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文化可以形成文化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也是投资的结果。虽然现代经济文化的投资收益高于贫困文化投资,但是,由于经济文化投资的互补性,贫困文化投资却成了农民的理性选择,从而在农村形成了贫困文化陷阱。我国现行的财政惠农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贫困文化,甚至还使农民更深地陷入到了贫困文化陷阱。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转变,才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如今属于经济、文化、科学等不断进步的新时代,对于中西方文化来说,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并且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中西方的文化结合都有一定重要的意义.关于西方的传统经济和中方的传统经济有一定的区别,西方在文化上本身比较倾向于唯心主义,所以在文化传统上比较趋向多元化;经济也是,西方经济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对而言,中方经济形式则主要偏向于政治化,中方经济在此也对西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的发展。特定的文化具有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的作用,至少忽略了文化这一重要因素,人们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这一理解将是不全面的。本文将从文化与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结合经济学、文化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模式的关系。指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经济制序变迁的过程,一个政治运行机制改革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审计工作作为经济监督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而审计文化建设与审计事业的发展又是密不可分,审计文化对审计工作起着导向、规范与调控、凝聚与驱动的重要作用,所有审计文化建设问题便应运而生了。本文以审计文化建设为对象,结合我国审计文化建设的国情背景阐述了审计文化在我国经济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文化资本理论",中国正处于"文化资本"无法匹配"经济资本"迅速崛起强大的现状。为此,当代中国应该下大力气抓文化象征资本的积累和创新,使经济崛起和文化创新的双翼提升中国新世纪强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朱可伟 《中国外资》2013,(8):231-231
21世纪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和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对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将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的英译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如何能准确地表达中国的经济方针政策、经济现象和经济特点,本文提出在翻译中国经济特有词汇时,要以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既保留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又真实地传达词汇所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以促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蚌埠市拥有相当丰富的大禹文化资源,当地的人民和政府积极地对它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希望蚌埠利用大禹文化,发展区域经济的路径能给全国各地带来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传播网络化的当代,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国文化的发展将作为其软实力,与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共同构成国家的综合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并确立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对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加就业的作用日渐显现.发展和振兴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有利于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有利于提高河北省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带动特色文化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河北省发展实际需求,提出了推动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微观机制,同时具备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由于其与一般企业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属性,针对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急需拓展。本文首先对企业软实力和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说明了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最后提出了培育文化企业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软实力途。  相似文献   

12.
李跃 《中国外资》2008,(12):79-79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企业的管理模式,而且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剖析基础上,探讨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是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祖令 《时代金融》2016,(6):18+2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的推进,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与文化间进行密切的互动,就现阶段国内的经济形式上来看,地区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色,分别是:科技发展与文化发展。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地方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文化的内涵,并简要分析地方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提出文化与地方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旨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蒋立理 《中国外资》2011,(16):168-169
本文在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下讨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社会制度演化的分析路径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承认文化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前提下,试图通过探究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东西方经济发展路径迥异、制度安排不同而导致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文化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从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入手,分析我国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促进文化产品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我国正式提出构筑"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战略圈,其中对云南的定位则是要充分发展其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大文化输出。昆明是云南的省会,也是我国西南经济文化重镇,更是古滇国文化所在地,昆明要将古滇国文化资源充分合理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巩固其面对南亚东南亚经济联系发展通道的桥头堡地位,从而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云南甚至西南区域的文化经济发展,进行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17.
闫红 《中国外资》2009,(16):232-232
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论文从科学发展观和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出发探索了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特定区域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转型和引领作用,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目标,昭示了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刘威  黄晓琪 《金融研究》2019,471(9):39-56
本文在拓展背景风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及其受地区文化制约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地区的月度面板数据,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地区文化与保险需求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保险需求产生显著正影响,且这种效应在地区人身险需求上表现更明显;第二,将地区文化指标集纳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保险需求关系的研究框架,发现地区文化差异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保险需求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政府需在充分重视经济政策波动和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双重影响基础上,加强国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透明的信息传递渠道,培育人们主动抵抗风险的意识和文化习惯,调整保险供给结构,以减少不确定性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下讨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社会制度演化的分析路径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内客,本文在承认文化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前提下,试图通过探究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东西方经济发展路径迥异、制度安排不同而导致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论文从科学发展观和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出发探索了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特定区域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转型和引领作用,是科学发展现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目标,昭示了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