   

2.
<正>河南省宝丰县的胡耀辉,从小因家境贫寒,13岁便辍学到平顶山、郑州等地打工,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几年下来,饱尝了生活的艰辛。2006年他在摆地摊卖玩具时,发现公园门口一个老先生,用气球做出的小狗造型很热销,  相似文献   

3.
人物小传:曹百军,27岁。是一位年轻且富有激情的成功创业人士。1994年,还是十四岁的他,毅然走出家门,迈上了艰辛的打工之路。那时候,他只是一个在路边帮别人修车,擦车的打工仔;如今,他已是山东新旭电动车配件有限公司兼修耐德电动车维修连锁加盟总部总经理。2003年初,电动自行车市场热卖,他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及多年打工积累的经验,瞄准了电动车配件市场。他把自己打工积累的两万多元钱全部投入到电动车配件批发行。正是凭着这种义无返顾的精神,公司发展到今天,总资产已达500多万元,曾百军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然而,步入富翁行列的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更加敏锐地意识到电动车维修行业将成为2007年的暴利行业。曹百军说:“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创业者首先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瞄准机遇并打胆地投入到其中去,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4.
他是浙江泰顺县的一个农民,当过五年村支书,开过二年出租,摆过一年地摊,也干过几年勤杂工,2005年到上海松江开了一家小浴室.虽经历坎坷,但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在那里,干什么活,他总是把群众的利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对社会充满着爱. 他在浙江泰顺县是一个地少人多的穷村,村里分地置房时,因人太多,不够分,他作为村长,就放弃了属于他自己的一份,所以,至今他在老家没有一片瓦.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作为村支书,每年收入仅200多元,但他仍无怨无悔带领大伙脱贫致富.在外出打工的这些年,尽管生活十分艰辛,他还是时常会把辛苦攒来的一点点钱去赞助别人.自2005年他在上海松江开了海天一角浴室后,他心里仍然惦记的还是一个共产党员对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 徐慧20岁那年,投资6000元,买了全市第一台最高档的离子喷雾机,开办了家庭美容院。25岁,顾客由最初的八九人,发展到几百人;月收入由三四百元发展到几千元。谈起自己给自己打工的经历,徐慧省略了全部的艰辛,道出了独特的经营心得1.第二次见面,我能说出顾  相似文献   

6.
传经     
老李头的癌症已经到了晚期,自知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就打电话给在外打工的儿子李苗说:“儿啊,你回来吧,爸趁着还有点时间,带带你吧。”老李头是镇上的一个谜。原先老李头是镇上船队的一名临时工,是大家使来唤去的一个小角儿,谁也没拿他当回事。可他干了几年,竟然炒了船队的鱿鱼,自个儿捣鼓了一条船,跑起水运来。再过几年,又捣鼓出一个船队来。老李头从水运发家,先后办了养殖场、水产品加工厂、渔网厂,现在已拥有数百万的资产,成了当地响当当的私营企业家。老李头既鬼且怪,把一个独子培养上了大学,毕业后不让他进自己的企业,而是令他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7.
认识钟明的人,都说他是一部历史,写尽了荣辱与兴衰,悲怆与希望,顽强与倔强,泪水与沧桑。他的历史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与命运抗争的缩影,在他财富打拼的背后,隐藏着所有孤独的创业者一样的泪水与哀悉:12年艰辛打工路,钟明通过自己的奋斗在香港成为人人羡慕的亿万富翁;由于贪图享乐,一场金融风暴让他倾家荡产。经过一番痛苦挣扎,他痛改前非,打工创业还债。殊不知,一场“非典”再次让他一无所有。他倔强地与命运抗争,并希望再度努力地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8.
<正>历经苦难不屈服有志小伙倾心手工老粗布冯祥伍1979年出生在山东潍坊,今年刚刚29岁的他经历了常人所无法经历的一切。13岁时,父亲离他而去。少年冯祥伍就到处拣废品、卖冰棍挣些零钱来补贴家用。22岁那年,冯祥伍到一家村办化工企业打工,一次厂里发生了爆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湖南娄底的一名读者,今年33岁,自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广东打工,由于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所以累死累活工资待遇也不过一千多元。自2006年以来,我决定不再替人打工,说什么都要找个适合自己的项目,把它当成事业来  相似文献   

10.
《销售与管理》2008,(11):37-38
五年来,安徽阜阳市双浮村的范俊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离家几百公里的地方生舌。在地方政府鼓励下,他把家里的小块农田租了出去,自己到大城市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挣的钱相当于种地收入的几倍。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一贫如洗的穷学生,到拥有四个厂的老板,我一路艰辛!创业路上多磨难他从废品里淘金没有谁生来就是做老板的!夏夜闷热难耐,听不到蝉鸣,我辗转难眠。会想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会想起当年创业时饱受的艰辛挫折,心里很酸。  相似文献   

