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预算是预算批复、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一个规范、合理、符合课题要求的经费预算书是科研课题顺利执行、实施和验收的保证.文章结合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律、办法、规定等要求,就做好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预算,从预算编制的准备、预算编制原则、预算编制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编制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预算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虽然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有所提高,但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具体措施,责任落实也不到位;在科技计划实施中缺乏一支既懂科技又懂知识产权的专门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管理在制度和实践上没有实现有效结合。正在实施的国家"十五"科技计划将努力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并纳入到科技计划  相似文献   

3.
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工作中,项目与专家的匹配工作非常重要。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中项目与专家匹配的现状,分析了立项评审中项目分组与专家匹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规范项目申报材料和专家相关信息、智能分组及专家精准匹配的建议,以期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国家科技计划是打造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而项目评审是对其进行风险控制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如ChatGPT的突破性发展将大大推动其与项目管理等多领域的交融发展。目前,项目评审面临评审专家失信、国际化评审滞后、评审负荷过重以及专家库管理不足等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充分利用类ChatGPT在项目评审工作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教育培训、翻译、评阅和专家库管理助手,为推动项目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0—2017年科技金融发展与上市中小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揭示科技金融发展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以及政策性科技金融与市场性科技金融之间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政策性科技金融与市场性科技金融之间的替代效应略大于互补效应;商业银行贷款和创业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仅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间接抑制其技术创新;资本市场融资不仅直接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而且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间接抑制其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北京是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最多的省市。通过比较有产学研合作与无产学研合作的课题特征和产出效益,以及北京地方单位所起的作用,发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带动了北京地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了首都区域创新能力,而且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扩散改善了民生。  相似文献   

7.
韩国国家科技计划评估模式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计划作为政府促进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性工具之一 ,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韩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实施科技立国政策的同时 ,非常注重科技计划的管理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计划评估模式。这一评估模式在指导思想和运作过程方面具有许多新意 ,有许多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近期国家出台了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将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整合以往的各类科技计划,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陕西省目前的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背景下,陕西省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和管理也应当进行调整,以使管理更加符合省情,内容和定位更加符合地方的科技发展需求,逐步实现科技计划的专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根据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年度统计数据,分析了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及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我国基于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表明,我国整体经济竞争状况一般,经济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结合我国相关数据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外部风险因子、经济运行因子、增长动力因子、低碳因子等四大因素是构建我国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2.
孙文杰  沈坤荣 《世界经济》2007,30(11):32-43
本文重点考察了技术引进(FDI)对内资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对1998~2004年行业层面大中型企业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处于10%、25%、50%、75%分位的中等技术创新强度的行业来说,技术引进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较明显,同时当内资企业生产率处于外资企业生产率的40%~95%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游达明  欧阳乐茜 《改革》2020,(5):122-138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农业科技创新由政府行政计划推动和控制,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由市场供需决定。在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参与主体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解析和评价了政府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同时建立了由市场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分析框架,梳理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构建我国由市场决定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基本要求和改革方向。研究表明:政府应积极在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管理协调和公共服务发挥积极的作用,弱化其在科技创新和转化等环节要素配置的调节作用,我国必须走市场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明确参与各参与主体的地位和作业,建立长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运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研究科创政策工具及企业自身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路径组合。结果发现:(1)制造业企业提高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路径存在差异,前者主要有环境保障主导路径、供给 - 需求 - 环境三元驱动路径和供给 - 需求推拉路径,后者主要有供给 - 需求 - 环境三元联动路径和需求拉动主导路径;(2)不同类型企业对科创政策工具的需求存在差异;(3)科创政策工具协同组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乐  郭志钢 《科技和产业》2024,24(14):93-99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并且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以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量、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得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质强化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负向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量和绿色技术创新则弱化了这种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拓展Feder两部门外溢模型,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外溢模型来考察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对技术外溢效果的影响.采用1991-2003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存在显著的技术外溢,中部地区技术外溢则集中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同时西部地区出口贸易技术外溢作用不显著.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各类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外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均是影响技术吸收的重要变量,同时金融发展水平的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袭著燕  赵慧  张弛 《科技和产业》2014,14(11):99-103
利用与山东科技创新相关的统计数据,评估2006年至2012年该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2012年山东省科技创新政策整体实施效果优于2005年。其中,科技创新需求政策实施效果突出,科技创新环境政策有待加强;科技创新供给政策虽然在数量上占比最大,但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水平。建议山东省应抓紧制定促进经济大环境发展的创新环境政策,重视科技创新供给政策落实到位,保持创新需求政策高效引领。  相似文献   

19.
李玉凤 《科技和产业》2021,21(10):86-90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科技水平发展的直接体现.以《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数据为基础,对宁夏2015—2018年创新能力综合水平在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个方面进行短板指标分析,提出增强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创新物质投入强度、提升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等7个方面的方向性对策建议,为宁夏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向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00-2013年全国29个省市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的R&D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R&D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自主R&D投入的产出效果要大于商品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的技术扩散的产出效果;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入扩大了东部地区的研发优势,抑制了中西部地区研发水平的提升。同时,文章就如何加强开放过程中的技术引进和缩小区域间科技实力的差距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