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众之夜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2,(14):36-39
大众集团每年在重要车展来临之际都会举办“大众之夜”车型亮相活动,但今年的大众之夜与以往不同,这里的意思是说对大众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因为之前在中国举办大众之夜都是迷你的小规模,与海外的国际车展时的大众之夜相比差距甚远。而今天,在2012年北京车展开幕之际,大众集团携旗下8个品牌的首发新车一同亮相,活动规模、出席贵宾以及亮相车型是真正的一次“大众之夜”。  相似文献   

2.
黄雀与螳螂     
饶栋铃 《汽车观察》2008,(6):104-105
当大众汽车正忙着收购斯堪尼亚的时候,保时捷则在想着如何控制大众。从2005年底就开始增持大众的股份,到现在为止保时捷已持有大众集团31%的股份了,是大众集团的最大股东。但面对法律阻碍,保时捷未能完全发挥其大股东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就在《商用汽车新闻》报道大众被德国曼给拒了不到一周之时,大众集团便出惊人之举,通过强制性收购获得了德国曼半数以上股份,即已经拥有了曼公司53.7%的股本和55.9%的投票权。接下来,大众集团要做的就是推动斯堪尼亚与曼的合并,组建与戴姆勒及沃尔沃相抗衡的大型卡车制造集团,实现其全球重卡汽车联盟的大战略。大众与曼长路漫漫毫无疑问,能成功获得曼半数以上的股份,令大众集团上下备受鼓舞。其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尽显此情,他表示:大众集团对这个结果  相似文献   

4.
申晟 《汽车与社会》2011,(24):86-87
1999年,斯柯达汽车正式开始进入中国到目前为止,其系列车型已经在中国达到3万辆的保有量。作为大众集团旗下的新生力军,斯柯达落户上海大众,成为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继大众、奥迪两个成功品牌之后的第三个品牌。  相似文献   

5.
DSG风波与倪凯铭被撤换大众中国CEO,给了大众集团重新审视中国这个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大众生死劫     
岳伟 《汽车观察》2015,(10):22-25
虽然并不涉及驾驶安全,但一个排放造假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在不断地挑战着全球消费者的价值底线。大众,这家享誉全球的汽车公司不仅信誉扫地,或许也走到了生死关头。10月14日,斯柯达发表的一份声明称,由于大众集团北美战略及组织架构方面与公司管理层产生意见分歧,刚刚接到大众北美区负责人调令的范安德宣布拒绝履新,并决定离开这家德国汽车制造企业。范安德的出走,对于处在多事之秋的大众集团,可谓又一个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7.
企业     
《汽车观察》2008,(4):28-29
大众在大连变速器制造工厂动工大众集团在中国大连投资4亿多美元的变速器工厂已经动工。据记者获悉,该工厂由大众独资,预计将于2009年正式投产,其产品为大众DSG变速器,届时将搭载在迈腾、TIGUAN等车型上。  相似文献   

8.
复杂的大众、曼、斯堪尼亚收购案消停不久,斯堪尼亚又一次陷入收购漩涡中。在欧盟委员会批准保时捷收购大众后,保时捷又有新动作。近日有消息称,保时捷经过对大众股票一系列的买卖动作之后,其对大众集团的持股将超过50%,这将加快保时捷全盘收购斯堪尼亚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杨坚 《汽车与社会》2011,(33):24-24
大众将区域市场与旗下多品牌相结合,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以巩固在华优势。支撑它能很好执行这一战略的是,大众集团整合后的强大研发资源,以及正在实施的模块化战略。这是大众区别于其他跨国车企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10.
名利场     
《汽车观察》2012,(10):16-17
1大众中国进入海兹曼时代一纸任命终成现实,约赫姆·海兹曼日前正式成为了大众在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场的掌门人。2012年9月1日,来自大众集团总部德国"狼堡"的通告表明,大众中国从此进入了海兹曼时代。从即日起,海兹曼正式出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包括集团旗下的各个品牌及合资企业。早在今年6月,大众汽车集  相似文献   

11.
"观众朋友们,现在E5馆观众过多,为避免踩踏事件发生,请大家先到其他展馆进行参观……"这是发生在北京车展上的一幕,尽管广播里一再提示E5馆拥堵,但还是有不少人正朝那个角落里的E5馆走去. 大众、奥迪、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西雅特、斯柯达、保时捷,吸引观众的正是这八个响当当名字,他们都归属于大众旗下,并占满了E5馆. 早在4月22日北京车展前夕,大众集团曾一举包下水立方,按照往常的惯例举行了盛大的"大众之夜"新车抢先亮相发布会.其中包括兰博基尼SUV概念车以及将要未来国产的斯柯达MISSION L概念车等新车悉数登场.此外,大众集团还在大众之夜上发布了中国战略,大众宣布将中国视为第二个本土市场,将花费6000亿欧元用于全球绿色工厂的建造和改建.并且宣布日后将在新疆建厂,完善西部战略.  相似文献   

