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近几年,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市场发展异常迅猛,而与之相关的汽车后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文章以江苏苏州为例,从苏州汽车后市场发展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消费环境等多方面出发,以点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为切入点,分析苏州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汽车售后服务业成功的经验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对苏州汽车售后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指出了当前汽车维修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汽车维修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采取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汽车工业进步和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而汽车的电子化程度更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据了解,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中高档轿车已占30%以上. 相似文献
6.
呼包鄂的文化产业园主要依托草原文化背景而建立和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仍然差距较大,主要体现为重复建设;产业链短、缺乏产学研合作;专业人才短缺等方面.加快呼包鄂文化产业园的发展,需要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注重人才培养、保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千人汽车拥有量和每公里汽车数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城市道路拥挤与环境污染还将进一步加剧。但依靠"限购"政策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应该构建适应我国汽车时代发展环境的全新城市布局与建设模式,完善适应汽车时代环境要求的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加强智能化、系统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出台适应中国特色的汽车生产与消费政策。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正> 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在经过60年代和70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以后(1973年全球汽车产量是3000万辆,比1950年增长了近3倍),80年代,汽车工业仍不失工业巨人的丰采,一方面伴随着西方经济低速、持续、平稳地增长,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在起伏中缓慢地爬升;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汽车工业视为经济起飞的驱动力,作为支柱性产业对待,致力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实现汽车部分进口替代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的汽车开进了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12.
工业园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园区基础建设所需资金庞大,也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鼓励和引导外资或民营资本参与工业园建设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一个渠道。本文提出以3种不同的模式将BOT、TOT、准BOT等融资方式引入工业圆的建设,为有效利用外资或民营资本提供了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同区位于苏州古城东侧的金鸡湖畔,面积288平方公里。14年前,这里湖塘密布、阡陌纵横;14年后,这里著名企业集聚成群,宽敞马路纵横成网,生态绿地密布,时尚住宅错落成景。从一开始,苏州工业同区的开发建设就把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继建成了环金鸡湖八大景观工程、10个生态公园和主干路网绿色走廊,累计建成绿地24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位列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形成了“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十二苑”的生态园林布局,区域整体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6.8高于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目标值16.8分。今年5月20日,苏州工业同区获首批“国家生态丁业示范园区”称号。 相似文献
14.
议案内容摘编:过去20年,我国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加速与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产业互联网踏步而来,将深刻改变生产方式,传统企业将成为真正的主角。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传统实体产业和新经济的融合过程中,主角实际上应该是实体产业本身。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产业地产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产业、资源、数据为核心的三要素将成为竞争制胜的不二法门,从开发到运营,从增量到存量,从载体到服务,大势所趋,行业也将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17.
18.
历史上最严厉的限车令
2011年才刚开年,中国便再次爆发了惊震全困的“中国大堵车”,大堵车己从一线城市向二三三线城市如山火蔓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保管理逐步收严,涉重产业逐步入园进区,形成专业涉重园区。但是,部分涉重园区仍存在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涉重园区环境规范化管理对重金属污染减排尤为重要。文章以电池工业园区为例,从规划布局、项目准入、三废管理、清洁生产等方面着手,提出电池工业园区环境规范化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reassesses the controversial view which has assumed that, at some point in the future, the global automobile industry, having reached maturity, would naturally migrate to the lead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the markets are growing more rapidly and wages are substantially lower.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threshold facing a developing country seeking to establish a domestic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risen because of two recent developments: the rise of Japan as a major automobile producer; and a new wave of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is involves use of state-of-the-art microelectronics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as well as complete restructing of component supply resulting in considerable unit cost and lead-time advantages.The authors look at what these trends mean for both the OECD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y outline the conventional view in more detail and then present an alternativ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y. New policy op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spotlight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