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基于长三角地区1996-2008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创新绩效的替代指标,实证结果表明,内生创新努力、出口和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地区之间的竞争、合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地区、企业之间的合作所产生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能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另一方面,相对均衡的地区间产业格局所产生的竞争因素也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技术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是评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创新会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通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详细剖析,探究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总结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并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过程机制.最后,对如何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省际差异是在财政分权制度下各地方政府所能提供的政策奈件的综合影响结果,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的提高对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利用2004 ~2014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在现行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福利性支出受到财政自主权的制约,财政自主权的提高使得地方政府相应提高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等福利性支出水平,从而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这种影响机制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良好的地区,其效果更加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然而,针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目前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共性、差异和联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的模型对我国2008年高技术产业中23个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通信业、电子计算机业与医疗设备及器械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高,高技术产业资金效率较低创新基础能力薄弱,主要表现为设备经费利用效率低,专利产出不足。  相似文献   

8.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后,高技术产业发展又一次引起普遍关注。研究在高技术产业分类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贡献分析法、投入产出法、回归分析和DEA分析等方法,分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率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人力财力等投入不断增加,企业平均利润逐年增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整个产业的主力,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综合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尤其是经济转化效率急需提高,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线性增长等结论,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设"政产学研金"体系,保障高技术产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国省级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考察了中国文化多样性区域差异现状,进而构建以城镇化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中国文化多样性对创新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分维度文化多样性的区域差异呈现“民族文化多样性>方言文化多样性>外来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特征。(2)基于基尼系数的结构分解表明,相比方言文化多样性和外来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区域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而且其对总差异的扩大起到加速的作用;基于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表明,四大经济区域分维度文化多样性区内差异普遍大于其区际差异,且西部地区对区内差异的贡献较大。(3)以人口城镇化为门槛变量时,当人口城镇化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值,外来文化多样性对创新创业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以经济城镇化为门槛变量时,分维度文化多样性对创新创业绩效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最后,文章提出,鼓励和支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流动,因地制宜促进知识创业的发展,以及推动创业孵化器的建设,对实现创新创业绩效的提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夏绘秦 《消费导刊》2009,(13):184-184
高技术产业是按照技术集约程度划分出来的产业,具有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大;对政府具有战略意义;产品与工艺老化快;资本投入大,风险高;----国际贸易具有高度国际合作性与竞争性等五大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存在,企业开发与使用新技术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国家角度讲,高新技术产业是不存在的,高技术产品是指符合高技术领域,运用尖端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三者在划分的标志、可操作性、分类特点、分类范围、可行性、时效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
沈俊鑫  张超颖  李晶 《江苏商论》2023,(12):117-122
本文以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阶段超效率DEA模型并对数据进行测算排名,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第一阶段超效率DEA的测算结果,第三阶段的测算结果效率值有所下降,而且各省份间差异明显,呈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在经济、政策、科技、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有R&D活动的企业数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有利因素,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和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则是不利因素。基于此,从实行差别化创新、学习先进科学技术、鼓励梯次联动区域创新角度提出建议,为解决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效率无效的区域问题提供研究视角与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产业规划理论发展较为落后,由于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区域产业规划的制定及实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制定方面的盲目性问题,又比如在实施方面可操作性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区域产业规划的发展。为此,在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区域产业规划的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专家学者对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情况,然后概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通过比较指出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上的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进口额滞后一期处理,对现有出口复杂度模型进行修正,测算了行业层面与省级层面的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工具变量2SLS法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效率与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修正的模型消除了加工贸易成分的进口额大于同时期贸易总出口额的现象;利用工具变量消除内生性以后创新效率对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明显提高;在PSTR模型中贸易开放度作为转换变量时,创新效率影响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程度显著高于金融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发展呼唤风险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商业研究》2001,(1):50-52
风险投资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它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风险投资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应有功能,我们目前应该在风险投资的规模、数量、运行环境、资本市场、人才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张舒淏 《商》2014,(43):267-267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根据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产业集聚影响技术溢出的传导路径的行文思路,系统的解释了产业集聚是如何影响技术溢出的,以及技术溢出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以及逆向结果。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被称为企业吸收能力的名词,阐明了技术溢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原因在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强弱。最后,笔者在文末提出了创新绩效在我国产业集聚区顺利提高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且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产业规划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问题的影响下,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据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自身产业结构,达到最佳的区域产业规划目标。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产业规划影响的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完善区域产业规划的对策,旨在其能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9.
曾译慧  张牡丹 《商》2014,(2):308-308
本文主要利用区位熵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地域集中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高技术产业优势发展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与湖南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希望能对我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国内流通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这与我国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不匹配.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好流通产业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展差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世界经济舞台的契机.通过分析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别是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