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人们生活、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消费金融得以快速发展。在该形势下,商业银行需加强消费金融研究,寻找有效的创新发展途径,实现转型升级。文章从金融科技、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概念界定入手,阐述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基于发展现状探索有效的创新途径,如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人才储备、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制定信誉划分制度以强化风险管控,以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优劣势,并指出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金融产品、维持并发扬信用卡业务优势、积极的和消费金融公司及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这样才能够提高消费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促进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诞生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产物,其发展扩张与网络消费增长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本文从我国当下电商领域呈现的新特征出发,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支持网络消费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线上线下场景联动发展,关注电商平台格局变动、提前布局潜力赛道,持续深耕低线城市及年轻消费群体等是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网络消费的重点路径。此外,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面临的诸多风险性问题和发展瓶颈也不容忽视,制度短板的补齐、征信体系的完善以及产品“促消费”功能的提升均为推动行业规范、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农业"是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电商又是其中的战略重点。谁在农村电子商务中率先突破,极可能获取市场领导者地位,并重新确定市场竞争格局,实现强者超强,弱者变强。如何通过利用农村消费金融的"+"法发展普惠金融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晓乐 《中国金融家》2009,(11):120-121
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金融品牌构建需要以消费者洞察为起点。关注金融消费者还有以下原因:首先是金融业务重心发生转移,过去是以公司业务为主,现在向零售业务为重心转移;第二个背景是营销从"产品导向"向"顾客导向"发生变化,过去的营销思维是紧盯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政府愈来愈重视居民的消费。从政府近年来的工作报告中就可以很清晰地知晓政府已经在推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对消费金融产品给予了充分重视。在国内,商业银行由于体制的原因,在消费金融上开展业务的时间较晚,而改革也由于固有观念等原因推进得比较缓慢。为了应对政策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有必要研究推行一套新的营销模式。笔者在分析了行业情况以及进行市场分析以后,对商业银行的金融信贷产品的营销模式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沈琪 《浙江金融》2005,(5):62-63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金融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因此,品牌为金融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内在而持久的,品牌经营与品牌战略应成为金融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我们将从金融企业如何构筑品牌及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入手,寻找品牌的价值来源,探究品牌经营与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备受世界关注的美国大银行压力测试结果于5月8日出炉.结果显示,在美国的前四大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中,只有摩根大通无需补充资本金,而且如美国政府允许,该行还能很快偿还此前接受的250亿美元所谓.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9,(5):127-128
近年来,在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消费金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产生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实际调查的方法,立足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产生发展,着重分析其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成本、创新产品、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线上线下融合的建议,以达到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冲击下,改善商业银行经营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