12.
<正> 打工积累成熟经验考察挖掘新的商机1995年,高中还没毕业的黄昌德背着父母偷偷离开福建闽北的农村老家,随哥哥来到福州打工。一无文凭、二无技术的他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便跟着哥哥给人家跑运输,每天东奔西走的生活让黄昌德见着了世面,也吃够了苦头。哥哥不忍弟弟跟着自己遭罪,就托人给他找了份在鞋厂送货的工作。工作之余,黄昌德常常到工厂附近的电子城玩电脑游戏。一来二去,黄昌德成了这里的游戏高手,自己也愈发地喜欢电脑,自学了许多电脑知识,迷上了一切和电脑有关的东西。一年后,市里的大型超市沃尔玛对外招工,黄昌德毅然辞去鞋厂的工作,前  相似文献   

13.
《致富天地》2004,(11):6-7
袁文龙,一个河南农村的小伙子。有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广告,说可以介绍大家到国外去打工,每个月140美元。小伙子算了一下,一个月相当于人民币1200多元钱,这个收入在农村相当于他将近半年的收入,他觉得要珍惜这个机会,于是就去应试,没想到他的这个决定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成宝德 《中国市场》2008,(12):58-59
<正>典型代表:徐波、张勇光案例回放:徐波是湖南到广州的打工仔,张勇光是他的朋友。2002年的一天,两个人坐在一起商量,觉得长期这样打工下去不是个出路,同时看着周围很多老乡因为做生意,不大不小多少都发了点儿财,两个人看着有点心动,就想自己也做  相似文献   

15.
烤红薯     
如今,打工很时髦———干什么都叫打工。刘媛媛也到省城打工去了。说具体点,或者具体地说,刘媛媛是到省城里烤红薯去了。所谓烤红薯,就是在废旧的大油桶里贴上一些泥巴,做成个大炉子,再生起火,放入红薯,边烤,边沿街叫卖。刘媛媛说,这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刘媛媛在火炉下边安装了两个胶轮,用手推着,很轻,也很方便。备烤的红薯放在炉脚,烤熟了的就放在炉台上,正在烤的就放在炉内,不时地翻动,让火力均匀,让红薯香甜的味道渐浓渐远。那些被红薯的香味诱惑了的城里人,就三三五五地围了过来,亲切地叫刘媛媛“老板”:“老板,来一个!”“老板,来两个!…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4日,记者一行两人来了天津砭石健康国际总部,这是本刊记者第三次亲临砭石总部。记者在采访接受治疗的5名患者时,意外发现了其中一名是在总部边治病边学习技术的学员。武汉周先生:选项接连受挫又得病、亲身体验终放心学习周先生创业之路可谓艰辛,连续失败三次让他被迫去浙江打工。2007年4月,手中有些积蓄的周先生看上了一医疗保健的项目,  相似文献   

17.
<正>闲时逛街偶遇美味食品王欣欣出生在浙江省临海市,家里开了个纸箱厂,生意不错。父母都忙着做生意,没有在学习上给王欣欣太大的压力,他轻松愉快地上完了高中,没考上大学,毕业后到广州打工。父母希望趁他年龄小到外面磨练一下,至少是工作三年,再考虑让他创立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正>创业的道路艰辛而苦涩,历经几次失败,一块神奇的万洁布让我走上了成功之路,投资600元给您一个成功的机会!打工辛苦创业艰难好信息带来难得商机我叫谢利军,今年25岁,湖南永州人。16岁时到广东打工,在一个五金厂当工人,  相似文献   

19.
<正> 吴华龙初中毕业后经家里人介绍到其亲戚家学木匠手艺,用他的话讲:"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因而他学得也非常卖力,不出一月,他已基本上掌握了木工的基础手艺。学了半年后,他已能独自一人做好简单的的家具,如果一直干下去的话,他完全可以独撑门户。可他看到别人都外出打工挣钱,还听一个工友说,"木工到南方去,一年下来最少能挣上两万元"。吴华龙心动了,他将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很不赞成他的做法,说道:"你才学几天功夫,就想外出揽活干,这木匠手艺不学个三年五载的,能成吗?"可他不顾父母的劝告,不出几天,便开始南下打工挣钱了。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从部队退役的彭春生回到了十堰,被安排到当地劳动局工作。但他并没有感到满足,他想做点事情,放弃了轻松稳定的事业单位编制,跑到武汉打工。当时,他在彭刘杨路打工,每到晚上这里的马路两边就会汇集好几家流动洗车店,专门做出租车的生意。虽然洗一次只收费3元,但每天有几十台车的亮,生意还不错。他就想,像他这样缺少本钱的,做这个生意应该还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