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简要概述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对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新要求,并阐述了志愿服务活动对培育和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激发和丰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锻炼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引领和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行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传递志愿服务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志愿服务文化、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等措施强化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实践性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很多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志愿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快立法进度、完善与执行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等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实践性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很多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志愿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快立法进度、完善与执行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等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不仅对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影响和帮助,而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且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具有一定影响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太过于单一,仍然存在很多制度、管理上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对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载体。本文主要从实践育人角度出发,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定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序发展的策略三方面展开研究,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果,也是高等教育对学生价值观重塑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概念和内容解析,重点探讨其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并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推动其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参与志愿服务对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有积极作用,但还存在范围过于局限,内容、形式老旧等问题,要通过培育志愿服务意识、建设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有力的组织机制和考核评价等对策,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从存在的问题着手,本文提出了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做好培训和后勤支持工作,与相关课程结合,组织、鼓励成立校院两级志愿服务协会等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力量.为了给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探讨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借助法经济学理论,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责任的承担方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总结出目前面临的五类问题,基于发展理念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定位开发方面的五项对策,由浅入深地解读了国家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基本出发点,梳理出三步曲目标。从而确定了解决计划实施中的矛盾时应秉持的国家、高校和学生三者间良性循环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为指导,从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研究制约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着力培养骨干型志愿者、帮助树立正确价值观、创新服务项目设计、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和物质保障杌制,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优势入手,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方针政策,颇有新意地指出了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存在的文化意识,从文化的角度体现了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性,为构建新型和谐社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影响逐渐扩大。大学生源于提升自我能力、奉献社会的动机而提供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时间较短等原因,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学校、服务对象等层面的问题。本文将阐述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着力点。文章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关系入手,阐述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助推作用,分析文明城市创建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运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动力理论建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系统,即从志愿者主体动力、学校场域动力以及社会场域动力,从知、情、意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志愿者主体动力,从组织结构、制度规范、领导管理等方面分析如何强化学校场域动力,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联动机制的架构来论述如何凝聚社会场域动力,最终使以上三方面的动力形成合力,达成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个平台,广大学生都自觉地参与其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特征,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效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可行的对策,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既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为过程,又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塑造和技能培训的过程,也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依托专业特色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相融合,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呼唤专业特色,通过强化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指导的价值分析,迫切需要构建大学生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长效保障机制,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助残是现阶段社会志愿服务的途径之一,全省贫困残疾人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总体来说,大学生助残事业的发展相对较缓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大学生助残的管理机制与制度还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的道德信念,而服务行为是一种利他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日常化是要求大学生能够将服务行为作为自身的一种行为习惯,即要把道德信念内化,并通过道德实践表现出来,是道德知行合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利于教育内涵的深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把握好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要求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