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12月23日,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进了上海中山东一路27号。联合国贸易网络上海中心就设在这幢带有古典风格的欧式建筑里。我是带着读解它的心情来到这幢外贸大楼的。全球经济跌宕起伏.国内外贸易等经济活动如火如茶.我想知道向有为提高贸易效率,促进贸易发展而牵线搭桥之称的联合国贸易网络上海中心的“前世”、“今生”,尽管这样的一个机构成立才9年。身材高大,一脸英气的“中心”主任李悦回答了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在日本通过艰苦创业获得成功,到决定回归中国市场.上海海微信息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海微”)CEO庞宇明这样解释他们的回归之旅:“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必将会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而上海海微凭借通用且维护成本很低的开发平台HT@Hyway,对进军中国市场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3.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被某人带到一座孤岛上,随身携带了一袋谷种和一些菜种,还有一只小鸡。某人对你说,“现在,你的食物得靠你的自力更生了。我知道你以前没种过庄稼,也没养过鸡,但是我绝对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然后他坐船走了,剩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孤岛上谋生存。你会怎样做?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10,(7):11-12
7月20日,在“沪港金融高管联席会议第二次专题研讨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表示,上海应该尽快开放人民币债券市场.作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另一突破口。”与其一直讨论国际板问题.不如尽早推出人民币债券市场向全球开放。”夏斌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好戏还在后头.百联的成立仅是开始.据悉上海会成立15家类似百联这样规模的集团。为了更有效地面对国际竞争.上海的国资改革正抓住时机,实施“有进有退.能进能退”的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2011,(8):27-27
近年来,“成本上升和人才缺乏”成为了压在传统制造企业头上的两座大山.如何扳倒这两座大山,走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是摆在每一个传统制造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作为国内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行业教一数二的制造企业,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明”)给出了这样的解题方案——营造企业“小社会”.鼓励创新促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也掀开了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篇章。上海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改革”与“创新”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在上海市场经济逐步健全与繁荣的过程中.上海工商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切实履行把好市场主体准人关的职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历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李鸣洲 《上海企业》2009,(10):46-47
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来看.以上海为首的东部地区已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在这一阶段,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近年来由于成本激增,融资环境逐渐紧张.出口环境急剧恶化.上海的纺织生产企业也面临严重的困境,纺织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份额在逐渐减少,地位也逐渐减弱,并呈现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纺织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走出了一条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自救之路”。  相似文献   

9.
翟田雪 《经营者》2010,(11):68-69
这个有着浓厚的上海情结的男人,因为一曲《喜欢上海的理由》而家喻户晓。为力波啤酒量身定做的广告曲,就这样成为陶为民的个人成名作。借助创意表达心声,陶为民不只做了这一件。他在众多4A公司中角逐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条城市形象广告的比稿.将《世界篇》与《姚明篇》包揽囊中,相比其它,陶为民更想化身为片中的“无数个姚明”,拥抱上海的浓情蜜意。  相似文献   

10.
面临金融危机,2008年是上海发展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从整体上看.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津、渝两地的企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本报告主要就2008上海企业百强和津、渝两地企业百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这三个直辖市的企业在成长性、规模、效益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从而为上海本地企业的做大做强、推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乡镇论坛》2009,(25):8-9
江西省樟树市观上镇结合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眼睛向下,密切联系群众,贴心服务群众,形成了“一线两卡三会”服务群众工作法(开通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向群众发送“干群连心卡”和“爱心服务卡”;组建“禁赌协会”、“五老”协会、“婆媳茶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提升了镇村干部服务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上海质量》2011,(6):24-27
6月11日上海市质量协会举办”质量与创新讲坛”。国际质量科学院院长格雷戈里·沃森做了“挑战性时代中的质量管理”专题演讲。在演讲中.沃森先生整合了世界上多位质量大师的经典理论.提出在今天这样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时代.质量管理必须更加系统化。来自惠普、商飞等企业,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市质协、上海质科院的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坛。讲坛由上海市质量协会会长唐晓芬主持。  相似文献   

