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沪市A股和B股指数日内振幅数据,实证研究了"T+1"交易方式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B股市场,实行"T+1"交易后振幅的均值都减小,表明"T+1"交易方式有助于减小股市的波动.在GAPCH模型中,虚拟变量dt的系数值为负,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显著,说明当实行"T+1"回转交易制度后,股市的波动性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5日和2006年10月25日,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在中国股票市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论文运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两行上市对股市波动性产生的影响并不一致,中国银行的上市降低了股市的波动性,而中国工商银行的上市却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3.
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磊  王业成 《技术经济》2010,29(3):73-78
本文选取1984年1月13日至2008年9月10日香港恒生股指期货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建立了GARCH模型与EGARCH模型就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香港恒生股指期货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马永亮 《经济论坛》2009,(16):85-89
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波动性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选取了从2006年8月25日到2009年5月25日房地产行业的收盘价数据,通过运用GARCH模型对房地产行业股票指数收益率进行分阶段分析,发现在牛市利好消息对股指波动影响比利空消息的影响大,在熊市则利空消息比利好消息的影响大,而且在熊市股指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波动性加大,从股指数据中分析得出房地产行业存在复苏迹象。  相似文献   

5.
朱红兵  张兵 《经济学报》2022,(2):166-200
T+1交易制度通过影响投资者交易偏好与决策行为对投资者利益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交易约束影响投资者交易意愿出发,构造并度量了T+1交易制度理论变量。通过分解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的投资者高频逐笔交易收益,本文实证研究了T+1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利益影响。研究发现:(1)投资者日内买入股票会承受大幅度的隔夜回撤,平均回撤幅度要高于日内赚取的收益,且股灾时期回撤幅度更大;(2)T+1交易制度正向影响早盘投资者的总收益而负向影响尾盘投资者的总收益,原因在于T+1交易制度改变了日内不同时刻的交易成本;(3)融券卖空机制未能缓解T+1交易制度对投资者卖出权利约束的负面作用,强化了T+1交易制度对投资者收益的负向影响;(4)投机炒作者能充分利用制度规则诱导散户交易,个股的彩票、噪音特征越强、后续交易日的成交量越大,参与交易的投资者的亏损越大。本文的研究不仅检验发现了现行T+1交易制度的不足,更为基础交易制度改革完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5,(10)
2010年3月31日我国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经过五年的时间,融资融券业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关于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研究也一直是业界学者讨论的焦点。文章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数据,利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融资融券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运用GARCH类模型对沪深300指数序列的波动性、收益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对序列做了拟合与预测,获得了不错的效果。除此,还证实了中国股市存在着显著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8.
利率和汇率水平变化是导致一国股票市场资金供应量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然而,行业板块指数对利率和汇率水平变化的敏感性如何?通过构建双因子理论分析模型,并对2006年10月8日至2008年4月8日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板块指数波动性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板块指数对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调"或"惯性"现象,而且各自的反应速度也有明显差异.行业板块指数波动对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反应特征表明,要实现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整体有效,就必须提高各行业板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中国A股市场现状,分析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作用,在当前阶段,融资融券业务总体规模较小,对股市的影响作用也相对较弱,但是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加大;并且在股市波动中,融资交易属于是Granger原因,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也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而融券交易不是股市波动性的Gr anger原因,对股市的波动性的影响作用也不显著,但融券交易在股市波动中属于是单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8)
回顾了我国境内股票交易制度的演变历程,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的日内回转交易制度,提出我国A股可考虑对信用账户和普通账户都实施"T+0交易、T+1货银对付"的交易结算制度,同时结合涨跌幅限制、交易频率限制等相关措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多空制衡、体现市场公平性、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同时也加强市场风险控制,有利于抑制市场过度投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4年第2季度到2006年第3季度为考查周期,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市场中,在市场整体下降或盘整时期,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越低;而在市场快速拉升时期,则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也相应提高。从较长周期来看,机构投资者与市场波动性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也不能得出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加剧或减轻A股市场波动的结论。因此,不应单纯寄希望于大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来降低市场波动性,而应当着眼于提高市场信息效率和政策透明度等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陈潇  杨恩 《财经科学》2011,(4):17-24
本文基于极大似然函数值准则和赤池信息准则,从众多非对称GARCH模型中选择最优模型来研究中美股市杠杆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沪市和深市都表现出显著的杠杆效应,与美国股市相比沪市和深市杠杆效应较弱;沪市和深市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沪市对深市的波动溢出效应更显著;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GARCH模型族的上海股市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采用GARCH模型族对2000—2006年中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海股市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股指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尖峰厚尾"特点,存在波动的集群性,市场"杠杆效应"显著,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陈  周新苗 《生产力研究》2020,(10):23-27+44+161
运用EGARCH模型,选取2007年2月26日至2020年3月19日沪深300价格指数的日度收盘价格,研究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市收益率波动性和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波动率会平均减小0.002 845个单位,表明股指期货推出有助于减小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2)股指期货的存在下,股票市场1个单位的负"扰动"冲击对市场波动率的影响比相同强度正的"扰动"冲击的影响大29.4%;(3)过去旧信息对股市冲击会更大,且这种冲击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5.
王潇 《经济论坛》2014,(2):65-69
本文运用上海地区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规模、直接融资比例、银行集中度以及其他相关控制变量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的扩张和直接融资比例的上升有利于上海经济的增长,并且金融规模质的扩张比量的扩张更能拉动经济的增长,而银行集中度过高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徐成伟  卞红梅 《经济师》2002,(11):232-233
文章对江苏油田物探公司创建并形成 4T1C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运作机制 ,实施效果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指出建立一套先进的符合行业特点且具有实践基础的管理模式 ,是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GARCH模型,分析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推出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轻微地增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同时信息对现货市场的冲击更强;通过TARCH/EGARCH模型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大了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18.
对外贸易、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和吸收海外人力资本是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利用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其对提升中国技术创新水平、加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探讨了对外贸易、海外人力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VAR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外贸易和利用海外人力资本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存在较强的正效应,而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则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王春青 《经济师》2009,(8):115-116
在高职教育大力提倡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必须重构理论课程体系,注重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设置明确的实训项目,安排好实训项目实现的途径,从而加大实训的力度,深化实训的深度。文章以高职投资理财专业为例,探讨其2+1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相似文献   

20.
笔者依据1979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金融效率和农村金融规模都显著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且影响力次第减弱;农村金融效率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效应,短期影响并不明显;货币化程度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体现为短期效应,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