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提供更高质量服务、节约城市土地,做好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和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TOD相关含义,分析TOD模式对轨道交通发展的影响,最后探究TOD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用地进行保护和管理,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科学用地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针对城市规划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检讨以往土地利用及其与城市规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适应城市规划实施的三层次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即试图通过土地综合利用总体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供应操作以及土地(房地产)市场调控等由宏观到微观的三层次计划的调控,达到综合平衡各类用地关系、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有效调控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4.
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和住宅开发的蓬勃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处于旧手法与新环境之中,缺乏新的规划理论支撑,致使规划所预测的城市规模经常失败,用地发展方向频频调整,用地性质屡屡变更,土地开发时空序列混乱等问题,使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受到普遍质疑与极大的挑战。近年来,战略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出台,恰恰反映了城市规划当前面临的这一窘境。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土地分散利用均是通过划拨方式进行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出让方式已成为目前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旧体制下形成的划拨土地仍然由原产权单位继续使用.加上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用地、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仍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由此便形成土地使用权安排的双轨制.即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划拨土地使用权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出让土地、行政划拨土地以及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的供给和使用情况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城市土地使用失控的原因。阐述了在目前我国所处的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必须从总体调控和开发干预两个方面加强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的管理,实现多层次的规划控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加速了城市的建设步伐,工业、交通、能源、水利等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从而使土地需求总量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大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规模和速度。与此同时,我国人口仍以每年13O0多万在递增,结果导致了太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建设用地的管理,必须要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大潮相适应,积极推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利用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的目的。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用地的经济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不但作为一种资源,而且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8.
农地建设用地配置是经济主体为追求农地收益最大化而改变农地资源配置状态的结果,其源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地边际收益的相对下降和建设用地边际收益的相对上升。在转型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垄断、外部性、产权不清等因素将引致农地建设用地配置过程中大量土地资源被置入公共领域,转为土地租值,而相关经济主体为追求收益最大化会对其中的公共资源进行争夺,这将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基于对农地建设用地配置的理论分析,在对完全竞争市场时期农地建设用地配置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够用于解释转型市场经济时期农地建设用地配置的分析框架。通过研究发现,完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最大而最无效率,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次之而效率居中,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最小而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广东模式和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农民土地权益为主的新苏南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两种模式都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对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轨道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峥  蔡瀛 《现代乡镇》2005,(9):17-19
赋予城市土地的资本属性,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土地资源的分配,通过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使土地资源成为城市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土地开发,形成政府规划引导、企业投资发展的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11.
China' s state planned land use system, including regulations such as setting planned quotas for land use, basic cropland preservation, and pursuing a balance between the conversion of arable land into non-agricultural use and the supple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land, has substantially constrained the economic growth of industrial provinces in China.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reforms adopted by Zhejiang Province through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LDR) transfer within a locality and LDR trading across localities. We argue that there is a "Zhejiang model of LDR transferring and trading," which, we believe,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not only for fostering an efficiency-enhancing market for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and agricultural land preservation, but also for optimal use of land and a mor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One important policy issue relating to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is that under China' s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farmers are usually under compensated for urban land-taking.  相似文献   

12.
甘立彩  周宝同 《乡镇经济》2008,24(10):42-4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人地矛盾越发突出,土地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重点研究在城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三效益”,特别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经济效益,并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提出几点建议,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用地使用效率,缓解用地矛盾,加强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达捷 《特区经济》2011,(9):171-17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壮大,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城乡结合部地区一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自发地、无序地流转形成了一定的隐形市场。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对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导致了土地利用混乱、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建设用地供应总量难以控制、土地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等不少问题。本文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研究背景和范例,浅析了农村集体土地用地流转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学梅 《特区经济》2011,(10):193-194
城乡土地流转问题是重庆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成为改革实验区后,重庆市在促进城乡土地流转的制度和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城乡土地的流转取得明显效果,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重庆市城乡土地流转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该在土地管理、小产权房和城乡规划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5.
袁明丽 《魅力中国》2014,(12):315-31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要小心谨慎地推行,法律和政策要尊重农民的权益,通过重新审视集体土地制度,解释“农地入市”的阻碍--“农民在土地交易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所导致的分配不公”,提出促进“农地入市”的健康发展的法律建议--“促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机制”、“保护农村妇女的权益”、“给予耕地保卫者补偿”、“多渠道安置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goal in China. The failure of rural land privatization has led to a low level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vast property income gap between citizens and farmer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asons for property income ine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the dualistic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fter evaluating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rural land market and the rigid nature of rural land assets, a population–land coupling urbaniz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The paper argues that China's land property system has externalized a high degree of geospatial and social urban and rural intertwinement. Major 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is required to correct the situ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stable urbanization) and to increase property income potential for farmers.  相似文献   

17.
刘涛  杨瑛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22-126
从土地相关法律缺陷、规划不严谨、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及土地所有权等方面分析导致土地处于低效利用甚至闲置状态的原因,针对导致土地效率损失的原因,提出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完善土地二级市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行土地年租制及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等方面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构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法评价城市圈2002-2012年土地利用效率,并对其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2年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圈及其内部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变化趋势、周期、幅度及同期土地利用水平等都呈现出不同特征,但总体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是动态变化的:投入方面,能源投入一直是主要因素,劳动投入过多限制了城市圈早期土地利用效率,而土地投入冗余已经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产出方面,经济因素作用依然重要,但生态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开始凸显;城市圈土地利用过程中应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土地供应面积,着重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需结合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定背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采取的是"渐进式"转型模式,事实证明了该模式较其他国家"休克疗法"的完全市场化转型模式具有优越性。由此,文章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是"计划市场体制"。以此为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未来的改革应以计划市场体制为指导原则,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因素,营造一个有计划有市场的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20.
农地流转参与主体与社会福利的关联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的资源支撑。然而,我国存在的农村与城市二元土地制度、国家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等土地制度和政策缺陷,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在充分考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各参与主体利益及社会福利变化的基础上,应引入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模式,建立和规范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要素的流动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