13.
方言 《上海质量》2006,(12):31-32
2006年12月6日,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质最管理科学研究院首创的”上海质量创新基地“再次受到企业的欢迎.上海市电力公司与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合作的”上海质量创新基地”诞生,这是继3月份市质协、上海质科院与上海移动共建、7月份与上海隧道股份共建创新基地后的第三个”上海质量创新基地”。这一”产学研”的合作机制.整合起参与者的优势资源.构建起质量创新信息和知识共享的平台.使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实现了对接,加快了科研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的步伐.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表明,上海一些著名大型企业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注重创新实践,企业正在成为自主创新“主角”。  相似文献   

14.
壅虎  蔚子 《上海质量》2010,(12):30-32
“上海居,大不易”。几乎所有的人对上海这座城市都这么评价.包括居住在上海的.或不居住在上海而向往居住在上海的。不得不说,在上海居住,成本太大了。因而.上海可以是一个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却从未幻想当个“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市。但是,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给了这座城市以“生活更美好”的希望这是上海市质量协会所作的“上海世博会系列调查报告之七”所显示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张巨声是美菱集团董事长,他统率着一个总资产26亿元、日产值近千万元的企业,就是这样的“大老板”却常算“小帐”:前不久,张巨声因公去日本,已买好从上海飞往日本的机票。但从合肥到上海这段怎么走?他精心地算了一笔小账:第一种方法最舒服、费用也最高──用厂平的车送到卜海.其单程耗油费用408元,路上各种收费290多元、加上吃住等费用,单人成本为1899.33元;第二种方法是乘飞机去上海,然后住一夜,各类费用约913元;第三种方法是当日飞上海,接着换机去日本,其花费仅为一张340元的机票钱;最后,张巨声采取了第四种也是他认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向来海纳百川。人居建筑更是欧风美雨.世界各国风格林立。“一城九镇”的规划也大多是移植、模仿和跟风.而同时城市空间规划又保有许多旧的“规范”.在间距、朝向、限高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合时宜的限制。金地集团与浦发集团合作的上海未来域.定位为“最具差异化的项目”,试图在一个原本规划为动迁房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地产市场正在经历它的动荡时代,不仅市场冷暖未定、各地房价涨跌不均,而且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到市场主体。各路“英豪”对于当前市场的评判和期待也各不相同。在这样一个纷繁的局势中。近来“抄底”却似乎成了各方较为一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媒体上频频出现有关“抄底购房团”、“抄底买地团”的消息,仅从上海出发的团队,除了前往江浙,还远赴美国,其“抄底”触角可谓“全球化”。日前.又传出外资“抄底”上海商业地产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引子 坐在我面前的黄定余总经理,中等个儿,朴实无华,除了高挺的鼻梁给人很深印象外,显得平平淡淡。然而他一开口,却让人为之振奋——他说:“做产品,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品牌!”上海宏星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宏星地板”,在黄总的打理下,就是这样一个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上海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的著名地板产品。  相似文献   

19.
陈钢 《上海质量》2006,(8):60-61
高档轿车“宝马”已成为有车一族的骄傲.成为体现身价的“标志”。然而.正因为“宝马”高档,从外观到内部设施的顶级要求,使维修的要求也更为严格.甚至苛刻。就在这“宝马”修理行业中.近来杀出了一匹“黑马”——在2006年度全国“宝马”修理业务比赛中.经过“过五关、斩六将”紧张激烈的角逐.上海永达集团的“宝马”轿车修理工黄一鸣脱颖而出.夺得了冠军。“宝马”中国公司的外方老总决定:让黄一鸣代表中国分公司,参加于明年举行的全球“宝马”轿车的修理比赛。消息传开,上海永达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都欢心鼓舞,说:“这一下.黄一鸣真是一鸣惊人了!”  相似文献   

20.
《东方企业家》2003,(11):79-80
走在宁波街头,有时候竞有走在上海的感觉。宁波与上海有着几分历史渊源.上海话中的“阿拉”就出自宁波话.甚至有“上海人有60%是宁波帮后代”的说法。现在的宁波更有几分“小上海”的味道。走在中山东路上.林立的商厦.时尚现代的装璜.竞与上海的徐家汇有八分相似。在夜色中随船顺流而上.开始“三江六岸”之旅.感受甬江、余姚江、奉化江的三江蕴育的宁波文化.行过三江口.突然有些恍惚,迷离夜色中的欧式建筑.古老依旧的教堂.仿佛到了上海外滩。导游小姐讲解道:“这就是宁波的老外滩.比上海的外滩还要早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