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荫臣  张云鹏 《秘书》2011,(1):40-43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了一本《为什么读经典》的书,他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考察报告》)就是一篇公文中的经典作品,不仅每一次阅读都给人以新的收获,而且对于如何写好调查报告有着极大的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管理     
王缨 《中外管理》2005,(4):103-103
读“杂”书的老板 第一次见到中国发动机行业名宿玉柴董事长王建明时,他就坦然地谈道:”我从来不读“书”.唯一看过的一本西方管理著作还是当年要应付领导干部考试才拿过来翻翻。那是一本杜拉克写的书。所以选中这本书,也是因为它非常薄,很快就翻完了。但是随手一翻,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看到其中有一句话:“谁都可以做管理”,那就是说,我这样的人也可以搞管理,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许多事,但遗憾的莫过于:本是力所能及却因无动于衷而悔恨终生。英国利希菲尔德市有一个小书店。一天早晨,外面下着大雨,店刚开业。店老板——一个白发老人将一些书装进了一只大篮子里。他不停地剧烈咳嗽,时不时要腾出一只手捂着腰才能减缓痛苦。他显然病得不轻。“塞缪尔!”他喊道。在一个角落里,一个年轻人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厚厚的书。“塞缪尔!”老人又喊了一遍。塞缪尔仍然沉浸在书中,没有回答。老人又是一阵咳嗽,然后第三次喊道:“塞缪尔!”“什么事,爸爸?”这回塞缪尔听到了。“塞缪尔,”老人说,“明天是市郊尤图克…  相似文献   

4.
读伟人的书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要说读伟人的书,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进步与成长。正是高尔基的一套丛书丰富了我的童年,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中,我刚认识些字时,读了根据高尔基自传《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编绘的一套小人书,书中画面精美,令我爱不释手。几十年过去了,虽已很难找回这套小人书,但是书中“夜睡棺材”、“刁蛮的大母鸡和小母鸡”等场面却深深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小人书从高尔基童年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开始,一直到进人社会乃至革命大熔炉这个复杂艰难的“大学”,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而坚强的人,展示了他在艰难时世的悲惨世界里所遭遇的种种艰辛与磨难。在那个只有标语口号的文化沙漠时期,这套小人书仿佛沙漠中的绿洲,让我感受到一片适宜人性滋养延伸  相似文献   

5.
《英才》1998,(5)
●《中国不当“不先生”——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去年的时候,有一本名为《中国可以说“不”》的书,突然火了起来,被称为近几十年来中国人所写的一本对西方震动最大的书籍。不过不知道是中国人的偶然还是必然,有人说“不”,就肯定会有人说“不要不”或是“不不”以及“为什么要不?”这本今年2月份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中国不当“不先生”——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一书,还是没能免去这个俗  相似文献   

6.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经济发展的惊人成就,被誉为二战后“世界奇迹”之一。这是一本“科教兴国”的书,这本神奇的书值得一读,值得回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的两本经济学书中,都讲到同一个故事:两个经济学家在街道散步,年轻的经济学家突然发现大街上有一张100美元的钞票,便对年老的经济学家说:“那不是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吗?”年老的经济学家很有把握地说:“肯定是假的,不然早就被人捡走了。”年轻的经济学家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两个人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散步去了。  相似文献   

9.
《庄子·天道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工匠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休息时,轮扁走上堂来问桓公说:“不知君王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圣人之言。”轮扁叹了一口气,说:“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桓公大怒,说:“寡人读书,匠人怎能随便议论。好!如果你说得出道理便罢,倘若说不出道理,我可要治你死罪!”  相似文献   

1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名人的哲言:书是我的“家当”,这是鄙人的爱好。  相似文献   

11.
《山东企业管理》2014,(10):90-90
法国谚语说:“打开一瓶法国葡萄酒,就像打开了一本书”。波尔多每一个葡萄酒庄园都是一本厚重的书,记载着各式不同的葡萄酒故事。在不同的信仰面前,葡萄酒也被赋予了更高意义的精神内涵,表现着各自不同的个性。在众多波尔多酒庄中,法国波尔多古佳酒庄以其悠久的历史感,贵族的传承性,还有许多人文趣事,在当地的酒庄中显得尤为特别。  相似文献   

