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2014,(1)
温州瑞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浓厚的乡村民俗文化,是温州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瑞安乡村旅游在当地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由此大力发展瑞安的乡村旅游业、闯出一条具有瑞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之路就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而极具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当地乡村对民俗文化认识不足或不到位、盲目追求现代化建设,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效益。应重视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杜绝生搬硬套,野蛮开发,达到营造合谐社会,民族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为案例,对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及乡村振兴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十八洞村乡村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层次较低,对乡村振兴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改善当地居民生计资本、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激发居民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起到正效应作用,但同时也带来治理主体不完善、当地物价上涨、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等方面的负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村民参与、产业融合、城乡互动、生态保护等对策建议,以期帮助同类地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论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贵州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条件、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重大意义、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的甄选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在结合当地的民俗特色的基础上,考虑到游客的旅游需求进行选择的。在提炼旅游民俗文化资源上也讲究把旅游进行类别上的划分,整合不同的资源特点,把区域上的不同结合起来,打造那些精品的旅游线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对区域间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甄选和提炼,形成了四个主题旅游项目,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少数民族风情游和体验边境旅游。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保定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以及旅游发展大会在保定的召开,为其发展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仍然有诸如发展质量参差不齐、民俗文化缺失和挖掘潜力不足的等问题制约其发展。鉴于此,本文梳理了保定市乡村旅游资源,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发展策略,力争使保定市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业地域特点鲜明,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乡村旅游在黑龙江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受历史与地缘因素的影响,其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从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加以改进,使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早日走向成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热点,受到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禀赋优势。但是,目前当地一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如何使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晓梅 《商》2014,(36):256-25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的可支配资金以及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旅游业也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是以田园风光、农家乐、乡村民俗文化等组成的新型旅游形式。我国的乡村旅游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为我国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的巨大力量。然而,乡村旅游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就以乡村旅游作为切入点,深刻探讨乡村基旅游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的天然优势,兼具学习、考察、观赏、度假、购物和娱乐特征的旅游活动,其主要通过农村乡野的田园活动、朴素生活和自然风光等旅游游客,即为农事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文化景观和传统民俗文化。在知名旅游品牌—凤凰古城的推动下,凤凰景区核心周边的区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诸多边缘型的乡村旅游景点。当前在旅游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和残酷,发展迅速的凤凰乡村旅游需要有效地提高其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其生命力和竞争力体现在民俗文化的独特性、神秘性、原生性、体验性、地方垄断性等方面。然而信息化及其带来的文化全球化却不断的削弱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发达地区文化拥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带来文化传播优势,潜移默化了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心理和观念,改变着当地人们的行为,形成了事实上的文化霸权,使独特的民俗文化在信息化浪潮中逐渐被同一化和平均化、被变异甚至消失,从而削弱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沈周延 《商场现代化》2005,(32):192-193
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其生命力和竞争力体现在民俗文化的独特性、神秘性、原生性、体验性、地方垄断性等方面.然而信息化及其带来的文化全球化却不断的削弱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发达地区文化拥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带来文化传播优势,潜移默化了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心理和观念,改变着当地人们的行为,形成了事实上的文化霸权,使独特的民俗文化在信息化浪潮中逐渐被同一化和平均化、被变异甚至消失,从而削弱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中国的乡村旅游需要在"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框架下来理解和实践。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具备开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和条件。在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规范引导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成果显著、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由于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接待条件等限制,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受到一些影响和制约。但通过做好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分类推进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和特色化建设,围绕乡村旅游构建产品体系,做好乡村旅游的宣传和促销等,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将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旅游事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想要保证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并结合自身的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创新,最终保证乡村旅游具有独特性,以此来增加客流量,为地方旅游业带来收益。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湘西州的境外游客主要来自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其次是欧美地区。主要动机是休闲观光、体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当地恬静舒适的人居环境以及购物消费。湘西州旅游想要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必须抓住自身的优势,打造差异化和系列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品牌推广,创新宣传方式,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保护民族手工艺,开发乡村民俗旅游。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前往乡村进行旅游.在乡村旅游营销过程中,旅游品牌主要对四种特质进行营销,包括自然山水、农业景观、聚落生活及民俗文化,本研究探讨了景观特质营销对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此外,本文也探讨游客期望与游客涉入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游客动机的调节作用.在自然性动机下,自然山水与农业景观特质...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延伸。在各地依托当地民俗文化大力开发民俗旅游的同时出现民俗同质化、庸俗化、商业化、虚伪化现象。针对此种现象,本文提出了在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时,提出了要从加强宣传,注意引导、谨慎规划,合理开发,健全制度,有章可循三条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安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境内山川秀丽,古迹繁多,民风淳朴,文化灿烂,民俗资源十分丰富,民俗文化形式多样。根据安徽民俗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性特点,对安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更新提高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档次、开发宗教旅游产品、打造知名节庆或演艺旅游产品、开发当地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建议,为安徽民俗旅游的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头戏 2006年到2009年,黑龙江省依托"三农"资源、国家政策和产业机遇,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发展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战略重点和对策措施,结合农业游、休闲游、风光游,进一步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迅速规划并合力推进,由落后地区跃升为全国乡村旅游的中上游省份。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也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北京乡村旅游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在为城市居民带来新的休闲娱乐方式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模式,为农民收入带来了巨大契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存在着规模小,无统筹规划,盲目经营,忽视文化内涵,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统一规划。注重营销策略。把握多元化、特色化、参与性、合作性原则,充分结合周边的自然景观,发展独特异地缺乏的农业景观,有机结合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民俗文化,实现乡村旅游项目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