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继去年房贷新政出台之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又发布调查报告,预警房地产金融过热,致使长期以来地产开发资金完全依赖银行的“输血管道”被截断,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寻找新“血液”迫在眉睫!自此。地产基金被频频提及。但是它能否担起中国房地产融资创新的重任?它能连接上中国地产业已经断裂的资金链吗?而觊觎中国的海外基金能否真正被国内地产开发商广泛接纳?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投资基金是产业投资基金的一种。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房地产专业投资基金的国家之一,一般的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发起设立开放式房地产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制房地产投资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进行捆绑式运作,形成美国房地产基金合力运作的“三驾马车”。 随着中国入世,金融服务业逐步开放,外资对中国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十分看好,国外资金急于进入国内的房地产开发,但对内地的房  相似文献   

3.
反映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表现的指标 在众多投资工具中,股息收益率较高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基金)应是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选择之一。房地产基金是一项以单位信托基金形式构成的集体投资计划,旨在透过投资购物商场、写字楼、酒店及服务式住宅等房地产,为投资者提供定期的股息收入。  相似文献   

4.
唐志  蒋德锋 《特区经济》2004,(11):190-191
房地产投资信托,是指由政府批准成立基金,公开募集社会大众的投资资金,投资于房地产,获得的收益分配给基金份额的持有人。近一两年来,业界专家普遍呼吁,中国应该尽快制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将现存的房地产基金规范成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并容许其上市。特别有学者指出:中国现在的融资环境与美国出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时的融资环境非常相似,如地产融资困难、信贷紧缩。特别是去年6月出台的“121号文件”中,  相似文献   

5.
外资掘金烂尾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宏观调控以遏制过热的房地产投资,为外资逐鹿中国房地产市场铺下了“红地毯”。近期来中国寻找房地产投资机会的主要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基金,一批著名的海外基金投资机构纷纷活跃在烂尾楼市场。而外资之所以钟情“烂尾楼”市场,是因为烂尾楼交易及开发速度快,适合基金快进快出。事实上,近两年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烂尾楼收购市场,早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基金和投资银行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王乔 《宁波通讯》2009,(7):12-13
一旦提到海外房地产基金,许多人往往立刻想到诸如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大牌企业,在国内一线城市从事大笔收购或是与一些国内明星房地产企业联合开发。国内众多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很多时候可能只有自叹实力不够,无缘和海外房地产基金进行项目合作。  相似文献   

7.
财经事件     
《西部论丛》2008,(1):8-8
我国2008年将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社保基金2007年在股市赚198亿元;夏斌:2008年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开发过度、过分投机 房地产“八宗罪”谁是幕后主谋;推进个税改革 研究房地产税。  相似文献   

8.
李琳 《上海经济》2006,(6):50-52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际地产基金选择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自己攻城掠地的征程.在这其中,不仅有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麦格理等潜行中国多年的重量级大鳄,更有诸如GE、INVESCO、Latitude Capital以及扬子基金等新秀“初露芳容”.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6,(18):49-49
“如果一家外资机构在中国买了一幢写字楼,它是希望能把这幢楼迅速套现。许多外资机构游说搞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到境外上市套现,政府应该加以警惕。”近日,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指出,外资在内地房地产的泡沫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丰树产业私人有限公司(下简称“丰树集团”)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声名鹊起缘于三宗大型收购案——2008年,集团旗下的丰树印度中国基金以1.21亿美元收购北京原摩托罗拉大厦;2010年2月,该基金以29亿人民币收购北京的佳程广场;紧接着于2011年又以193亿港币在香港收购了又一城,成为当年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最大宗房地产交易.  相似文献   

11.
虞蓉 《中国招标》2010,(34):43-47
中国房地产金融业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房地产行业急需创新金融融资工具。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相对于其他房地产融资工具有无与比拟的优势。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中国推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呼声又日渐高涨。本文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概念出发,分析国内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年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房地产发展年会——“房地产企业与国际资本对接”的圆桌论坛上,美林投资银行房地产投资副总裁邓伟、德意志银行房地产投资部中国负责人张虎跃、美国环球证券基金首席投资执行官丁大卫等国际资本的运作者们在对话中传递着一个信息,目前海外有超过百亿美元的国际资本正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虎视眈眈。国际资本尤其看好国内受到宏观调控影响的高档项目,  相似文献   

13.
高韬 《环球财经》2008,(11):80-83
Take—Two“不流血政变”从而控制企业的做法,距离中国还路途遥远。,给中小企业融资,尤其是以房地产为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成为对冲基金在华重点投资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10月12日,各大媒体刊登了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南方稳健成长基金”、“华夏成长型基金”、“普天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安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福泰平衡型开放式基金”、“大成成长开放式基金”等诸多开放式基金品种已经在众多基本管理公司孕育良久,推出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基金,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基金是指证券投资基金,这种理解在中国较为广泛,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基金”两个字,十有八九说的是证券投资基金.广义的基金是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门机构负责投资运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种投资方式.粗略地估计,广义的投资基金大概包含几十种.比如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商品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外汇投资基金、贵金属(如黄金)投资基金、混合投资基金、基金中的基金(以其它基金为投资对象,也称FOF基金)等等.本文所讨论的“基金”是狭义的证券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至今,随着"央行121文件"和"土地公开招标"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国家不断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不仅使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自有资金门槛提高至35%以上,而且使房地产商感受到了近年来最严峻的资金寒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寻求新的融资途径和融资工具,如机构投资者参与房地产投资,卖方阶段性股权融资,上市融资,海外融资。而其中最为活跃的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本文在借鉴和参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现状,论证了我国推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必要性,并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设立和运作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和构想。  相似文献   

17.
引言:所谓房地产重整基金,是指由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出资设立的,对处于“烂尾”状态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收购和重整,以推动项目顺利完工并交付的基金.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的非理性繁荣,特别是房价的持续虚高,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融资方式渠道狭窄,机构单一,对银行的高度依赖性,这些情况存着极大的金融风险,由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的周期较长,资金的回收期也长,其间存在众多不可知的风险,项目本身的盈利性和安全性极大的影响着银行的贷款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发展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为房地产融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的众多的特性恰好适应了目前我国房地产融资难的状况,文章通过借鉴国外REITS发展的状况,对我国REITS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杰 《西部论丛》2008,(7):21-23
自2007年岁末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承认,中国楼市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个楼市的“寒冬”就像南方的“冻雨”那样来得是那么的突兀。时至7月,中国的“寒冬”早已过去,可中国楼市的“寒冬”似乎还没有散去的意思,不少城市的楼市仍然萎靡不振,交易清淡,房价萎靡,土地拍卖价格大跌,连众多房地产大鳄包括恒大、河南建业等已排好的IPO上市计划都由于市场预期太差而被迫喊停。  相似文献   

20.
王怀  吴雪峰 《北方经济》2007,(14):41-4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以房地产为投资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基金运作模式.在美国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成功运营经验.从组织模式来看,它可分为契约型和公司型两种.本文通过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成本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模式在组织结构上的不同特征厦优劣,从而给出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模式选择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