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文学界公认福克纳的《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福克纳通过大熊老班向人类预警,揭示出如何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他在《熊》这部作品中把神话主题意蕴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2.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和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两部作品拓展了艺术真实表现生活体验的空间。这两部作品是两位伟大作家对生命与灵魂的叩问,表现出人类生存处境的本质和不满于自身的现状、努力追求向上的灵魂。笔者试图从两部作品的爱情、死亡主题和船的意境进行比较分析,再现主人公对现世的抗争,试图从爱情中找到精神支柱和归宿,坚持内心的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
《青春之歌》和《长恨歌》是当代文学中影响很大的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都出自于女性作家之笔,都是以女性形象为叙事中心,以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叙事线索,因而在叙事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内容、叙事话语和叙事结构的比较,可以折射出在不同的时代、政治背景下,女性作家在讲述女性故事时对叙事方式的不同选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有利于衔接当代文学史中不同时段的文学创作,形成文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4.
提及杨玉环大家都耳熟能详,知道她有贵妃之衔,知道她备受宠爱.自唐以来,杨玉环的形象有着明显的流变,《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长生殿》等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杨玉环形象.单就《长恨歌传》和《长生殿》而言,就为我们塑造了杨玉环的不同形象,或深明大义,或恃宠而骄.我们可以通过这两部作品中杨玉环政治形象、爱情形象、文学形象、历史形象的比较来分析她的复杂形象.  相似文献   

5.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与曹禺的《雷雨》这两部剧作在创作背景和表现主题以厦女主人公的塑造上有着惊人的相似。《雷》与《榆》的这种并置形成的互文性凸显了家庭悲剧所映射的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朵小云》和《阿Q正传》两部小说中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深入分析,来探究两部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主题:作者试图通过对两国国民性的深刻批判,以唤醒人们沉睡、麻木的民族魂,从而推动人类的精神解放和道德复苏。  相似文献   

7.
《苔丝》和《红楼梦》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演说的都是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以主人公爱的历程为主线,传达着历史转型时代人物丰富、活跃而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其间蕴涵着创作主体对人生的参悟、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时代风貌的矛盾感情,并体现着同一悲剧根源意识。两部作品在内容主题和反映社会现实方式上不仅相似,而且在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矛盾心理也是相似的,表现的都是人生似梦、如同过眼云烟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雷雨》和《北京人》在其创作主题、艺术特点及类别性质上 ,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各具特色。这两部剧作分别描写了代表着官僚资产阶级家庭的周公馆和封建世家的曾公馆 ,通过对剧中周朴园、曾皓、蘩漪、曾思懿、鲁侍萍等典型人物的塑造 ,深刻描绘了人物的灵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无论《雷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还是《北京人》中隐晦、曲折的纠葛 ,最终揭示了两个不同时期剥削阶级大家庭必将走向坟墓的命运。《雷雨》是一部悲剧 ,而《北京人》则是一部悲喜剧交融的社会正剧。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预言性质的科幻小说,是20世纪以来最为著名的政治讽刺小说。作品通过对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的描写,深刻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并设想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高度集权的社会,揭示了极权主义的本质。小说通过对每个人物的形象的刻画和新话的运用,使小说充满了讽刺意味。本文尝试分析《一九八四》的语言特色和反讽手法,去感受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展现的语言魅力和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文学创作是对神话原型的重新组合,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只是某一或某些约定俗成的神话原型的新的表述.从该理论出发解读《尤利西斯》,不难发现乔伊斯在创作时借用了“荷马史诗”的原型人物、原型结构和原型母题.此种借鉴把神话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具备广泛的象征意义和获得一种借古讽今的效果,表现了生活在荒原之中的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艰难寻觅.  相似文献   

11.
托尔金的《魔戒》作为一部奇幻神话作品满足了现代人的巨大心灵需要,他为现代人创造了神话,并且通过神话为人类救赎提供了三条路径:一是克制欲望的横行泛滥,说明机器大工业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也放大了人类的占有欲,欲望正是堕落的根源。二是回归并尊重自然,说明与自然和谐才能达到自我救赎。三是英雄归来,小说塑造了更接近于人类本身的带着缺点的英雄,通过这些英雄的成功表达出现代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完全有自我救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是其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无论是从小说的形式上还是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上,《马桥词典》都可以称为一部伟大的小说。在文学界对《马桥词典》的各种研究中,对作品里所体现的浓厚的神秘色彩,还没有专门论述,故本文将从《马桥词典》的神秘色彩着眼,着重从作品中神秘色彩的呈现、神秘色彩的来源以及神秘色彩的意义三方面来进行分析论证,以期进一步探索作者的思想内涵和作品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3.
杜十娘,是《负情侬传》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对于两部作品的杜十娘形象,一般研究者认为与《负情侬传》对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于杜十娘这一主要人物的塑造,更显得生动灵活,尤其是对于杜十娘言行与个性的充实,使得杜十娘这一智慧、坚贞的女子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中特别光彩照人。但两部作品中的杜十娘形象,不论是思想还是性格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她们各有特点,不可简单地以孰优、孰劣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4.
工业题材创作是近年电视剧创作领域较为薄弱的环节,而《大工匠》、《漂亮的事》却以厚重的影像表现令人们耳目一新。两部电视剧对东北工业文化形象的塑造,对工人群像的深情表现都使得这两部作品显示出传播与建构东北工业文化的艺术责任感与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母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的一贯主题。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宠儿》中,赛丝对宠儿的疯狂而扭曲的母爱,让人震撼,无法释怀。在其2008年出版的最新力作《慈悲》中,她再次成功塑造了一位崇高伟大却没有名字的黑人母亲形象。她们代表着千千万万的黑人母亲,通过对比莫里森的这两部作品,可以洞见扭曲社会制度下的扭曲人性和扭曲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6.
《午夜之子》是著名印裔英国作家拉士迪的代表作,涵义丰富,文中使用了多种后现代创作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戏仿,拉士迪成功戏仿了多种文化背景的作品,如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18世纪西方古典名著《项狄传》和古代印度神话,本文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风格各异的自传文学作品中,同是京派作家的沈从文和凌叔华以相似的写作策略、文化取向、文体风格成为了其中的佳作,也在时间的流转中证明了其作品超出一时文学潮流的文学史价值。本文通过对《从文自传》与《古韵》的比较阅读和分析,探讨它们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在现代文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致远的《汉宫秋》与陈与郊的《昭君出塞》属于不同时期同题材的作品,且都是杂剧,剧目较短,本文通过对两出戏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等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以体现不同时期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作家创作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桃花影传奇》是清代范鹤年唯一一部戏曲作品,一名《离魂记》,又名《五色线》,全剧共三十折,分上、下两卷,主要讲述赵颜与真真、倩倩三人之间的爱恋纠葛,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文辞优美,歌颂了青年男女钟笃的爱情。本文试着从情节改造、矛盾冲突、艺术构思等方面入手,分析《桃花影传奇》对《画里真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描述了四场婚姻。纵观奥斯丁的六部小说,从未有一部作品能像《傲慢与偏见》那样关注未婚妇女对婚姻的态度,可以说这部作品集中地体现了奥斯丁的婚姻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