12.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油你得知道去哪里。装了太多的油就变成油罐车,我看太多的人读了好多的书,两种人不太会成功,一个是不读书的人不太会成功,第二个是读书太多的人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是吹吹牛,我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别读太多书。  相似文献   

13.
书问书答     
枕戈 《审计月刊》2004,(12):58-58
关于读书,汉代学者刘向有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诚为至理。但说的不够通透。书药如何医愚?我以为,一为书问,即读书首先能够引人思索,使人脑瓜子里多了些“为什么”。一为书答。即读书又能使人对诸多“为什么”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4.
张海迪 《秘书工作》2010,(11):46-48
像很多人一样,我最初学习英语时曾想,什么时候我才能读一本厚厚的原文书呢?那时候我还不太敢想将来能不能翻译一本厚厚的英文原著,我知道这需要时间,更需要丰富的阅历。可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读一本英文原文的书。第一本是朋友N送给我的旧书,  相似文献   

15.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的.一书在手,你便可以和古今中外的学者文豪们畅谈人生、交流心得、探讨学问、辩论是非。而他们也总是坦诚相待,把自己的思想精髓全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心扉。这时.你只需稍稍精品细读.  相似文献   

16.
辣言辣语     
看相亲节目,最讨厌的就是某些内心物质的女孩,口口声声说要找一个“能够读懂自己”的男人。想说,你们就是一本看图说话,总共也就三页:一页画着车子,一页画着房子,一页画着票子。很难读懂吗?——微博语录 酷评:想说。大部分男人也希望女人是只有三页的书,第一页漂亮;第二页年轻;第三页听话……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文化》2007,(3):73-73
不久前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欧洲某书店有三种书积压,就在店准备削价出售时,有位员工献计——将此三种书各送给总统一本。于是,一本书很快就送到了总统手里。过了几天,书店询问总统对书的感受,可总统整天忙于公务,根本无暇看书,只得礼节性地说:“此书还不错。”听到此话,书店如获至宝,马上打出“总统最喜欢看的书”的牌子。人们觉得总统都说好,一定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就纷纷购买。不久,这家书店如法炮制,把第二本书给总统送去,总统得知上次被人利用,这次没好气地说,此书糟透啦!不料这次比上次更管用。人们都想看看“总统最讨厌的书”究竟怎么糟糕。而当总统接到书店送来的第三本书时,他接受上两次的教训,一言不发,保持沉默。谁知这又成为书店最成功的广告——“总统懒得看一眼的书!”至此,这家书店积压多时的三种书全部兑成了现钞。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的古人说:“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为什么 要读万卷书?因为一本书 有一本书的观点所以要读 万卷书。在书籍当中,最 为宝贵,最值得珍藏的书 籍有三类:一是资料性书 籍:资料全面、系统、丰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魅力     
有情趣盎然,令人捧腹,一读就不忍释手的书,这类书可以消闲,可以娱乐,久读不觉其苦。也有哲思深邃,艰涩拗口,不正襟危坐、不三更灯火五更鸡鸣下番苦功不能有所获得的书,非头悬梁、锥刺骨不能消除倦意。所以,读书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苦趣。但只要用心品读,那些看起来面目狰狞、味同嚼蜡的书,也会散发出知识的魅力,引人神往,给人教益,启人深思,催人奋进。正所谓:读书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还记得那年我在准备考注册会计师,捧着厚厚的几本考试教材,有人问我:“你考得过吗?”我回答:“不知道。”事后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会说不知道?不久,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的《审计》教材上赫然写着:“注册会计师不得对未来事项的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你看,《审计》教材是如此地善解人意、富有  相似文献   

20.
绝不滥读     
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我们读书之前,要谨记一个原则——绝不滥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