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RAROC模型提出了一个存贷利差定价模型,认为存贷款利差与违约率、损失率、非利息收入比重、费用率、存放款比例和银行实际资金成本有关.利用我国的相关数据求出了各类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临界值,认为从实际利差来看,我国当前的存贷利差水平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合理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计量模型检验结果表明,1993—2005年,由于利率管制较严,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率及利差与资金的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化程度、银行经营状况等的相关性微弱,存贷利率及利差定价的合理性较低。为配合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本文构建了合理设定商业银行未来存贷款利率及利差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存贷利差是利率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但我国过去无论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银行实际工作中都不太注重这个问题,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麻烦”。有鉴于此,本文试就存贷利差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获得指教。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不断的加快,特别是存贷利差的趋小给一直以存贷利差作为主要收入的商业银行带来严峻的挑战,在加息通道形成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赚取存贷利差来作为主要利润收入的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大环境,传统的盈利模式必须改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发展模式,采用薄利多销经营策略、对客户进行差异化管理、着力降低综合经营成本,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切实防范利率市场化加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率风险,加快业务转型,从而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存贷利差比较与银行业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差收入是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利率体制及经济金融环境的较大差异,决定了两岸银行业存贷利差呈现不同的特征。整体来看,台湾地区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利差水平低,获利空间有限,大陆银行业存贷利差明显高于台湾地区。两岸银行业较大的利差差异为加强合作提供了现实可能,双方应携手合作,分享盈利机会,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是社会间接融资的主体,更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旨在推动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商业银行也通过设立小企业金融部等途径试图化解这一难题。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内在动力,所以融资难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存贷利差实际上是相对的恒利差体制,客观上鼓励商业银行做大放小。从台湾近年来商业银行对客户结构选择导向来分析,缩小存贷利差是台湾商业银行主动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客户对象的根本动因。不解决存贷利差相对固定的问题,就改变不了商业银行的赢利模式,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加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愿。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缩小存贷利差是促使商业银行选择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客户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利差的合理水平及其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彦 《上海金融》2006,(1):24-26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差水平并对利差结构进行分解,并由此认为,目前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但是利差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在我国管制利率背景下,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水平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得出存贷利差对基尼系数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而且比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大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并提出了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放松民营银行准入、加强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以缓解资金供求上的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对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演变历程的概览,还原我国利率市场化下真实的利率风险环境和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揭示利率风险管控重点——利差的合理性,并探寻其忽视内含期权所致的真实利差偏差的重要隐患。实证分析我国存贷利差合理性的基础上,得出存在偏离真实合理水平的结论。由此,提出期权调整利差(OAS)模型,结合金融工程产品分解和期权定价思想,展示其操作流程与方法对比。所得调整后利差,运用于有效久期-凸度管理模型,形成完整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提出了有关风险管理方法工具、银行业务拓展和市场数据系统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兰 《青海金融》2012,(8):43-46
存贷利差的趋小,商业银行依靠赚取存贷利差作为主要利润收入的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大环境。本文从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入手,提出差异化管理、降低综合经营成本,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等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逐步推进,为我国实现经济开放增加助力。对利率最为敏感的商业银行业在利率管制放开之后,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银行业的传统盈利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商业银行利差是否应该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讨论的问题,笔者试图从期权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利差存在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最小值进行一定的度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利差1逐步收窄,信贷市场呈现“以价换量”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存贷利差的演变和均衡利差的界定得到,当前信贷市场竞争已较为充分,商业银行总体利差接近合理水平。未来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路径应重点从降低商业银行负债端利率和强化成本控制两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3.
张彦 《济南金融》2006,(1):6-8,14
银行利差作为衡量保持支付机制和中介作用所耗费单位成本的尺度,其水平的高低会对银行运作及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对我国银行利差水平分析及利差结构分解,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但是利率市场化中利差收窄的趋势将给我国商业银行运营带来一定的压力,未来需要促进我国利差影响的因素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张彦 《金融与市场》2006,(2):28-31,59
银行利差作为衡量银行保持支付中介作用所耗费的单位成本的尺度,其水平的高低会对银行运作及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利差水平及影响我国银行利差的直接因素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但是需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利差主要影响因素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利差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 《西南金融》2005,(12):16-18
银行利差作为衡量保持支付机制和中介作用所耗费的单位成本的尺度,其水平的高低会对银行运作及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对我国银行利差水平及影响我国利差的直接因素的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但是需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利差主要影响因素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银行利差作为衡量保持支付机制和中介作用所耗费单位成本的尺度,其水平的高低会对银行运作及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对我国银行利差水平分析及利差结构分解,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但是利率市场化中利差收窄的趋势将给我国商业银行运营带来一定的压力,未来需要促进我国利差影响因素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地区)的商业银行与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净利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整体来看我国境内银行净利差偏高,但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的银行业净利差水平与我国相差不大。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的依赖性以及央行“法定利差”的限制.是我国存贷利差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利率体系的合理化,利差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源泉,而银行利差作为衡量保持支付机制和中介作用所耗费的单位成本的尺度,其水平的高低会对银行运作及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而研究存贷利差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旭 《金融研究》2009,(1):66-80
合理的银行利差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业务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本文从多维视角度量了银行利差,拓宽了传统意义上银行存贷利差的含义,考虑了中间业务影响的会计利差和反映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的边际利差,并对中国商业银行1998~2006年的利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且偏高的水平,并呈现上升态势,这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对影响银行利差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银行的风险管理对银行利差影响不显著,国有银行机会成本与银行利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利差有一定的影响,中间业务和银行利差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名义利差、零波动利差和期权调整利差是国际上三种最主要的债券价值衡量工具。本文从理论上揭示了三种利差工具的作用原理,并分析其优点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这些债券利差工具的真实交易数据,对三种利差工具进行实际测算,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期权调整利差是目前较为精准的债券利差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