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鹏 《特区经济》2007,(12):230-232
构建法治政府背景下的和谐社会是政府与公民摆脱对立状态、建立了融洽关系的社会,即政府在执法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和服务精神、公民积极参与行政,二者相互合作、共同治理社会的状态。政府应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进行理念革新,摒弃特权思想,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扬民主行政、权利行政、服务行政、和谐行政理念,畅通公民参与行政渠道,鼓励公民参与行政过程。国家也应加强相关立法,为公民参与提供制度平台,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2.
法治政府是公民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监督的民主政府。公民的这些参与权必须以了解和掌握政府信息为前提,没有知情权就不可能实现参与权。因此,法治政府有义务做到坚持正确的行政理念;完善行政公开制度;推进信息公开;引导规范公民参与公共生活活动,以保障公民知情权。  相似文献   

3.
行政程序的合法性标准是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最低要求,但我国法律的相关模糊标准以及其在公民中较低的普知度,使得政府部分行政行为蒙上了不良权力干预或金钱干预的色彩.理论界多年来提及的行政程序正当性原则,也只是在部分单行法中有所体现,且具体在司法实践上仍存在难度.《行政程序法》的立法将有助于推动公民了解政府部门行政的具体方式、流程及时限标准等.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培育公民社会的法治信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事件频发,不仅严重威胁民众安全和社会稳定,也给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带来许多新的挑战。突发性事件处理是一项非常规化的情景性管理,极大地考验着政府的随机决策和执行能力,对政府的行政伦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分析政府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行政伦理困境,进而提出破解突发性事件中的政府行政伦理困境之道,这将有助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也有利于提升政府自身存在的价值——服务社会或服务公民。  相似文献   

5.
在行政领域实现“法律首先是一种调整公共服务的法律”,要充分依靠公共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在改革中,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和重组的变化,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态也逐渐显现出来。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理想公民社会,就要充分明确和定位社会行政主体的角色,使政府行政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行政领域实现"法律首先是一种调整公共服务的法律",要充分依靠公共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在改革中,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和重组的变化,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态也逐渐显现出来.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理想公民社会,就要充分明确和定位社会行政主体的角色,使政府行政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行政规范性文件一般是指除政府法规、规章以外,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规定程序制定的,涉及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在其行政辖区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各类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宁波市行政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对推动宁波经济发展,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发挥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8.
善治作为一种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的新型治理模式,是我国政府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推进政府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现阐释了善治理论的基本框架,以我国政府推行的简政放权改革为切入点,分析在这一改革进程中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并对其促成我国善治社会的作用予以分析,试图探寻在我国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对我国发展社会善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行为建立在公民的认同上以民为本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来源于对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政府的一切都应建立在公民的认同上,公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源泉。以民为本理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政府必须始终是公民的代表,肯定公民在政  相似文献   

10.
所谓政府形象,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在作为行政客体的公民头脑中的总体印象,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各级政府的印象,是行政客体包括所辖地区的全体公民。一般地讲,社会组织的形象,是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机结合。对于政府来说,几乎不存在知名度的问题,因为在当代的信息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不可能不知道管辖自己的政府及其机构,政府美誉度,把知名度政府的美誉度。提高政府美誉度,把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树立“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因为政府形象的好坏,影响着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执行,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期稳定发展,影响着人民的安居乐业,心情郐畅地生活和工作,可以说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是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一、政府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肩负着重大责任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依法所承担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是一个历史范畴,政府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市场主体,又是行政主体。政府作为行政主体,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征税、提供公共产品,形成政府与公民之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易。第二,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包括政府部门、法庭和监管机构在内  相似文献   

12.
周新宇 《魅力中国》2013,(19):64-65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公民对政府的职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的工作目标。温家宝总理曾指出,我国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让政府由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为公民和社会提供更为有效的公务服务、公共产品。构建一个充当着服务公民和社会的服务型政府。因此。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文化、行政管理素质,建立起服务型政府下的人力资源体系,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注入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强,各个监督主体的监督不到位;公民参与政治的制度建设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不足;缺失公民社会的大环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政府行政效率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此必须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实现监督形式的多样化;积极营造公民社会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经济衰退、财政危机以及公民对政府服务普遍不满等原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均开始了行政改革,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的治道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任何组织在运行过程中都要经常地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变革、创新、转换与适应。尤其是面对迅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存在依据和基本职能的行政组织更应不断地做出相应调整和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完善其组织结构,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所以当入世的槌声在多哈敲响,我国政府决定接受WTO的挑战与冲击时,作为政府的肌体——行政组织面对外界环  相似文献   

16.
企业化政府的内涵及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经济衰退、财政危机以及公民对政府服务普遍不满等原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均开始了行政改革,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的治道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行政问责制重在制度化建设。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化建设要培养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的习惯;控制自由裁量权;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提倡公民参与;合理利用网络优势,便利民意表达。行政问责制的加强与完善可以优化政府的治理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创新。  相似文献   

18.
潘迎春 《浙江经济》2004,(20):58-58
推进行政民主化是现代政府改革的潮流。行政民主体现了民众与政府之间“委托和代理”的契约关系。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行政民主化的重要标准。而政府则要真正把主要任务转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  相似文献   

19.
行政问责制与政治观念、法律体系、行政机制和公民社会等因素交叉重叠、互为因果,它是由多种相关制度和问责形式联合组成的制度体系。应该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围绕政府管理机制创新,围绕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过程,建立与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等制度相配套的行政问责制系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多样化的需求开始涵盖到公共管理领域,对政府的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也面对着革新行政模式,提高自身行政效能,以便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依托新公共管理理念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政府流程"再造,在各种力量的驱动下,目前也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