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概述1995年Ohlson提出了建立在传统估值模型理论基础上的剩余收益模型(RIM)。该方法的评估思想是公司的价值是由现有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未来剩余收益的贴现值所确定。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如下: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采用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对于股票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将企业价值评估由理论推向了实证。  相似文献   

3.
邵国春 《会计之友》2007,(10Z):71-72
采用剩余收益估价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克服了传统估值模型不考虑资产账面价值对权益影响的缺陷,提高了估价的;隹确性。但该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我国实际运用时要考虑流通股这一变量并添加规模变量  相似文献   

4.
剩余收益模型在我国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深300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2003—2005年度期间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并对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净资产、会计收益,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能够解释更多的股价波动,但并未超过净资产和会计收益的联合解释力,表明市场对价值创造的认识不强。从分年度研究结果来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逐年增加,可以看出价值投资理念在不断增强。进一步对影响模型应用的因素分析还发现,会计方法对模型的应用有影响,市场对净资产账面价值存在的高估或低估情况未能在对未来盈利预测中给予调整。另外还发现,盈利预测存在正向预测偏误和预测误差情况,但其引入对提高剩余收益模型的效用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述了近年来企业财务报告改革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IASB和FASB提出的财务报告信息重构意见的逻辑思想,并对财务报告改革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近年来企业财务报告改革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IASB和FASB提出的财务报告信息重构意见的逻辑思想,并对财务报告改革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股利折现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经济增加值模型这些主流价值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较其他主流价值评估模型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股利折现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经济增加值模型这些主流价值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较其他主流价值评估模型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剩余收益现金流”,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指标的新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樱 《事业财会》2004,(3):67-67,71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企业改制、公司上市、企业并购等经济活动的频频发生,企业价值评估正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对评估所依据的指标的确认与计量,最终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评估价值,从而影响到市场上各交易主体的利益。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估时主要运用的方法。由于评估  相似文献   

10.
会计稳健性、剩余收益模型与公司价值辩证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收益模型使用公司报告期的账面价值与预期收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估价模型。会计稳健性通过影响会计盈余进而影响剩余收益模型的预测精度。当公司处于资产的扩张期和高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清剩余收益模型相关的知识点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明确地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银行存款到底属于经营性资产还是金融性资产;如何进行税收的分摊;如何满足干净盈余关系;应当使用权益剩余收益模型还是经营剩余收益模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分析师预测数据计量普通剩余收益模型及通货膨胀调整剩余收益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估值模型结果与股票价格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通剩余收益模型估值对股价存在低估问题;通胀调整的剩余收益模型估值对股价存在高估问题;包含普通剩余收益模型估值与通胀调整的剩余收益模型估值的模型解释力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清剩余收益模型相关的知识点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明确地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银行存款到底属于经营性资产还是金融性资产;如何进行税收的分摊;如何满足干净盈余关系;应当使用权益剩余收益模型还是经营剩余收益模型。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在企业系列契约理论基础上的剩余收益模型运用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的内在价值。该模型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信息,相比于传统的贴现模型具备很多优点,并成为美国财务学界近十年来最为流行的研究主题,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用中国上市公司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定位了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将会计数据融入企业价值的评估中,日益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从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前期成果、模型提出、拓展以及对模型的实证检验角度进行陈述,试图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以供以后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价值创造的视角,剩余收益法是最适合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剩余收益法的Ohlson(1995)模型从理论演进和基本思想来分析,既有深厚的逻辑基础又有很强的适用性。本文分析了在剩余收益法下采取Ohlson(1995)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剩余收益的涵义,对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剖析该模型目前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三个难题,最后提出通过改进后的杠杆财务分析体系预测剩余收益和以市净率为基础对剩余收益模型进行变形这两种途径可以解决以上难题,进而提高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分析了收益现值法中企业收益预测的各个环节与不同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剩余收益模型是近年来流行的公司价值评估模型。本文首先回顾了剩余收益模型的理论框架和演化形式,并针对中国房地产业公司的特点,通过引入更具解释能力的变量将原有模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新剩余收益模型避免了原模型取值不确定性的缺点,提高了模型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企业价值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