12.
大众终于达成心愿,取得了斯堪尼亚的控股权。喧闹了3年的斯堪尼亚并购案落下帷幕。大众获68.6%的投票权收购斯堪尼亚的"战争",历经多年纠葛,终于在2008年3月3日,以大众与斯堪尼亚的两大股东——银瑞达和Wallenberg基金签署协议标志结束。期间,斯堪尼亚拒绝了欧洲另两家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和曼公司的收购请求,最终与大众达成协议。控股斯堪尼亚后,大众一跃超过戴姆勒和沃尔沃公司,成为欧洲第一大商用车制造商。大众对斯堪尼亚的控股是通过购买斯堪尼亚两大股东银瑞达(Investor)和Wallenberg基金持有的斯堪尼亚股份而实现的。根据协议,大众集团以每股200瑞典克朗的价格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家瑞典媒体透露,斯堪尼亚两大股东——大众和银瑞达将支持斯堪尼亚反收购德国曼集团,而此前德国曼对斯堪尼亚收购活动长达一年之久,最后却未能达成愿望。这家瑞典媒体表示,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最近大众集团和银瑞达内部的"躁动",似乎透露了些端倪。在消息发出之后,德国曼集团的股票上涨了6个百分点,达到每股126.38欧元的价格,而斯堪尼亚的股价却下降了2.8个百分点,收于每股174.5瑞典克朗的价格。同为德国曼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社会》2013,(36):94-95
上海大众朗逸 伞新朗逸运用了大众集团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上下水平横拉式进气格栅立足于大气稳健。巧妙融为一体的上格栅与两侧大灯,让整个前脸显得尤为刚劲有力。格栅内更首次运用竖向镀铬装饰,精湛雕琢的细节令前格栅大气尽显,同时不失稳健、时尚。  相似文献   

15.
大众集团为何总想“解决”掉手里的超豪华品牌?是嫌弃还是为了筹钱?在燃油车时代,多品牌且定位不同的丰富车型无疑是大众集团增长的最强双翼;但在电动车时代,那些曾经高附加值的超豪华品牌反而成为大众集团转型之下的一大阻力。  相似文献   

16.
沃尔沃、曼、大众都是斯堪尼亚收购案中的主角。这场历时3年的商用车并购案尘埃落定后,大众、曼与斯堪尼亚之间跨越多年的"收购纠葛"不得不被人重新提起。斯堪尼亚,全球主流商用车制造商之一,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和盈利能力,使它总与"收购"这两个字眼有极深的渊源。2004年,沃尔沃全面退出斯堪尼亚,大众集团接手斯堪尼亚。2006年9月11日,斯堪尼亚又收到了一份价值96亿欧元的收购提案,这次看中它的是世界第三大卡车  相似文献   

17.
李安定 《董事会》2005,(11):28-29
大众集团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全球攻城掠地,迅速扩大品牌和市场规模,一度如日中天。然而进入新世纪,被快速增长掩盖的内部危机一一暴露出来,在国际上对抗对手挑战的能力疲软,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从60%下滑到20%。今天的大众走到一个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国际     
128天1月23日,德国曼正式向外界宣布,原计划于1月31日结束的曼收购斯堪尼亚案提前落下帷幕。由于大众集团与银瑞达两家主要股东的反对,德国曼不得不结束了为期128天的收购行为。但是,作为斯堪尼亚的股东之一,德国曼一方仍表示它们将在以后寻求与斯堪尼亚以及大众重卡合作的机会。在这128天时间里,《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连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一场激烈,大众公司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但是大众汽车的销量还是略有增加,达到33万多辆,增长5%左右。 2000年上半年,大众公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帕萨特和奥迪的上市,给沉寂的车市带来新的激动,但是到下半年似乎其它公司更为抢眼,因为在一次又一次闪光灯的爆闪中,一款又一款新车耀眼登场,那时大众在干什么呢?坚守中国轿车半壁江山2000年1月29日,大众集团在北京宣布,它在1999年向中国消费者提供了31.5万辆轿车,销售量增长了4%,,占有中国轿车市场54%的份额。从80年代中期到1999年底,大众集团在中国累…  相似文献   

20.
日前,在“2014大众汽车品牌之夜暨中国好声音梦晌盛典”上,大众汽车品牌发出了多项关于“高能效战略”的好声音,特别是大众汽车品牌将从2015年起在中国市场逐步启用全新“基于发动机扭矩”的车尾标识体系,以及推广包括高尔夫电动车为代表的多款新能源车在国内的引进。值得一提的是,在品牌之夜现场,大众官方负责人还特意提到的MQB等模块化平台在新能源车领域电气化部分的通用优势,由此可见大众集团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