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英 《经济导刊》2009,(12):92-93
我们知道,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在矛盾中运动的、永匾发展的,统一的物质大系统。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它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这个系统中,经济与人是其两个不同的子系统。二者虽各有其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但都统一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发展过程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经济与人是密切联系的。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任何经济活动说到底是主体的人的洒动,离开了人,便不可能有任伺形式的经济活动产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它既是社会质量的衡量标准,又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路径。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结合辽宁振兴的历史进程,深入思考辽宁振兴历史进程中人的实践作用,并对该进程与人的发展在促进中相互统一进行必要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方海茹 《经济师》2004,(8):245-246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城镇化建设 ,必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是城镇化建设的主体 ,又是城镇化建设的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此 ,针对我国城镇化滞后的现状 ,加快城镇化建设 ,必须提高人的素质 ,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转变观念 ,培育现代城镇意识 ;强化劳动技能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开展各项活动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五个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萍  梁庆朝 《经济师》2004,42(8):29-30
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 ,有许多片面的理解。文章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在理论本质上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在现实性道路上是理想目标和现实过程的统一 ,在实践进程中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 ,在个人行为上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与企业的环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的有机统一。作为社会生态经济人,实现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与社会义务。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现代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萨特提出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人学空场的观点,一般学者都认为这是错误的。但人们的共识也仅达成于否定此观点本身,而对于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本身并没有达成共识。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构成了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企业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组成的,人是管理的实施者、执行者和主要对象,是管理主客体的统一,在管理实践中应该采取互动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依靠人来进行的。物质技术因素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但只有人才是管理活动的依靠力量,只有人的因素才是管理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唯一的能动因素或弹性因素。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它是为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而存在的。总之,管理的主旨就是要从人是物的附属转到人是物的主宰,从以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从目的和手段的对立转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奋斗的理想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根本的是正确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二者的统一性 :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 ;小康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管理实质上是人对人的管理。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同时又是管理的客体 ,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管理活动的基本形态 ,并决定管理效能。人的因素是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将我国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全面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人的转型,即要求人的现代化,并且两者相辅相成。研究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化问题,是社会学的跨时代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作为引玉之砖。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与外延和我国社会转型的特征 一般说来,社会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城市化工业社会过渡的全面转型时期。从哲学角度分析,社会转型有这样三种涵义:第一,是制度规范层面、思想文化层面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全方位变革。社会转型的基础是经济领域的转型,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与重建。第二,是社会发展合理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社会转型是社会基本矛盾演化的必然结果,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社会规律的运行和实现都离不开主体的活动。而主体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因而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体追求自己目的的结果。第三,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极大的可能,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必须在高度和谐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魏彦珩 《生产力研究》2006,(8):33-34,57
一人公司对社会经济生活有利有弊。到20世纪末,世界各主要国家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态度从坚决否定转变到予以普遍承认,体现了一人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权衡一人公司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利弊,我国应通过修改公司法,允许设立一人公司,同时完善对一人公司的规制,扬其长而避其短。禁止一人公司的设立,是因噎废食,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13.
人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在较低层次上讲,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这种投资会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存量,改善劳动者素质,意在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讲,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必需的投资,它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物"的增加,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已经进入所谓"知识经济"的当今社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性质,过去众说纷纭,有阶级斗争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说、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说、实事求是说。我们认为,这些都是从手段层面来定义马克思主义的。不久前,我们曾发表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一文,写了三个问题:劳动异化和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是生产者,又是享用者^[1]。拟就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在于探索人的解放运动的客观规律等问题,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相似文献   

15.
许杰 《大陆桥视野》2016,(6):304-305
实践,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也是人类技术产生的源泉.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技术现象无不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关.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催生着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技术成为了人类从自然中获取各种物质资料以满足自身各种需要的重要手段.实践造就了人类,也促使技术的产生.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开始成为一个技术性的人,在人的属性中,具有了技术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是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能力培养,而这又必须以人的创造性为前提。本从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论证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主要内容,为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刍议知识经济时代人的适应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汹涌浪潮,使发达国家正在从工业社会转为知识社会。这在人类历史上无疑又是一次划时代的文明演变。人类又面临着一次新的适应和选择。 1、健全人格构成,以健康的心理特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人格是指一个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特有的反应方式和行为模式,亦即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 知识经济从根本上打破了人们自封建小农经济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知识经济在很短的时间里造成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这个发展速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却是太过迅速了。这是由于到目前为止,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经济、科…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和学说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除了关于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出发点、人的类特性和本质、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人本思想外,还系统地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共产主义的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社会进步的三个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三大主题.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提出了"单向度人"的概念."单向度人"特指现代工业社会中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丧失了否定性、创造性和批判精神的人."单向度人"导致了工人阶级发生转变,社会变革受到遏制;导致了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高度异化."单向度人"既有其理论贡献,亦有其理论局限."单向度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亦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谢连生 《广东经济》2016,(14):239-240
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又以人为目的的历史过程,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与人的二重性密切相关,需要实现“理性”与“价值”的内在统一.“理性”与“价值”的统一以创新性实践为基础,而人民群众是创新性实践的主体.因此,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和国家软实力,促进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