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传统民俗节日要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生态保护、活态保护、整体保护、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通过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加强地方特色节日文化挖掘和保护,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郑雪峰 《理论观察》2022,(5):137-139
此次研究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为前提,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改进对策进行了探究,旨在为今后我国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语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其实,最有生命力的东西在民间.就如民俗文化,它深深扎根于民间.专家已有定论,文化是特色的基础,而民俗则是最具特色的文化.因为特色,民俗文化充满诱惑,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就如民俗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它能促进经济的腾飞,并在与经济的碰撞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正面临着传承的艰难,如何能万年传承民俗文化遗产?本刊记者对此采访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创建者、"根脉"文化的传承使者王勇超——记者: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作为全国首家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展示为主的大型民办博物馆,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社会意义。首先请您对关中民俗博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更应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其中更是有56个民族,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与风土人情。民间民俗文化是我国一代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经过一代代人们的传承与发扬,民间民俗文化已成为我国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因此如何充分发掘与保护民间民俗文化尤为重要。本篇论文首先对民间民俗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发掘与保护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3,(31):106-107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课题组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对羌族集中聚集的汶川、茂县、理县、北川等地区的羌族民俗和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对其民俗及民俗文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独具特色的羌绣、旅游等产业.提出政府需要重视羌民族文化的传承,尊重羌族民俗文化习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为羌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文化最初的起源之~,是文化长久存在和发展的记录。它对于人们性情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影响,对于一个地方风格的塑造是潜移默化和持久有力的。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关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指出,原生态民俗文化是一笔巨大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抢救、挖掘、整理、传承的制度,保证其持久延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俏鼠闹新春     
十二生肖、剪纸、泥塑这些都是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和草根文化。如今,他们纷纷脱下了传统的服装,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春节前夕,一批批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商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专家指出,民俗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将是必然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民间祭祀文化源于特殊的历史文化等因素,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营老爷是潮汕地区传统民俗祭祀文化活动,既有能够满足民众心理慰藉、团结族群凝聚力、文化娱乐和传承等积极意义,又有封建迷信思想、威胁社会稳定等消极作用,这一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潮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领民间祭祀文化传承与发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记忆》开栏的话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在广袤的土地上寻找远去的背影,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失落的记忆。本刊从第7期起,推出《民族记忆》栏目,它将原生态地呈现一批原始神秘的民俗和民间绝技。《民族记忆》希望展现给读者的是民间文化意义上的中国,是客观地调查事实,去展现矛盾、去分析原因、从而记录遗产的命运,探究文明的真相。本栏目欢迎广大读者参与,提供稿件、提供采访线索。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世界》2014,(5):112-113
山东省各地民间自发举行的民俗节庆活动不胜枚举,并分布于不同时段,这些活动历史传承悠久,传统年味浓郁。年节时,你可以逛庙会、看表演、品美食,感受浓浓的年味儿。怎么样,去重拾您记忆中的传统民俗吧。  相似文献   

14.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起着民族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共同性和传承性,模式化和生活化等特征。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主要存在生存环境、发展目标、价值取向等困境。为确保民俗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应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快把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间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文化,承载着族群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沉淀民间大众的集体记忆、文化认同与民间智慧。然而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民间文化面临着生存困境,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形成民间文化保护的制度体系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核心,是世界认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黑龙江省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多民族边陲大省,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文化外宣翻译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系统深入地分析、 总结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发现具体的问题,运用"二元共存"外宣翻译策略,切实推进黑龙江省民俗文化"走出去",这才能弘扬和传承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独一无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俗文化宝库中具有重要地位.随民俗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内蒙古民俗旅游的深入开发十分必要.不仅能调整经济结构,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而且还能促进特色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对弥补旅游业结构单一的缺陷,提高旅游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好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对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打造崇左市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对于促进该市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王店大装"是极具民间特色的一项中华传统技艺,它具有历史传承悠久、人文及社会价值深厚、观众认同感强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宣传不到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保护与传承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完善民俗文化传承的法律法规、多渠道培养技艺传承人、挖掘新内涵开发新题材、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传播"老艺术",为传统民间技艺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生态,让"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芒,助力美好乡村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苗族奋争精神是祖先崇拜催衍下的产物,是苗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主要可分为与恶鬼邪神斗、为正义和荣誉的与人争斗及节庆民俗活动中的牲畜互斗等三种类型和层次.祖先崇拜催衍下苗族奋争精神的活态传承揭示了苗族文化衍进发展的内在理路,体现了苗族民俗文化的风格和内涵,促进了苗族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进一步强化了苗族的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意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