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物流现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对绿色物流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各城市的定位及加强各城市在物流领域的分工合作;制定严格的标准及运用激励机制;加强绿色物流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之一,但承载压力和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其综合承载力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足。本文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切入点,从经济、资源、科教、医疗卫生、交通和环境承载力6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城市群内13个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据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区域之一,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文章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产业份额的结构变化来研究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发现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天津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低,这主要是由于北京的产业正在向天津和河北转移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5.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增长乏力,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且以省际差距为主要突出问题。制度壁垒阻碍生产要素流动和缺乏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都市圈是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有助于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和提升京津冀承载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京津冀包含京津和石家庄两大都市圈,双圈耦合可形成京津冀的“圈”“群”结构,共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因此,应重点发展京津和石家庄两大都市圈,京津都市圈已处于成熟期,重点在于提升整体竞争力,石家庄都市圈尚处于萌芽期,重点是提升石家庄城市能级。  相似文献   

6.
城市流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网络联系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晨  曾坚 《城市问题》2019,(1):78-83
  相似文献   

7.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城市间的联系以京津为中心,向外依次减弱,外围城市间的相互吸引力明显不足,城市间的联系度普遍偏低。认为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城市合理分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区域交通一体化体系,成立政府协调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9—2013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结果显示,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天津、唐山、石家庄等城市,承德、衡水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低,而沧州、保定、邢台的经济发展变化最大。因此,要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必须提高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处于中下游水平的5个城市。要实现该区域内部要素之间的流动,促进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趋于一体化,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基于承载力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是我国实施十一五期间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以省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单元,采用2006年的统计数据,选取20个统计指标分别从资源、环境、经济三个角度,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承载力和承载压力,进而构建承压度指标作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整体承载压力相对较大,建议作为优化开发区;而吉林、云南、湖南、江西等地区承载压力相对较小,建议作为重点开发区。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也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动力所在,因此对协同机制研究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京津冀区域各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北京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部局,2015年北京第三产业占比已经接近80%,天津产业结构接近"三二一",而河北仍是"二三一",但京津冀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则是"三二一"。基于这种差异,寻找协同机制的突破点,然后选择可操作的运作策略,并以首钢、北汽为例,探索产业协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指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另一方面,抓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衔接,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无缝对接。从处理好人口、经济和生态关系的角度,提出要改变人口向首都过度聚集现象,就必须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周边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最后,围绕提升区域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促进人口迁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效疏导首都人口压力等问题讨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工业源大气污染排放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能源消耗强度最大、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全国钢铁、火电、水泥等重工业集中发展区。考虑到京津冀严峻的大气环境形势和区域间大气污染物跨界传输的现状,开展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需要明确大气污染排放的空间集聚特征。基于京津冀2013年企业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应用核密度空间分析工具模拟了京津冀工业源大气污染排放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京津冀钢铁冶炼行业、电力热力行业、非金属制品业以及基础化工是京津冀主要大气污染排放行业;(2)工业源大气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唐山、天津、邯郸和石家庄,合计占到整个区域SO_2和NO_x排放的60%和64%;(3)京津冀区域SO_2和NO_x排放密度高于5 t/km2的区域分别占整个区域面积的19.3%和19.1%,在唐山、石家庄、邯郸、天津、保定、廊坊等形成集中的大气污染集聚区。针对上述重点污染行业和污染排放密集区域,应开展区域协同综合治理,通过区域间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措施,提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雨蔓 《价值工程》2021,40(13):81-8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进,创新创业人群不断涌现.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是推进这一政策的主力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文章重点研究构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并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京津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论文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环境治理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目前,京津冀产业转移已取得较大进展,顶层规划设计趋于完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转移模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京津冀产业转移还存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承接错位、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不明显、区际产业分工水平不够高、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不紧密、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建议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重点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打造跨区域新兴产业链集群、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构建有利于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18.
白思然 《价值工程》2014,(7):171-172
邢台市处于京津冀都市圈辐射范围,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目前区域内的分工合作已具备一定规模。然而,邢台市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中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承接并大力发展了一些转移产业后却形成了巨大的环境威胁。邢台市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协同京津等中心城市共同进步,如何建立"两型"社会,需要我们开拓思路,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目前,京津冀产业转移已取得较大进展,顶层规划设计趋于完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转移模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京津冀产业转移还存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承接错位、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不明显、区际产业分工水平不够高、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不紧密、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建议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重点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打造跨区域新兴产业链集群、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构建有利于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20.
Segregated Networks in the C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greg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ersistent features of urban life and, accordingly, one of the main subjects of enquiry in urban studies. Stemming from a tradition tha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Chicago School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ocial segregation has been seen as the natural consequence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space. Such naturalized understanding of segregation as ‘territorial segregation' takes space as a surrogate for social distance. We propose a shift in the focus from the static segregation of places—where social distance is assumed rather than fully explained—to how social segregation is reproduced through embodied urban trajectories. We aim to accomplish this by exploring the spatial behaviour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s networks of movement that constitute opportunities for co‐presence. This alternative view recasts the original idea of segregation as ‘restrictions on interaction' by concentrating on the spatiality of segregation potentially active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social contact and encounters in the city. This approach to segregation as a subtle process that operates ultimately through trajectories of the body is illustrated by an empirical study in a Brazilian 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