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陆桥商讯     
《大陆桥视野》2011,(3):93-96
甘肃打造三条旅游线路据甘肃省旅游局介绍,"十二五"期间,甘肃不仅要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游线、大香格里拉游线三条国家精品旅游线路,还将破除瓶颈,加快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甘肃省不仅要着力打造国家精品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并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3.
旅游康体娱乐业是旅游业态发展的产物,是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旅游康体娱乐业发展态势良好,运行特点突出,然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分析云南省旅游康体娱乐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康体娱乐旅游产品、着力培育康体娱乐旅游精品、推进旅游康体娱乐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康体娱乐人才培养等对策措施,为云南省继续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打造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成都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流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邓明艳 《经济地理》2000,20(6):115-117,124
旅游地与客源地、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以及省内旅游地之间的关系,表明了旅游流的特征,体现了成都国际旅游市场中,区域内近距离市场强于远距离市场的特点,说明了成都与中国其它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补充和辐射关系,反映了省内国际旅游网络对成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成都国际旅游应开拓欧美长程旅游市场,同时发展大旅游,积极建设省内国际旅游网络。  相似文献   

5.
安康旅游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源的产品开发缺乏力度、缺乏专业化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大旅游的宣传形象,完善旅游的信息系统,打造安康旅游的品牌等。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旅游地品牌建设中的主导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旅游品牌竞争首先表现为旅游地品牌的竞争,因此建设旅游地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地品牌建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品牌建设的主体,指出政府在旅游地品牌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然后提出政府建设旅游地品牌的主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遵义红色旅游转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转型是旅游发展实际的必然要求,是旅游研究的新课题.遵义红色旅游在经历了规模发展的阶段后,现进入转型发展时期.文章针对遵义红色旅游粗放式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遵义红色旅游转型的可行性,提出了立足自身优势,建设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地,打造红色休闲之都的转型构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浅谈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中旅游产品组合单一、景区规模小且分布散、环境破坏及季节制约性比较严重。应全方位打造草原旅游精品,加大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建立多角度的金融投资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以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政策、管理、技术等角度探讨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的战略和思路,提出通过类型创新、功能创新、形象创新和体系创新开发新疆地质旅游产品谱系,实现旅游产品创新战略;通过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打造跨区域的地质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品牌战略;通过构建产业链,实现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的产业化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地质旅游产品谱系,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区域之间旅游协作,利益共享;完善地质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加强旅游线路和旅游通道建设;建立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等思路来促进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0.
张家界正处于新一轮大发展、大开放阶段,以旅游产业和城市建设为重点,朝着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对张家界市旅游业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张家界市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措施,有利于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发展步伐,并对打造张家界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据绩效感知服务质量度量模型(SERVPERF)以旅游者的旅游知觉为标准对旅行社产品进行评价。评价系统将旅行社产品细化并以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为基础,以官方机构为主体,运用网络认证码为保障确保结果的真实性。旨在为旅行社产品质量评价、监督提供可行、可靠的网络评价系统。通过评价使旅游信息更加对称,并对旅行社产品质量改进起到督促作用,对实现旅游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与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球化生态设计思潮的了解,阐述了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原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现状,基于对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中服装材料、服装装饰以及服装观念中所蕴含生态理念的分析,提出了其在现代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3.
泉台两地源远流长",五缘"关系凸显,是泉州对台旅游产品开发的现实基础和前提。文章评价泉台"五缘"关系,以"五缘"关系为基础分析泉州对台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客源市场、交通和政策等条件。结合海西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将泉台"五缘"优势融合到泉州对台旅游产品开发中,提出了从打造寻根祭祖游、宗教朝圣游、郑成功史迹游、闽南文化体验游、商贸旅游、泉州特色美食游和生态休闲度假游七个方面入手,开发对台旅游产品,设计对台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对台精品景区景点,构建海峡旅游支撑产品,促进海西旅游区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4.
旅游本就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文化的交融和情感的沟通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为了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旅游供给者们曾经考虑了太多的有形产品.本文则是从旅游的非物质化开发层面入手,探讨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在对这一产品进行基本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其开发意义,着重对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开发要"形神兼备",借助旅游的社会属性来丰富旅游地的旅游供给.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落实到旅游企业、旅游者的推广与实践方能实现。旅游线路一直是旅游市场的主力产品,然而对其能源消耗及CO2排放的评估却是空白。基于碳排放理论及游客消费特征,提出其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估算模型。以三种海南旅游产品为例,计算并分析各线路的能源消耗及CO2排放量。结果表明:各产品能源消耗及CO2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是行、食、住、游、购、娱;交通方式、从客源地到目的地距离、产品结构及能源类型是影响其能源消耗及排放量结构的主要因素;旅游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不容忽视;旅游业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Recent contributions in tourism economics acknowledge that the tourism market is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and, as such, should be studied from 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 This approach seems especially relevant to shed lights on one issue of importance for tourism destinations: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deed, it has long been empirically observed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follows a life cycle. After a period of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ic (mountain and seaside) resorts usually stagnate and decline. At least part of the explanation for this pattern is to be found in the evolution of destinations' reputation over time.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centives for adjacent tourist resorts to invest in qualit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collective reputation. We propose a dynamic model where (1) several adjacent tourist resorts select their tourist flows and (2) invest in order to remedy to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tourism flows have on local environmental amenities. The overall tourist presence and the sum of investments made by tourist resorts jointly define the quality of the touristic product offered by this tourism destination. We assume that this quality cannot be observed by consumers at the time of purchase. However, in this situation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consumers form expectations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touristic product offered at any point of time. These expectations define the collective reputation of tourist resorts,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 tourist resorts' demand curve and constitute the state variable in the differential game. We characterize and compare equilibrium strategies under a noncooperative and investments coordination regimes.  相似文献   

17.
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决定旅游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中小城市要突破地理、经济、技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立足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对传统观光类产品进行创新性改造、整合,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参与性。文章以岭南古城梧州为例,就梧州旅游产品开发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及两者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提升梧州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提出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义彬 《经济地理》2005,25(6):924-927
“客家人”是从西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原因,从黄河流域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各地的中原汉人。他们分散分布于国内10省区和海外85个国家和地区,而闽、粤、赣三省的龙岩、梅州、赣州等市是主要集中居住区。近年来,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发展迅速,本区具有较好资源基础,基本符合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且旅游开发条件不断改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包括:树立客家民居、民俗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促进产品组合开发,即项目组合、时间组合、空间组合;加强区域合作,减弱内部不良竞争,提升整体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要有效地利用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条件,实施产品开发策略,才能促进本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地带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和经营管理上的分散,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品线路以文化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开发思路及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从整体考虑。如何有效整合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品片区,设计与之相协调的整合对策是关系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拟通过对河西旅游资源的概念性评价和资源整合条件分析,提出旅游整合开发的思路构想,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论旅游产品的顾客满意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建锡 《经济经纬》2004,(3):137-139
旅游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和其他服务产品的特性 ,顾客满意度是其质量的重要内容。我国旅行社行业要适应市场新形势 ,从顾客的观点而非企业的观点定义消费者需求 ,并以此为据开发产品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开拓市场 ,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