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集团已成为提高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支柱,其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之一就是规模扩张;但集团规模扩张是有界限的,只有保持适度的规模才能享有充分的规模经济。适度规模是由市场边际交易费用、集团内部边际管理费用和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的。我国在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中必须防止盲目的数量扩张、直接的行政干预以及随意的多角化经营,必须肾效益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市场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但它也有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干预如果不适度,对经济的危害作用同样是巨大的,也就是所谓的“政府失灵”。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即是如何通过适度的政府干预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实施范围和政府作用的角度对产业政策的这两种实施机制及效果进行分析,认为两种机制下政府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自由市场型产业政策实施机制下政府主要对市场秩序进行干预,起到规范性作用;而在政府适度引导型产业政策实施机制下,政府需要对特定目标产业进行干预,起到引导型作用。但无论是哪种机制下,政府对市场秩序或特定产业进行干预时,都必须保持短期适度干预的原则,只有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发挥政府适度引导的作用,才可以促进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2001~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特定的银行治理特征和环境,研究了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行政干预推动了向下的盈余管理;行政干预的银行,其高管薪酬机制推动了向上的盈余管理,且银行业绩对这种行为具有干扰型调节作用;相对于非行政干预的银行,行政干预银行的高管薪酬机制推动了更大程度的盈余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干预的银行特征及其引致的弱治理环境,是高管薪酬代理成本增加效应存在的关键推动因素。行政干预影响甚至改变了高管薪酬的作用机制,弱化了市场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谓的行政干预,是指各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对商业保险市场的经营活动进行强制性约束的行为。这种做法,起自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在保险市场发育的初始阶段起到过积极作用,并被普遍接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态势的不断形成,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民保险规则接轨的日益紧密,行业干预商业保险经营活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甚至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既不能简单肯定,也难以一言以否之,特提出如下观点,期望保险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它通过政府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适度干预,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具有宏观控制与灵活调整相合的特点。所以,行政许可制度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的本质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和排除公平竞争,是国家权力对经济生活的不当干预,它的存在和蔓延是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行政垄断产生原因复杂,只有综合整治才能奏效。但从长远上看要有效制止行政垄断主要依靠切实可行和富有力度的法制手段。  相似文献   

8.
政府规模扩张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普遍趋势,招致人们的诸多批评。本文分析了政府规模的扩张及其危害,探讨了政府规模扩张的原因,并借鉴科斯的交易费用论,从理论上探讨了适度政府规模的边界,进而提出了政府规模扩张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企业集团已成为提高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支柱,其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之一 就是规模扩张;但集团规模扩张是有界限的,只有保持适度的规模才能享有充分的规模 经济。适度规模是由市场边际交易费用、集团内部边际管理费用和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的。 我国在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中必须防止盲目的数量扩张、直接的行政干预以及随意的多 角化经营,必须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已成为政府危机管理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行政指导体现了现代法治行政和服务行政的特色,体现了行政关系的平等化和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及限度。所以现阶段特别需要加强行政指导的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地探讨危机管理中行政指导的内涵及指导原则,正确地运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政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