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三个要求:第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第二,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第三,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2.
李长春 《会计师》2009,(3):96-97
<正>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通俗地说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亦即资产计价时从低,负债估计时从高,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按  相似文献   

3.
谨慎性在会计在财务保告信息时要注意的一项重要原则,国际相关法律规定,在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需做出财务预计时,才可在判断中选择谨慎的原则,使得资产和收益或负债等都达到平衡状态,防止商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谨慎性原则是一项从国外引进的会计原则,在相关工作和实践中通过合理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试对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的要点和建议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杨弋 《时代金融》2015,(2):177+183
谨慎性在会计在财务保告信息时要注意的一项重要原则,国际相关法律规定,在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需做出财务预计时,才可在判断中选择谨慎的原则,使得资产和收益或负债等都达到平衡状态,防止商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谨慎性原则是一项从国外引进的会计原则,在相关工作和实践中通过合理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试对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的要点和建议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谨慎性原则又称健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在不确定因素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入,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日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值准备规定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保证了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利用减值准备积极设置秘密准备,随意确定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不提或滥提或违规冲回减值准备,恶意操纵企业利润,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严重妨碍了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兆华 《金融纵横》2001,(10):33-34
会计核算中的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的会计判断应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和费用,尽可能合理地估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三个要求:第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第二,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包括:安伞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它们共同保证了银行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总局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推出"骆驼评级体系",从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收益状况和流动性五个方面衡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质量和安全经营程度.本文拟结合CAMEl.和"三性",依据财务报表.运用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梁刚 《财政监督》2004,(3):36-38
会计谨慎性和审计谨慎性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原则,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拟对其作一比较以加深认识。一、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原因及目的会计谨慎性产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十九世纪,在当时,会计人员存在着强烈的灾难意识,而真正的起因是会计估计和不确定性。由于会计信息有些由估计而来,而未来又具有不确定性,极难正确估计。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时,以对本期净资产及利润较为不利者为准,以求稳健。其具体做法是:于资产计价时从低,于负债估计则从高,不预  相似文献   

11.
稳健主义又被称作稳健性原则或谨慎性原则,是保守主义观点在会计中的体现。它要求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的会计处理时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即当某一事项存在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反映的前提下,尽量预计一切可能的损失,而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以避免高估收益和资产、低估损失和负债,使企业会计核算留有一定的余地,提高应付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商业银行实施谨慎原则的现实意义 谨慎原则又称审慎原则、保守主义,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会计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以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加以合理估计.比如,在存货、有价证券等资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相应的减记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减记金额记人当期损益.谨慎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李素芬 《时代金融》2013,(27):11-12
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明确的规定,在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切实的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对可能发生的费用与损失进行合理的核算。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也非常明确的指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应当对谨慎性原则予以遵循,不得多计收益或者资产,不得少计费用或者负债。由此可见,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是尤为重要的,因而研究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本文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简要的探析了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的蓬勃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它是实现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的重要保障,也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职业判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本文从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以及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体现,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弊端以及解决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运用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财政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原则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承认谨慎性原则的科学性,并有选择地应用了这一原则,这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大突破之一,也为我国银行会计实行谨慎原则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一、正确理解谨慎会计原则谨慎原则也称稳健原则或审慎原则,是指会计部门在处理各项会计事项时必须持稳键或审慎的态度,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应当合理预计并予入帐,而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则不能提前入帐,谨慎估计资产和利润…  相似文献   

16.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谨慎性原则是及其重要的原则之一。企业在对不确定因素进行会计核算时离不开谨慎性原则。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并合理利用,可促进企业获得更大利益,在运用企业谨慎性原则的过程中做到认真、谨慎、真实,从而有效的发挥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准备金也称资产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根据谨慎性原则,定期或年度终了时对资产进行清查,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准备。实施谨慎性原则,合理估计风险损失,及时、足额提取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有利于充分披露银行的经营风险,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1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涵义《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十二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经济业务时,遵循谨慎性原则是财务会计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企业会计中之所以要提出并实行谨慎性原则,主要考虑到企业经营存在着各种风险,为了规避风险,就要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实际到来之前能够提前化解风险,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建立在稳妥的基础上。由此看出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保存和壮大企业的实力,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保护投资者的长远…  相似文献   

19.
所谓稳健会计政策,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坚持谨慎原则(又称审慎原则),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会计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加以合理估计。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太理想,保险资金在国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应有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如何衡量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在谈到保险资金运用时,理论界几乎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在保险资金的投资走向以及在具体的投资项目中,应当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基于保险业自身的性质,基于保护被保险人正当权益这一根本出发点,这“三性”中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就处于首要的需予以特别考虑的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根据这一条款,保险资金运用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上就被是符合安全性原则的,那么这是否在真正意义上保证了保险资金的安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