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应长期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各种观点纷呈涌现,令人目不暇接。本文力图从几个大的方面来展现这一现实,并简要提出笔者对这类热点问题的思考。该文因内容较多,篇幅较大,故拟采用连载形式发表。本期首先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性的热点问题,它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有无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及其基本特性三个方面。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应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人存在的本质特性,哲学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我们遭遇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哲学和语言同在思维的天空里,为人类提供得以栖息和存在的方式。人类哲学地、诗意地栖息于此。  相似文献   

3.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创新在理论层面上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要做: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确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效回答当代问题,并且证明自身终结了全部近代形而上学;其次是要在解释学意义上展开同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对话;第三是存在论基础阐释,揭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的伟大意义;第四是发扬批判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澄清前提,划定界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人类智慧的升华,是人文知识的核心。它集知情意、真善美于一身,是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长期发展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首先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然而,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当前大学生却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缺乏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地位,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内容,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这一理论也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标准。把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关系,引伸理解为思维和存在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关系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只能从二者谁是本原的意义上去理解。而这种“本原”的关系,不能完全用“谁决定谁”来说明。它表明的是思维对客观存在的依存性及客观存在对思维的根源性;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那种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而第二方面则是非“根本”的,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意的,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看,一脉相承体现在五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脉相承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性。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人物,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尤其是他在上海时期写成的《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了通俗解读,对几次错误思潮进行了理性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范畴,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文本,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应用。本文的观点是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研究主客体问题对认识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实现人和社会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鉴于科学界的门庭若市和哲学界的门庭冷落的事实,本文认为哲学在科学处于强势时代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的关键是确立和发挥哲学的后科学性和综合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既是后科学形态的哲学。也是综合形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应通过审视当代人类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工业实践,指导人们正确地对待人类的历史使命。继而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还原论”的超越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的哲学教科书习惯于按照“还原论”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范畴,结果把精神现象这种复杂的运动形式简单化,抽空了人类意识的丰富内容,而且很容易坠入庸俗唯物主义。当代科学发展及其引导的思维方式变革,宣告了“还原论”的不合理性,启发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革命的辩证法、科学的实践观超越了“还原论”,它和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并行不悖。按照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坚持对意识范畴唯物、辩证、实践的理解,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观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易杨 《企业家天地》2009,(5):213-2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地位极其重要.为了正确而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采取多维视角,纠正机械论、简单化、绝对化等倾向,澄清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那些模糊观念.  相似文献   

12.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五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分工理论是研究社会发展运行机制的重要线索,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精髓和核心内容.马克思的实践观的历史发展为当代实践提供了世界观的指导和方法论的提示.  相似文献   

14.
全球生态问题渐趋严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建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维度、梳理蕴含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生态意蕴的同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从制度、技术和消费三个维度对西方生态问题展开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主张要解决当代的生态危机,就应该实行制度和价值观的双重变革,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寻生态危机产生根源及解决路径的思路和方法为我们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笃信和坚守的政治理论,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我国的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笃信和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必须的品质。在大学生中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热潮的目的在于打牢笃信和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本文就我国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革,为了迎接新经济的挑战,解决日益复杂和日益增多的新课题,高等学校必须着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师在教育学生勤奋学习、掌握应用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上一般把本体论看作是关于有或存在的学说。本体论问题能否和应否被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所持的观点归纳起来有四种: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物质——实践本体论和自然本体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原著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只能是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从未停止过研究本体论的进程。从古代本体论实体的存在,到近代认识论转向的存在,再从现代哲学语言转向中的存在到解释学理解中的存在,相应的本体论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由传统的实体本体论发展为精神本体论。伽达默尔从哲学本体意义上来讨论人类的理解经验,从人的基本经验出发,通过回答"理解何以可能"建构起了理解本体论。哲学解释学并不是一种精神科学方法论,也不是一种为了避免误解的艺术,而是首要的或者根本上说是一种本体论。这种本体论要探究的是我们世界经验总体的关系,证实理解是存在的基本特性。从理解这一赋予存在新意义的本体论层面,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理解本体论理论框架进行简要梳理,便于具体分析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自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以来,尤其是建国5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走过一条伟大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在世纪交汇的时刻,认真回顾、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所走过的历程,展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前景,有利于我们在新的世纪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思想轨迹及其启示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世界化和民族…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一般,工匠精神是特殊,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因而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分析是可能的。工匠精神的哲学分析可以从工匠精神体现的主体性、工匠精神体现的实践性、工匠精神体现的辩证性、工匠精神体现的逻辑性、工匠精神体现的社会性五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