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房地产》2008,(7):71-71
市建委、市规划委、市文物局目前联合出台《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对本市旧城内除文物建筑以外的街巷、胡同、四合院等古建筑以及近现代建筑的修缮保护、使用功能改造以及市政设施改造做出规定。新《导则》自发布之曰起正式实施,原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文物局发布的《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风貌修缮标准》(京国土房管房[2004]293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2.
日前,北京市国土房管局,市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风貌修缮标准》(京国土房管房字[2004]293号)(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突出北京传统民居文化的基本构架,强调延续胡同、院落的原有布局,并针对旧城特点,将文保区内房屋划分为一般房屋和重点房屋两大类,对房屋、院落、胡同都提出了具体的修缮要求,对文保区修缮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对历史建筑逐步实施保护性修缮、改造和利用,使许多优秀历史建筑的原型风貌、文化底蕴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修缮改造中融入现代功能元素,使它们与现代城市风貌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外滩历史风貌区内的“外滩源”等一些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改造、“思南公馆”的成功开发等,均已成为上海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改造利用的成功典范,在海内外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历史建筑修缮工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试从历史建筑实施修缮项目的管理方面入手,结合本市历史建筑修缮改造的实践,试论建立优秀历史建筑修缮保护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古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了一定的损坏,为了保护我国的古建筑,我国采取了很多的保护措施,对古建筑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但是,在古建筑的保护性修缮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工程的多角度全过程造价控制问题。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工程多角度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分析了古建筑修缮保护性工程造价控制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古建筑修缮保护性造价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京房地产》2009,(4):67-67
今后,本市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以及所涉及的胡同整治、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和居民疏散等相关工作,将有更为严格的制度保障。为依法推进本市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近日,北京市建委、规划委、文物局共同制定了《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3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北京旧城的功能区建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士正 《城市问题》2007,(11):29-34
简要回顾了建国后北京旧城城市功能的演变和功能区建设的沿革.通过建立评价体系,从"主导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功能区建设对旧城整体风貌保护的影响"两大方面和六个影响因素出发,对1990年代以来旧城15个建成、在建和规划的功能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北京市1980年代以来的旧城改造进程,从政策驱动的角度分析旧城区对改造的响应。采用多目标决策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市原西城区为例,对其旧城改造做出综合绩效评价。总体来看,北京原市西城区旧城改造综合绩效良好,只有少数几年的政策实施和相关投入与城市发展规律不相吻合。北京旧城改造各项法规的落实和各种经济投入,推动了旧城区经济的发展和旧城风貌的改变,但对社会空间结构优化和景观环境的作用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对中心城区街巷胡同进行改造修缮,使之既能留存古都风貌,又能使生活在其中的百姓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西城区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街巷胡同改造修缮工程。  相似文献   

9.
一、旧城区更新改造的动力 1.实现区位经济最优化 地处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区位条件优越、级差收益高,历来是商业、文化活动的聚集地。通过更新陈旧住房、房地产重新开发,规划并疏通交通线路,修缮市政公用设施,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北京市划定六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危改试点.那么,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如何处理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关系?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危房改造与风貌保护报告会"上,北京市危改办有关负责人称,今后旧城内危旧房改造与历史风貌保护必须同步进行.他说,在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经验基础上,今年市政府要扩大试点范围,计划对玉河、三眼井、白塔寺、烟袋斜街、前门、大栅栏等六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继续进行试点,为文保区保护与修缮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旧城区更新改造的动力1.实现区位经济最优化地处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区位条件优越、级差收益高,历来是商业、文化活动的聚集地。通过更新陈旧住房、房地产重新开发,规划并疏通交通线路,修缮市政公用设施,实现城市居民居住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对中心城区街巷胡同进行改造修缮,使之既能留存古都风貌,又能使生活在其中的百姓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西城区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街巷胡同改造修缮工程。  相似文献   

13.
建城3000年、建都850年的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组织保护旧城风貌的希望,使旧城区内几乎所有的大片改造都停“滞”了,而旧城内大片平房区的居住环境质量在衰落,居民要求危改的呼声日益高“涨”,处于“滞涨”阶段的北京,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体量的快速成长,拉萨市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发生巨大改变.城市的特色风貌和文化景观本底也受到不可忽视的冲击.拉萨是世界知名的中华藏文化承载地,原有旧城地区的独特城市结构阐释了其特有的文化底蕴,这种特有的文化也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拉萨形象.通过对比中华藏文化与中华汉文化的差异性,围绕旧城地区结构的起源和特色,认知拉萨旧城地区城市结构特点.同时结合文化视角重新建构"河谷轴带、中心多廓、分层山水、绿色多廊"的总体布局、延续城市特色风貌、保护高原自然环境和城市历史文化.并在总的结构导引下针对空间场所进行系统性整理修复,从而更好地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特色风貌以及宜居生活等方面进行结构性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旧城住宅更新规划中忽略社会公平、漠视公众参与的现状,试图探索一种新的旧城住宅更新的模式——SR(self-renewal)模式,即自我更新模式,实现旧城住宅自下而上的改造,即由居民自己来改造自己的房屋,真正满足居民需求,实现社会公平,使改造后的住宅既保持传统风貌,又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实现现代化城市传统居住空间的复兴。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旧城是中国古都风貌和传统文化的承载地,也是人口矛盾的集中区。北京旧城人口结构在1990~2010年间发生了重大转变,本地人口不断过滤、向外疏解,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分析北京旧城人口过滤对于旧城保护与更新发展有重要意义。以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人口比例结构、人口集聚度、人口密度等,在北京旧城、分区、分街道层面探讨了总人口、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空间格局的变化,总结出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人口过滤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旧城就业结构变化、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重点学校与学区房分布三方面探寻人口过滤机制。从空间角度,研究人口过滤与空间肌理变化的关联性。最后就北京旧城产业更新和人口疏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房地产》2004,(1):119-123
京政办发[2003]6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同时,努力改善旧城区街巷胡同居民的居住坏境,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群众热切期盼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猛  王君 《中国房地产》2012,(18):66-80
本文对天津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修缮保护过程中墙体、木构件、圈梁及构造柱等加固技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具有代表性典型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将经验做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研究得到最适合风貌建筑采用的结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9,(34):212-214
本文首先对旧城街道环境风貌、设施功能进行现状分析,得出民生痛点,通过研究设计手法,多专业融合、多方位改造的方式进行街道功能、品质提升,探讨不同的设计方案与创新理念,打造更加舒适、美好的市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