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O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根据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 ,多视角地考察了 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特征 ,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带人口主要选择迁向东部地带的基本区域模式虽然十分稳定 ,但也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0 0 0元和 6 0 0 0元 ,分别是 1990年代后期省际人口迁移比较有意义的人口迁入、迁出收入“门槛”线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人口迁移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稳定、健康地发展起来,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人口迁移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等著的<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一书是一本对中国人口迁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虽然是多项课题研究成果的集成,但是却体系清晰、逻辑分明,将研究的视角从全国范围逐步缩小到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乃至上海市.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1)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特征,并展望了21世纪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趋势;(2)从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迁移在业人口特征、迁移原因、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迁移特征、长三角和珠三角省际人口迁移比较、省际二次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考察;(3)探讨了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中国区域劳动力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影响;(4)分析了人口迁移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对上海未来人口发展的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国各省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利用1990年、2000年的人口普查和199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1985-2000年间对外开放以及其他因素对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作用.对外开放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了明显的加强,外向型经济不仅能吸收本地劳动力,减弱其迁出倾向,而且能对外省劳动力形成非常明显的拉力.  相似文献   

4.
对外开放对中国地区差异及省际迁移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国各省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利用 1990年、2 0 0 0年的人口普查和 1995年的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分析了 1985 - 2 0 0 0年间对外开放以及其他因素对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作用。对外开放的作用在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有了明显的加强 ,外向型经济不仅能吸收本地劳动力 ,减弱其迁出倾向 ,而且能对外省劳动力形成非常明显的拉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迁移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在自然环境条件、历史开发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地带间显著差异和地带内相对同质的鲜明特点。这使跨地带人口迁移成为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模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东、中、西三大地带角度考察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数量与流向及分布、移民基本属性特征、在业状况及迁移原因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在自然环境条件、历史开发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地带间显著差异和地带内相对同质的鲜明特点.这使跨地带人口迁移成为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模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东、中、西三大地带角度考察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数量与流向及分布、移民基本属性特征、在业状况及迁移原因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重力模型、推拉理论,以及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区中每个省市区对应其余30个省市区的930个样本的实际特征,细化分析在不同的人口迁移模式下,影响我国省际城乡人口流动的共性和特性因素.在省际农村到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城市、以及城市到农村四种迁移模式中,农村到城市依然是最主要的迁移模式.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四种不同迁移模式下,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共性因素.其中,迁出省份的人口推力作用在农村迁往城市的模式中表现得最大,迁入省份的人口拉力作用则在城市迁往城市的模式中表现得最大,而人口迁移数量对距离的弹性在农村迁往农村的模式中最高,同时教育差距在除了农村到农村模式之外的其它三种模式中都表现出与人口迁移量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商》2016,(7)
近些年来,我国中部和西部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东部地区人口比例明显提升,人口迁移现象严重。本文通过对过去理论和模型的分析,使用我国30个省际2007-2014八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其高收入吸引了外来人口的进入,失业率对人口迁移并无显著影响。政府应该采用相应政策降低不同地区发展和收入的不平等,降低落后地区人口的迁出和动荡。  相似文献   

9.
1990-2013年国际人口迁移特征、机制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呈持续增长态势.利用“2013年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趋势”和“2013年经合组织国家国际人口迁移展望”数据,分析1990-2013年国际人口迁移的规模、流向、结构等的变动趋势及区域特征,揭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机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动、国际移民政策调整和人口规模等,以及国际人口迁移对迁入国和迁出国经济发展、劳动就业、财政收支、人口增长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城市落户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了城市落户条件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对全国46个样本城市的落户条件进行排序和聚类.城市落户条件的高低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从人口迁移的地带分布、省际差异、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分布和经济发展平等方面阐释城市落户门槛的区域分布特征,为国家制定差异化的城市户籍改革制度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