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散客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散客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的评价直接影响到这些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在衡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对散客进行旅游满意度的调查,调查分析散客旅游活动中吃、住、行、游、购、娱的满意度,从而找出衡山景区服务的不足,为景区服务质量的提高提出对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探讨游客对农村观光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感知程度以及游客满意度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对促进我国农村观光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了黑龙江大庆市郊区农村观光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及游客忠诚度的抽样数据,对景区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仅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均对游客忠诚度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景区服务质量还通过游客满意度间接作用于游客忠诚度.  相似文献   

3.
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正向感知和行为意愿可以使该类景区更好地迎合旅游需求,从而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以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游客为调研对象,探索性地构建民族文化旅游游客服务质量感知维度并验证其合理性.接着运用AMOS23.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游客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4A级以上景区是区域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区域旅游规划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河南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等方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结论河南省4A级以上景区在空间结构上呈现整体分化的格局,且在区域中高度集中,但在景区密度方面差异较小,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在此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禀赋等三方面探讨了制约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景区解说服务是旅游景区服务的核心内容,也是旅游者在旅游景区的基本需求,景区解说系统是景区为游客提供解说服务的主要载体,决定了景区解说服务的质量高低。目前,散客旅游者已成为镇江旅游景区的主要客源,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散客旅游者对镇江景区解说系统总体的满意度状况以及散客旅游者对各种具体解说形式的满意度状况,为镇江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季节性是影响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中国5A级旅游景区季节性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对旅游景区的季节性调控和运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选取我国209个5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基于2016年的月度网络关注度等有关数据,利用月度指数、季节强度指数、基尼系数和回归模型,揭示中国5A级旅游景区季节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供给端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1)依据5A级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月度指数及波动特征,将中国5A级旅游景区按季节性分为四种类型:无峰型景区、单峰型景区、双峰型景区和多峰型景区。2)上述209家5A级景区分布在31个省域。依据这31个省域5A级景区季节性强度指数均值分布,将旅游目的地分为四种类型:强季节性旅游目的地、次强季节性旅游目的地、次弱季节性旅游目的地和弱季节性旅游目的地。3)基于供给端的影响因素模型发现:气候条件对5A级景区旅游季节性具有正向影响,景区的纬度每增加1个单位,旅游季节性强度会提高0.395个单位;景区类型对季节性强度具有负向影响,自然类旅游景区季节性强于人文类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景区季节性具有负向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提高1个单位,旅游景区的季节性强度会降低0.178个单位;景区建设对旅游季节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做好生态旅游市场调研有利于旅游企业掌握游客需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方法/过程以重庆武陵山地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消费偏好、生态旅游认知,以及旅游者的心理期望与景区热度。结果/结论结果显示:重庆武陵山片区男女游客比例为4:6,游客中85后群体占比较大,达38%;大部分游客每次生态旅游人均花费在1001~3500元之间,逗留时间多数在1~2天;游客最喜欢自然观光和徒步活动;选择的热点景区是武隆仙女山、丰都名山、武隆芙蓉洞和天生三桥。总体来说,生态旅游的游客呈年轻化,但是大部分只能被认定为一般生态旅游者;游客对获得荣誉称号的景区并没有特别的偏好,仍然将生态观光游作为主要选择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区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其获取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韶山旅游景区为例,探讨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要素及其对游客满意和行为意向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各要素对游客满意与游客行为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景区管理者应加强对景区服务质量的管理,以取得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和旅游者的成熟度增加,人们对旅游景区的要求逐年提高,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必须提升景区的游客满意度。本文选择了无锡具有代表性的景区——灵山景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灵山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尝试提出提升灵山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崂山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地,通过筛选整理携程旅行网上的相关游客评论文本,使用ROST CM 6软件对网络文本进行分词、提取高频特征词和语义网络分析,同时借助文本内容分析法探究旅游者在崂山风景区游览过程中的旅游体验感知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崂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主要体现在景区景点、景区费用、景区气候、景区文化和景区服务方面。游客对崂山风景区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游客正面感知大于负面感知与中立感知,满意度较高,但对景区的门票价格、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服务、景区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知。最后,针对负面评价进一步提出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以及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统合分析法,对过去所积累的有关国内游客感知和满意关系的文献进行客观的分析,以了解二者之间相关程度的大小。以及景区类型对二者相关系数的调节效应。经文献检索、溯洄法,共收集到26篇符合要求的定量研究文献,最后将资料以软件HLM7.0和SPSS12.0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游客在景区的实际感知对其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类型的景区,游客感知和满意度相关系数的变异程度比较大,景区类型对游客感知和满意度相关系数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其解释了方差变异的3.55%.具体而言,风景名胜类景区的游客感知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文化古迹类景区游客感知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小。但研究也发现,除景区类型调节因素外,可能还存在其他高水平变量可以解释游客感知和满意度相关系数的变异。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两大营销研究范式为基础,构建了以服务公平性为源头的旅游者忠诚驱动因素的整合模型。通过对武夷山观光旅游者进行抽样调查获取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实证研究了服务公平性、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旅游者满意、旅游者信任等多个前因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探讨了两种营销范式在旅游者忠诚驱动因素整合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从旅游风景区技术创新入手,提出了旅游风景区技术创新的定义,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目的,探讨了旅游风景区技术创新的模式。就南京玄武湖风景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产品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和营销创新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旅游者的重游率对旅游地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张家界为例实证研究发现,旅游成本、旅游景点形象、景区基础服务和景区的可达性是韩国游客重游决策重要影响因素。可通过合理规划旅游路线、保护好原有的案点和景观、创造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及必备条件等措施来提高韩国游客的重游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旅游产业对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以贵州旅游业信息化转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旅游大数据管理旅游资源、发掘游客需求,为旅游资源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过程 通过对旅游大数据概述、挖掘和管理,为分析贵州旅游大数据分布、转换、处理提供条件;同时对贵州旅游业信息化转型发展以及贵州旅游大数据提供建设建议。结果/结论 将贵州旅游大数据与智慧旅游整合,挖掘分析旅游数据与游客行为关系,完善数据挖掘、管理、处理以及整理,以此发掘游客旅游价值偏好和内容需求,明确旅游景区发展方向和改进举措,进而促进域内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发展现状、相关研究,分析中国部分景区游客中心特色和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比较分析和归纳研究方法,结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对游客中心人性化内涵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1)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游客中心人性化内涵和相关要素较少受到关注。2)游客中心人性化要素包括功能要素、布局要素、服务要素和形象要素4方面。3)通过上述4要素,游客中心实现对游客认知、集散和游览的引导与调控,体现服务效用和特色,增强景区文化认同、激发游览兴趣。4)通过4要素的有机结合,游客中心达到满足、引导游客需求,提高体验满意度的总体要求。针对游客中心发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