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时学 《经济》2012,(4):70-72
"救救我们吧!"据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样讽刺欧洲国家缺乏团结性、各自为政和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如果我要与欧洲国家领导人谈谈,我该打哪一个电话号码?"《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发表这样一副漫画:  相似文献   

2.
“救救我们吧!” 据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样讽刺欧洲国家缺乏团结性、各自为政和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如果我要与欧洲国家领导人谈谈,我该打哪一个电话号码?” 《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发表这样一副漫画:有人对欧盟说:“如果欧洲能用一个声音说话,那么形势就会好转.”结果多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异口同声地叫道:“救命啊!” 2009年10月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以来,爱尔兰和葡萄牙先后陷入危机,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经济形势也岌岌可危.无怪乎欧洲债务危机的走向已成为各国媒体最关心的热点新闻之一.  相似文献   

3.
必须让"好好干"有用郭振荣"好好干还有用吗?"一位同事这样问我。我感到蹊跷。好好干是一个人为国家、为社会、为所在的企业(单位)应尽的职责。也只有人人都好好干,国家、社会和企业才有发展,才有希望。这样说来,我是应该响亮地回答:好好干有用!然而,我又不敢...  相似文献   

4.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上对欧元的批评不绝于耳,对其生存的担忧也此伏彼起。有一网站甚至使用了"欧元垮台"(http://www.theeurocollapse.com/)这样的域名。该网站还耸人听闻地在其首页写道:"金融市场动荡不已,投资者深受欧洲债务危机之累。  相似文献   

5.
《经济月刊》2008,(12):50-51
美国、欧洲国家在1975年走过经济发展的30年黄金期以后,经济进入停滞。“美国在50年代增强了对欧洲国家的投资,汽车等厂家纷纷到欧洲国家建厂。这带来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在外建厂,取代了美国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另一个则是国外产品开始涌入美国,进一步消弱了美国的产业实力。”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井村喜代子说。  相似文献   

6.
万妍  齐玉峰  丁飞 《商周刊》2012,(6):84-85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关键一年。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产值将占GDP的20%以上,20%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目标。站在宏观视野上审视海洋经济,我们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30年前对海洋的理解是打开国门、是改革开放,那么30年后就是对海洋的深耕和再开放。  相似文献   

7.
《商周刊》2012,(13):92-95
6月18日,林毅夫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研讨会上阐述"新结构经济学",这是他卸任世行副行长一职后首次在国内公开演讲。演讲结束后,媒体问林给自己的世行4年打多少分,他说:"打分应该由别人来打,我只能说已经尽力了。我现在回到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考虑的就是做好科研。"在世行的4年里,林毅夫留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真学者",手上提着一个扁扁的黑布公文包,走到哪里,就随手一放。在演讲台上,从不说一句寒暄之词,直奔主题。  相似文献   

8.
漫游纽约     
本刊记者 《商周刊》2012,(17):74-75
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像纽约那样显得五花八门,犹如一个万花筒。曾有朋友对我说:纽约实在是太让人眼花缭乱了,其实这里的"乱"恰恰是因为不同文化聚集,也因此奠定了她在世界上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到意大利一游之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到过天堂之人不愿再返回陆地来到意大利则能让人忘记他地欧洲若同意大利相比宛如阴霾天气变成明媚晴日欧洲的文人喜欢用“天堂和花园”来比喻意大利秀丽的风光。在历史上,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绅士们也都以自己能...  相似文献   

10.
重读哈耶克     
陈季冰 《商周刊》2012,(7):82-83
无所不在的大政府用它的强有力"规划"抑制、破坏乃至摧毁一个"自生自发秩序"是极为容易的,但它却不可能制造出一个这样开放的秩序来。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这不仅是因为他的长寿——就像另一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一样,更是因为他所预言的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之破产在他晚年得以全面应验;此外,  相似文献   

11.
《商周刊》2012,(20):86-89
近期,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公开抱怨:"去年国家抽检光明,一年抽了4553次,这样抽会抽死人的。"话音刚落,自家乳制品就被曝出质量丑闻,引发了一片质疑之声。不少网友吐槽,看来的确是抽查抽少了,还需更严格。郭本恒曾说自己是对中国乳业认识最深刻的人——谦虚一点,加上"之一"。但光明公司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出现5次产品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会感动     
记得笔者曾在无助时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把生活的幕降落到脚底/以为画面在做无用的更替/我把光阴的船停靠在沙漠/以为浪涛正掀起无痕的悲喜/我不想哭/也没有笑/像一个过路人走马观花的落魄……看上去是不是太过悲观了?其实,这就是内心枯燥的表现,如果你也曾这样,那请记住治愈它的良方吧:学会感动!  相似文献   

13.
欧盟重视发展有机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盟国家重视有机农业1.有机农业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人类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欧洲农业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危机:疯牛病、口蹄疫在欧洲大陆肆虐,给欧洲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恐慌。然而另外一个现象也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注意:在奥地利至今没有发现有关动物流行病的案例,而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量却出现巨大的增长,有机农业方法生产的肉类产品消费增长更是达到100%。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奥地利农业生产能够保持传统地、完善地与自然相结合的有机农业方式。奥地利从1990年就已经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骨粉…  相似文献   

14.
金融产权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李海峰,徐晓航我国古代孟子曾说过:"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意思是说,有效的治国方略,必须从界定财产的权利(即产权)开始。各国的经济史也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包含着制度创新,而成功的制度创新总是...  相似文献   

15.
在民主国家,自觉施加经济痛楚几乎不可能产生公信力。投资者绝不相信这样的政策能够维持下去。一旦他们得出这种结论,公信力就消失了。我在1992年领悟到这个道理。当时英国经济陷入衰退,英国政府对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成员义务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革命党来说,执政的意义在于,国家公权力不再作为政党要反抗的对象存在,而是和政党一起进入到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系统中。这就使得共产党处在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状态,需要扮演执政党的角色,重新界定它和国家、  相似文献   

17.
秦榕蔓 《商周刊》2011,(7):52-53
黑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曾这样总结他的成功:“没有人仅凭自己就可以成功,你需要人帮你,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需要有一个‘支持系统’去帮助人们成功,我很幸运能碰上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8.
书讯     
《经济》2012,(3):55+167
《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希腊的国家债务危机已经在整个欧洲掀起了政治上的滔天巨浪,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深受其累。所有人都清楚,这场危机绝不是希腊这一个小国的危机,站在濒临经济崩溃的希腊后面的是一长串其他欧洲国家,其中还包括欧洲的经济大国意大利——它们全都面临着国家破产、政府不能偿还其债务的危险。这些  相似文献   

19.
秦榕蔓 《商周刊》2011,(14):67-67
同样的道理,成功的企业一定有准确的品牌定位。可口可乐、宝洁、王老吉等企业的成功,印证着这样一个道理。在前不久的一次采访中,与一位品牌定位专家谈起企业品牌与定位的问题时,对方对于品牌定位的见解让我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其实人人都需要一台"GPS",一台能给自己定位,重新审视自我并找到方向的"GPS"。  相似文献   

20.
闾丘露薇 《商周刊》2011,(18):120-120
从"脊梁奖"到渴望和高级领导人合影,并且形成这样的产业,其实都反映出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是一个名声可以套现,合影可以拓展社会资源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